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办:厦门路实验学校小学部教科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11 第9期</p> <h1>卷首语:</h1><p class="ql-block">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为更好推动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厦门路实验学校小学部全体教师们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p><p class="ql-block"> 实施教育惩戒需要讲究艺术,提升温度。把“戒尺”还给老师,如何把握好尺度、温度和限度?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夏韵》,看一看老师们如何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让孩子们在严管厚爱中茁壮成长......</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温暖教育 温暖惩戒</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盼盼</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这既是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给了每一位教师一顶金箍咒。</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让老师有了惩戒权,但我们教师一定要谨记,教育惩戒的初衷是“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惩戒不仅仅是赋予学校和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惩戒”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温暖教育。惩戒不是冰冷的训斥而是有温度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用什么教育手段,保护好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前提。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小A和小B,这两个孩子接受能力有些慢,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无论这两个孩子考多少分,我都不会在班级里报他们的分数,相比较孩子的心理健康来说,我觉得分数代表不了什么,因为他们确实也已经很努力了。我能做的就是抓住时机不断的、不停的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相信他们会慢慢的更好。实践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小A比一年级时进步很大,小B每节课课间都蹲在办公室门口看书,书写由原来潦草不堪到现在起笔顿笔都写得有模有样,我很开心。因此教育惩戒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因人而惩戒,要尊重学生,不能侮辱到学生的人格。</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好好学习、慎用、敢用、会用教育惩戒,教育学生不让位,家长也应该学习规则,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越位。</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尺在手中 戒在心中</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兰琳群</div>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寄托着国家的希望,承载着民族的未来,而教育则肩负着青少年是否能承担这份重任的职责。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为了更好的履行好这一职责,便创造出一种辅助教育的概念--教育惩戒。在新时代下,如何合理进行教育惩戒,才能即符合时代要求,保护学生尊严,又发挥最大作用,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惩戒教育的核心是尺度教育,是小惩而大戒。只有当"尺在手中,戒在心中"时,才能将惩戒与教育完美结合,达到效果最大化。<br> “尺在手中”,是指教师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尺度,才能与新时代之要求切合。作为教师,想要手中有“度”,首先要摒弃一种固有思维,认为惩戒就是"体罚”,将惩戒与体罚简单粗暴的结合在一起,这种只用了惩戒的形式,却忽略了惩戒的真正内容,极不可取。我们要明白惩戒,不是惩罚的工具,而是让学生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途径。当上学迟到事件频出,我们运用适当的惩戒来告知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当校园霸凌层出不穷,我们用适当的惩戒来表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当抄袭作业成风,我们用适当的惩戒来展现诚实的重要性;当教师心中有这份惩戒的“尺度表”,让学生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做人尺度,这份惩戒,便可称为教育锦上添花。 <br> “心中有戒”,是指教师在运用惩戒时,要明白这是一种权利,同时也是责任,不可把权利错变为权力,缺乏了教育温度,把惩戒变成了教育暴力。观之众多的“戒尺事件”,无论是武汉夏老师用戒尺惩戒小学生被停职,还是四川一老师因戒尺打手心赔偿三万元,亦或者商洛女学生的老师恣意辱骂学生,都在惩戒的过程中缺乏温度,滥用了教育惩戒的权利,必然引起社会的公愤。藤野先生用戒尺警戒迟到的鲁迅,陶行知以糖果感化调皮的学生;由此可见,惩戒不只有一种形式,只有当心有所戒,惩之有法时,教育惩戒才被他人所认可。“尺在手中”以“有尺度”为教育惩戒打好可靠的基石:“戒在心中”,用“有温度”为教育惩戒指引正确的方向;当二者结合,则各有规矩,方圆可成。<br> 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局限于仅有的思维,要以发展、长远的眼光,紧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惩戒”观念,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教师,将自己的生平所学更好的传予学生,不负韶华,不负国家所托,不负民望。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做一名有温暖的教师</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付莲</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后,我一直在反思,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那一定要爱孩子。要当好一名好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循序渐进的,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等。</p><p class="ql-block"> 我从教已18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把所带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认为,有效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怕你,而是让他们爱你、敬你。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时时为自己的学生考虑,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不能因为学生犯了错或一点小调皮而去打击学生。要真正做到用爱心对待学生,用诚心对待家长。虽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不被家长理解,也感到委屈,但我始终不变的对孩子们的爱。</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爱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爱,要像母亲爱自己孩子一样无私的爱。有时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一声对孩子的鼓励的话语就能使孩子们开心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的好“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优秀的。每个班级都有些调皮搞蛋和后进生,对待这些孩子应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耐心地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接近你,喜欢你,喜欢你的课。</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者应该多拥有教育情怀,多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多一些激励和表扬,少一些讽刺与挖苦,做一名无愧于心的人民教师。</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手中有“戒尺” 心中有“关爱”</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向佩</p><p class="ql-block"> 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正式实施,如何把握好尺度和分寸,真正做到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关爱”,教育惩戒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用好“戒尺”,需要理解教育惩戒的合理性、教育性。