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对太极拳的爱好缘于先后三次与太极拳结缘,一次1995年与湖北、湖南、江西的同行在华农大干训班学习,培训班领导为了丰富学员生活,请来武汉体院老师教我们学习太极拳,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对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学会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可惜回来后因工作繁忙,无法坚持练习。</span></h1> <h1><font color="#167efb">二是2000年工作变动,体育在我的工作范围,太极拳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体育局领导动员我带头学习太极拳,张喜民同志亲自教我太极十八法。因为对健身缺乏紧迫感,加之工作也比较忙,对太极拳练习不能持之以恒,对学练太极拳也就不了了之。</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退休以后,由于强烈的健身愿望,又有充分的锻炼时间,所以再次开始了学练太极拳。在同事陈绍华同志引荐下,师从吴敏师傅、程小毛师傅,先后学习了太极拳十三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八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三十二式太极剑、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剑等。</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人的思想感情的武学艺术。 太极拳是武术项目之一,是一项以松静柔缓、以柔克刚为特色的武术运动,是以攻防技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演练、格斗竞技和功法训练为运动形式,以健身、防身、修身为目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拳是一种拳术运动,符合拳理,具有技击性。太极拳受传统哲学渗透影响,充满辩证思想,具有哲理性。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对学好太极拳,要注重三个环节。一是学,二是练,三是悟。也就是明理,善学,养德。</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首先是学。学好太极拳,先要懂太极拳。我读了一些有关太极拳方面的书。一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的《太极拳全书》。这本书是2002年4月在赤壁市开会时买的,买回后因时间关系,没有读完。这次重学太极拳,就从重读这本书开始。太极拳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不仅在技术、理论上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还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这本书对太极拳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的拳理、拳谱、练习图解介绍得十分详细。</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陈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拳师陈王廷。陈王廷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从陈王廷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不断对原有的拳套进行改编加工,逐步形成近代所流传的一、二路拳套。这两套拳式动作连贯、速度不同、强度不一,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不同,但都符合刚柔相济的原则。第一路拳也就是我所学陈式老架一路,动作由简到繁,以掤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用力方法以缠丝劲为主,发劲为辅;动作力求柔顺,以化劲为基础,用柔迎刚和化刚,在外形上具有缓、柔、稳的特色。做动作时,以身法领导手法,要求达到动分、静合不断变化的效果。运动量可以自己调节,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锻炼身体。</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杨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健侯、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捷,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目前推行最快、最普及。</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修订的。吴式太极拳始于满族人全佑,后经其子吴鉴泉(从汉姓吴,)加工改进形成的一个流派。吴鉴泉演拳,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吴式太极拳虽然架式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然舒展,没有拘束。它的很多特点和杨式太极拳相似,因此易于开展。</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武式太极拳是河北永年人武禹襄,自成一家创编的。它不同于陈式老架、新架,也不同于杨式的大架、小架。其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分清虚实,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完全是用内劲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很适合年龄大者习练。</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他将形意、八卦和太极拳三家精髓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套练起来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每转身则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适宜任何年龄、各种体质的人习练。</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我边看书,边跟师傅学招式,对这几套拳的区别渐渐有所明白。</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二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的《太极拳养生》,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太极拳强身健体的特点,治病健身的奥秘,调节身心的机理,学习太极拳的要领和方法。</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通过读书,明白了太极是一种内外双修、身心平衡的运动。太极的套路、招式是一种生命力的外在表现,而太极的气息调节、心理修炼则是一种心灵的内在沉淀。当全身心投入太极拳练习中,举手投足顺其自然,进退往来若行云流水,进入一种空灵、宁静的最佳状态时,就会忘掉烦恼、抛弃浮躁,与大自然产生一种暂时的融合,浑然一体,这是一种非常美妙舒畅的感觉。当与三五拳友一起习拳,微微出汗且不气喘吁吁,小息之间切磋拳技,从容交谈,实是一种难得的高情感活动。</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拳是有益全身的养生运动。太极拳既融合了肌肉骨关节和内脏同时运动的好处,又吸收了静坐调息养神的优点,做到内外兼顾、身心同步,达到全面锻炼的目的。 打太极拳时,不但四肢和身躯各个部位要同时完成各种协调柔和的动作,而且对呼吸系统要求同时进行协调运动。