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为了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骂木小学数学组开展了2022年秋季学期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第一节,蒋伟忠老师在五年级开展了教研公开课---《确定位置(一)》。课堂上蒋老师用班级学生座位情景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设计精心,新教学理念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治学严谨,学科味浓,很好地凸显了本次活动主题,且学生学的轻松愉快,真正成就了一节高效的课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由六年级陈文华老师执教的《分数除以整数》,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求4/5的1/2,体会核心概念在分数范围里的延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的发展脉络,进一步体会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陈老师从“平均分”“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关系”的不同角度,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推理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日上午,全校数学老师齐聚四年级教室一起聆听董顺才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课堂中董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默契而热情。课之伊始,董老师就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释放,先是让同学们为两条直线找到不同的摆放方式。紧接着,董老师把学生的作品作为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倍感亲切,探究的动力十足。之后又动态演示同一平面永不相交的两直线以及把生活中各种例子在课堂上直观呈现,将这节课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同时也为分类后,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提供了的感性支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春明老师的公开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在三年级进行。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方法,渗透的是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不断互动,师生进行有效交流,实现了由新知识到旧知识的转化。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大胆表达想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自己则作为引导者,适时的点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丽娥老师于11月23日在二年级执教《9的乘法口诀》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其首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1—8的乘法口诀,进行知识巩固。随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乘法口诀知识自主探索,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合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进而掌握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课堂上,孔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练习机会,提高学生乘法运算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由一年级罗金秀老师执教《认识11-20各数》。罗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在猜数、数数、表示数等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帮助学生建构计数单位 “一”和“十”时,罗老师重视学生的直观体验,鼓励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数的意义,经历和体验数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数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期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通过本学期教研活动,老师们共研教学,从学习、交流中激发新思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提质增效,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图片:罗金秀</p><p class="ql-block">撰稿:施 敏</p><p class="ql-block">审核:罗金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