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及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惩戒要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无论在何时,教育惩戒必须都要遵循关爱学生的宗旨,做到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关爱,通过训戒引导学生遵守规则,自律成长。只有更好的理解了教育惩戒的合理性、教育性,才能把握好惩戒的实质,更好的为教育服务。</p><p class="ql-block"> 用好“戒尺”,需要“因材施惩”。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其实在教育惩戒中,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惩”。在使用教育惩戒方式时,教师还要灵活考虑惩戒现场氛围,既能阻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又能让学生受到教育。正如杜威所言,我们不能混淆不同年龄层次儿童身体和心理的教育,否则一定会错失正确的教育契机。</p><p class="ql-block">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节目中如是说:“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直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希望我们能通过正确的教育惩戒,为孩子构建起一个成长的防火墙,引导孩子树立起敬畏之心,遵守规则,健康成长。</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牵着蜗牛去散步</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春丽</div> 最近,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感慨很多。本学期我新接手二(3)班,这个班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能跟得上老师的脚步。他们有时更像是一只小蜗牛,小小触角才刚好奇地探着周围,他们有时前进,有时停滞。而我就想做那个陪着他们散步的人,告诉他们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这个过程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需要的老师。<br> 低段教学不仅要求要教好书,更要育“全”人。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激趣导入教学内容的方法,使兴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在上课时,我发现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课中后半段插入些较有趣的互动环节,或者站起来做做与课相关的小活动,就能吸引较多孩子的注意,从而使他们在课后都能有增量、有收获。然而课堂不仅存在于这40分钟,更在于校园生活的每分每秒。<br> 行为规范的约束也可以是一门学问。孩子的行为百态,是天真自然情绪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部分孩子上课时的散漫,课间的打闹都时常发生。过于激烈的批评会使孩子们产生惧怕甚至逆反的心理,在这时应先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反思,再由我们引导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合适的教育如涓涓细流,让孩子的过激情绪达到“泄洪”。课堂不仅让我明白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完全的人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和引导,也让我理解了等待的艺术。让一朵花开需要一个温暖的春天,而让孩子成长则需要更长的等待和陪伴。<br> 让孩子充满梦想是我的希望,我想让他们知道你可以成为发明家,也可以成为老师,甚至可以成为任何你梦想中的人。让孩子们了解读书的意义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然后努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教师这个职业,越体验就越感责任之艰巨,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在路上。 牵着蜗牛散步,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h1 style="text-align:center;">爱的教育</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海荣</p><p class="ql-block">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尴尬境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p><p class="ql-block">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还是要以爱的教育为主。这让我想起了杨九俊老师的《幸福教育的样子》,我想幸福教育的样子也绝不是惩戒孩子的样子。要以爱来感化。没有师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善待孩子、关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感情,当他们迷茫困惑时,内心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爱心的温暖。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振兴中华民族的神圣职责和使命。那么,教师如何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呢?首先,倾听心声,鼓励关怀。其次,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最后。师生平等,静待花开。教育需要耐心,“静待花开”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智慧,一门艺术。“静待”不是“坐等”,需要教师耐心指导,找准开启学生“心门”的钥匙,为学生成长搭梯建桥。耐心等待,相信我们一定能听到花开的声音!</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温暖教育</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梦霞</p><p class="ql-block"> 自踏入“教育”大门的第一步,书本就告诉了我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我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怀揣着极大的梦想走进学校,期待着在祖国“花朵”的成长中注入必要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但当我第一次真正站上讲台时,在我本着热爱学生的态度“温柔”地上完第一堂课时,我又迟疑了、茫然了、不知所措了,因为我在课堂上的“温柔”只是换来了孩子的“无所畏惧”,换来了一节纪律很差的课堂。到了第二节课,我立马转变了策略,开始拿起戒尺来维护我作为教师的威严,可是,纪律是好了,学生也不活跃了。大家上课不得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迷茫的我赶紧请教了老教师,并按照前辈的指引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不再带着戒尺上课,制定一些上课的规则,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后来的课果真越上越容易,越来越轻松,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也有一定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教育惩戒也是出自于“爱”的目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正如宋学仁校长一直向老师们倡导的那样,身在厦门路实验学校,让我们将“温暖教育”传播,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爱和温暖!</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颗糖的故事</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桂</div>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学习让我联想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在陶行知先生手里有了生命“尊重和理解”、“信任与支持”、“鼓励和欣赏”、“宽容与体贴”。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男生,心情不难想象。陶行知先生找一个犯错学生个别谈话,不仅没批评而且四次表扬,学生很惭愧,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从而达到了教育目的,这种唤醒道德的本领确实可赞、可赏值得我好好学习。<br> 严厉的训斥不如温和的教育。鲁迅先生曾说:“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淹没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惩罚,要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不一定要训斥与责怪。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冷静地对待,用爱心与智慧给孩子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我们要从他们做错的事情中发掘他们做得对的地方,并给予肯定,这样孩子会更加诚恳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而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具备这样的“教育机智”,用更多的爱包容学生,用无尽的温暖感化学生。