因此,心、肺、肠胃等内脏机能也能受到良好促进作用。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意识引导”下完成的,人体在精神高度集中时,可以排除各种杂念,使心境达到一种愉悦的纯净心态,这些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最佳调节。</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练太极拳时,在全身放松和顺逆缠丝相互变换之下,动作要求有柔有刚、富于韧性。它的动作要求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速度要求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力量要求有柔有刚、刚柔立身,中正不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使全身大小肌群和关节都得到锻炼,产生疏通经络、流畅气血的效果。进而达到锻炼养生目的。</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移;动作连贯、圆活、稳健、协调;动中取静,静中有动。这些要领,十分有利于大脑功能调整休息。太极拳是“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动静结合的体育运动。</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为了学好太极拳,还读过贵州出版社出的《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的《李德印太极拳规范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的《太极拳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的《太极拳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的《简化太极拳练势与运气》、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的《陈式太极拳精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的《太极拳剑全书》等 十几部有关太极拳书籍。</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其次练学好太极拳,在理论指导和师傅具体教导下,注意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求。要领是意、身、形、法、步。 “柔、缓、松”,是太极拳的基本要点。</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拳意与形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意,是大脑思维,是意念;形,是人的肢体和太极拳动作。这两方面结合形成了太极拳套路。太极拳练到高级阶段,就是一个“重意不重形”的过程。开始学拳,动作(形)还不够规范的初学者来说,需要在练拳实践中,慢慢体会,方能悟出其中要义。太极拳是一种放松运动,讲究心静体松,动作协调,以意导气,以气运身。</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这几年练拳,在两位师傅指导下,从头至尾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认真学,反复练,反复实践、细心揣摩,熟悉其动作(形)的基本内在在求,对内外三合,虚实变化,身型身法,步型步法,手法眼法,顶劲上领,松胯敛臀等方面有了切身感受,逐步体悟“重意”的境地。</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练拳心静才能放松。两者是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乱散,身体也很难放松。从预备势开始,就要摒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体悟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心静意导,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动作圆活,周身协调;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太极拳动作“迈步如猫行,运劲似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富于韧性。</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练习太极拳要求身型是: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展臂虚腋,舒指塌腕,含胸拨背,松腰正脊,缩髋敛臀,提肛实腹(气沉丹田),屈腿落胯,活膝扣足。身法是以腰为轴,带动四肢。</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练拳时注意“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等等,这是要求全身节节松开:, —松到底,节节贯串,周身一气,其中腰为主宰,腰是节节贯串的枢纽。</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学好太极拳三是体悟,明白拳如人生,拳品即人品的道理。太极拳是智慧,有人说:“有一种勇气叫放弃,有一种力量叫柔和,有一种自尊叫包容,有一种人生叫太极。”练太极其实练的是心,练的是性,练的是生命之享受。太极的魅力在于创造一种有境界的生活,这才是太极的上乘秘诀。</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拳如人生,拳品如人品。只有心中有浩然正气,拳才中正大气。修炼太极,练身修心。与其孜孜以求自我身体改造,倒不如默默探求自我心灵净化。周身空无,无形无象,如此境界,若不修心,如何而来。不求一剑封喉,不求一招制敌,远离刀光剑影的逐名逐利,不争胜负得失天下第一,得此心境,才是太极初衷。柔和未必是软弱,沉默未必是畏惧,退去未必是胆怯。太极人生的沉稳襟怀,岂是一朝一夕练就?</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太极难修日日修,难练太极天天练!太极的一招一式看似缓慢,实则稳扎稳打,太极没有雷厉风行的利落,只有行云流水般的清闲,实则锋芒不外现,内敛真功夫。那看似不经意的舒展,恰好不温不火,从不彰显强硬。</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在练太极的过程中,没有人和你说话,你却在和自己交流。听风在沙沙作响,观云在翻江倒海。享受内气在丹田的酝酿,游走于体内的蒸腾,偶尔的感悟,便是今日的收获。有时候,远离喧噪,独自太极,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境界。</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练一套拳,更像是一刻独自的修行,一拳一脚感悟行云流水,拳起而知苍生万物,拳落而晓人世沉浮。掤捋挤按之间,万物已了然于胸。经历尘世万变,沧海桑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套拳,是舍己从人的愉悦,是粘走从容的境界,用一生来慢慢练,让你浮躁的心态平稳下来,让你矜持的神情放松开来。用心来品味其中的奥妙,感悟其中的玄机。练好太极拳也像品茶一样,爱上了,慢慢品味兴趣也会越来越高。</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每日安静的时候,自己为自己练一套拳。阳气在体内缠绕,心绪也随之起伏,生活就有了滋味。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意义,就从这一套拳中透现出来。如立身中正,但并不是昂首挺胸,而是要收腹含胸,表现出一种平和圆柔的效果,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沉肩坠肘,是底气十足,自然放松的表现。屈膝更是形象表达了能屈能伸、稳扎稳打的风格,一招一式无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