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期教师分享由小学部教师李晓萍为大家带来“走进孩子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我的教育学专业背景和教师身份,经常会有身边的一些学生家长和朋友向我咨询一些关于育儿及教育的问题。我想说,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行,今天我作为老师,也是家长,在这里抛砖引玉。将自己养育、教育孩子的一些浅薄经验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图是我的孩子,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虽然他并不多么优秀,但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可能是因为他的发展是均衡的、全面的,并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以来对于他的培养,我跟大家分享以下几点自己的感悟。首先,我想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待一切,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永远不要做高高在上的父母,要俯身进入孩子的世界,参与孩子的生活,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仪式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成年人和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更是不同,往往你认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细节,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大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人对于我家孩子评价最多的几个词就是“阳光”、“自信”、“乐观”,我想这些都得益于在他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我能一直做他的朋友,跟他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四五岁喜欢看火车,我便陪着他看一下午的火车,他小学想要养蚕,我便带着他满世界寻找桑叶,他叛逆情绪低落迷茫时,我便半夜陪他出去散步聊天至凌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子的成长中,我由于职业原因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但对于他人生的“重要事件”,我从来都不缺席,他每次参赛我必然陪伴,每次生日我必然记得,除了这些之外,我还记得我曾穿着围裙,拿着扫把去进班陪他一起做英语课前演讲的表演,记得我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去看他的运动会项目比赛……我也能停下正在忙的事,耐心地听儿子给我讲奥数题,虽然有时候我并不听得懂;我能坚持每天跟儿子学习魔方,虽然最终他也没能教会我。哈哈,但我想,对他来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家的时候,我也能全身心放下自己的家长身份跟他一起疯,一起闹,我们可以在客厅野餐,用床单和衣架搭帐篷,我们用沙发垫搭隧道比赛爬行……孩子的成长中,我永远是他的伙伴和“战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我能陪他一起“疯”,儿子的好奇心和童心得到了最大的保护,同时,由于我的不干扰、不制止和陪同,孩子专注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做事能一心一意,有始有终。也由于我的关注,他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安全、归属、爱、尊重他都不欠缺。因此,即使到了青春期,儿子也依然跟我无话不谈,每天都会跟我分享他的趣事,学习有压力时会向我求助,生活有难题会向我请教,我想这些大概都是我的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我想说的是凡事尊重孩子,相信他,给他说话和选择的机会。儿子15岁了,做事非常有主见,认定的事情就会非常投入地去完成。也有他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从来不认为我能用自己家长的权威、身份去压制他解决问题,我一般都是跟他聊天,聊他的状态,聊他的问题,让他知道我想跟他一起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聊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聊我的经验,我的感受,最后一起制定计划或者方案去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了问题,才会主动的去改变,只有孩子自己制定的计划,才更有可能执行和坚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点,我想分享给大家一个构建亲密亲子关系的方法,那就是参与彼此的生活,共同进步。虽说同在一个屋檐下,很多父母其实跟孩子并没有太多的交集,我们承担了孩子的很多事情,但孩子是否也了解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呢?在儿子赛前紧张时,在他遇到挫折沮丧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安慰他,鼓励他,在他获得进步和成就时,我会毫不吝啬赞美他,欣赏他!但每当我情绪低落时,工作不顺利时,我经常会告诉儿子我的处境,发自内心的询问他的意见和建议,我也会在公开课前,比赛前请他帮我打印资料、准备教具等,我会跟他聊我的目标,我的计划,分享我的喜悦,倾诉我的烦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这应该就是言传身教吧,我们让孩子知道作为家长,我们也时刻在学习,在努力追求进步,我们会遇到比他们更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乐观勇敢地在不断的克服困难挑战自己,而这就是他也要面对的人生和他所应该拥有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摒弃传统观念,跟孩子要有肢体接触,要勇敢表达爱!教育家孙云晓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而一个没有被父母拥抱过的孩子,心理上多少会有问题。”受传统文化影响,当孩子逐渐长大,对于肢体接触我们往往羞于表达,对于爱我们羞于启齿,所以,我们深爱亲人却不说爱,我们感恩亲人却从不说谢。但往往我们会因为陌生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件事感动不已,感谢不已。但我要告诉你,爱需要表达,只要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温暖,也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爱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发展的“根”,培养孩子的过程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家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