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肩负着厚重的教育责任,是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关键环节,影响着万千学生和无数家庭,牵动着全社会的心。疫情之下,我们更承担着学生学校抗疫之重任,这更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在关照好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为抗疫斗争及学生发展作贡献。 一、远离谣言不恐慌 <p class="ql-block"> 面对危机时,人们常常会因为强烈的担忧、恐惧而失去掌控感,渴望尽快恢复安全,每当出现相关的谣言时,会不自觉地关注和轻易相信,以为这样就可以很快获得自己渴望的掌控感和安全感。这种因为轻信谣言而生的掌控感、安全感和希望感往往是不真实的、盲目的,甚至是一种幻想,不但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反而会误导人们的行为,招致更大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尝试:</p><p class="ql-block"> <b> (1)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渴望</b></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会有上面所说的情形,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如果我们能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渴望,也许就不会轻易相信谣言了。</p><p class="ql-block"><b> (2)善辨谣言让身心健康</b></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认识到:幻想破灭以后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失望。正确辨别谣言,能让我们尽量保持心理平衡,更有助于健康。</p><p class="ql-block"><b> (3)减少刷屏,防止信息“污染”</b></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一边想要迫切地了解信息,一边又觉得“心累”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降低在手机上刷屏的次数和时间了。在从官方渠道掌握疫情动态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必要的“心理隔离”,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防止因信息过载造成心理混乱和疲劳,杜绝因负面信息接触过多而造成替代性创伤的可能。有意识地接触更多正面信息,会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p> 二、不确定中找稳定 <p class="ql-block">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学习方式。其中有的人会因为原来的生活习惯被打破,或者害怕感染新冠肺炎,而出现一系列不同于平常状态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这就是应激反应。它可能让我们的心情变糟,可能让我们的身体不舒服,还可能让我们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做出一些别人甚至我们自己不喜欢的行为。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b>积极的行动</b>:</p><p class="ql-block"> (1)<b>制订计划</b>,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和任务量,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找到原来的节奏,找回对生活和工作的控制感。</p><p class="ql-block"> (2)<b>关爱自己</b>,有意识地做一些能让自己专注并带来积极情绪的事情,如阅读、画画、运动、冥想等。</p><p class="ql-block"> (3)<b>寻找人际支持</b>,多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沟通,与他们分享信息与感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三、缓解焦虑有方法 <p class="ql-block"> 在你非常担心、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关注身体感受,做完下面的七步,缓解焦虑。</p><p class="ql-block"> (1)找个舒服的椅子坐着,保证两只脚轻松地平放在地板上,感受与地面的接触。腰背放松地靠着椅背,感受与椅子的接触。</p><p class="ql-block"> (2)动动身体部位,用心去感受它们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手指,用心去感受手指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手臂,用心去感受手臂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双肩,用心去感受双肩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脖子,用心去感受脖子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脚趾,用心去感受脚趾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双腿,用心去感受双腿的存在和活动过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臀部,用心去感受臀部的存在和与椅子接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动腰背,用心去感受腰背的存在和与椅子接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3)环顾一下四周,快速地在心里说出你所看到的每件物品的名字、颜色、形状、用途。</p><p class="ql-block"> (4)想一个你喜欢的人或者喜欢你的人的面容。</p><p class="ql-block"> (5)想一件让你感觉到轻松或愉快的事情,比如看喜欢的电影......</p><p class="ql-block"> (6)哼唱一首你喜欢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7)最后,再做3~5次深呼吸。</p> 四、线上教学显身手 <p class="ql-block">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部分教师仍处在对危机的应激状态之下,会有紧张、焦虑和恐慌的情绪。而开启“空中课堂”以后,教师一方面要处理繁杂的工作和适应全新的授课模式,还会面对网上教学被家长“围观”的压力。多重压力不仅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还会对认知能力产生影响,比如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进而影响工作效率、产生无力感。这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p><p class="ql-block"><b> (1)接纳改变</b> </p><p class="ql-block"> 面对改变和新事物时,每个人都会产生情绪和认知的变化,这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紧张、焦虑或者恐慌,并且看看这些情绪的背后有哪些积极的意义。比如,紧张可以帮助我们更重视,焦虑可以提醒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接纳改变,从接纳情绪开始。</p><p class="ql-block"><b> (2)调整认知</b></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去适应和调节,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限制;最后,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积极正向地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不容易和努力,不断发现和挖掘自己身上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要努力将这次防疫经历转化为难得的危机应对训练资源,转化为促进自己、学生以及家长共同成长的重要契机。祝愿所有老师一切安好!让我们和孩子们、家长们一起,共克时艰,相伴成长!</p> 编辑:秦孟媛<div>审核:玉溪市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教师课程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