做学生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未来引路点灯。<br> 很多时候,和风细雨的教育反而比雷霆万钧的方式更有力量。教育学生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潜移默化。<br> 我们常说好的教育“润物细无声”,也许说的就是陶行知先生这样的吧。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手中有戒尺 心中有分寸</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芳</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曾有一个视频,因妈妈买票时的疏忽,导致错过高铁,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冲着背着重重行李的妈妈发疯似地连踹了好几脚;又有一个孩子对他的父亲漫骂、锤打,甚至把一杯饮料倾倒在他的头上,只因这位父亲的一句“天太晚了,快回家吧”......看到这些,惊讶、愤慨之余,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甘心宠溺孩子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戒。</p><p class="ql-block">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已将惩戒应用于弟子们的教育。两千年后,西方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戒新规已于去年3月1日起施行,在被赋予教育惩戒权的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要认识到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它要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与受教育对象。适当的惩戒,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他们对他人造成了影响甚至伤害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p><p class="ql-block"> 但惩戒也需要有温度,惩戒只是方式,育人才是目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学会惩戒,惩戒的方式有很多,当众不留情的数落,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惩戒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惩戒的艺术与技巧,在惩戒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做到程序合法,措施得当,更要基于关爱学生为宗旨,注重人文关怀。使我们的学生,特别是还处于强可塑期的这群孩子,如沐春风般地认识并改正成长道路上的不当行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金钏</div> 为进一步创设稳定团结、文明有序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学习活动。通过本次学习,我感想颇深。浅谈一下个人拙见。<br> 一、惩之有据。该《规则》是教师履行教育管理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的底线保障。近几年,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学生将学校、老师告上法庭,“校闹”事件屡见不鲜;老师被动,学校尴尬,以致于“谈管色变”。但是我们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br> 二、惩之有度。《规则》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给每一位教师一顶紧箍咒。对于教师而言,惩戒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不能任性而为,要明确教育惩戒权的适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br> 三、惩戒要出于“爱”。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贯彻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老师。用爱心、童心感化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br>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教育惩戒权虽让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可以采取适当的批评和惩戒,但这些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还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爱,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用爱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和孩子做知心朋友</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浩</p><p class="ql-block">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 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和孩子做朋友了解他们,真正做到关爱他们,而不是用惩罚变相惩罚来作为教育的手段。有人说过爱像一双翅膀,它可以感化心灵,那么,我想说用这双美丽的翅膀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更好的飞翔。不是更好吗?</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正确对待每一位孩子</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梦颖</p><p class="ql-block"> 自从当了老师之后,尤其是班主任,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从心底敬佩你?最近读了《中小学教育惩戒准则(试行)》,有了一些启发:</p><p class="ql-block">一、教师要用微笑面对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中有的学生难免会开小差,刚讲过的题目做不出来或者作业未交等。教师为此会对学生火冒三丈或惩罚他们,带着烦躁的心情给学生上课,而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也无心听课;课堂的不良循环,大打折扣。与其这样,不如我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用笑容来包容学生的小错误,碰到急躁的事情都要做一个深呼吸,再来一个微笑,一切的事情都得到解决,不是更好吗!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也学到了知识。</p><p class="ql-block">二、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克制自己。</p><p class="ql-block"> 切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错误举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足为怪。多想想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也干过蠢事,说过错话,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说服自己,宽容和谅解学生,理智地处理问题,赢得学生尊敬。“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事件,在广东的某所学校,有一名教师因为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用棍子打手惩罚他,导致学生手断。”这一事件唤醒我们深思,作为大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何况是一个孩子呢!因此,当我们要对学生出手的时候请您忍一忍,请记住1.千万别伤害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我们可是美丽的工程师,不是河东狮;2.冲动是魔鬼,容忍是天使;3.我们不要跟小孩太较真,那样显得您跟小孩没什么区别。</p><p class="ql-block"> 教育就是一份爱的事业,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的人都懂得教育的核心是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媛媛</p><p class="ql-block"> “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近年来,教师违规行为却频频出现,令人心惊!</p><p class="ql-block">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家陶行知曾用一句话道出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对教师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了你,“爱”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如何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教育惩戒的目的重在教育,是出于对学生关爱、保护,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愿望出发来实施”。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采用温情的教育惩戒,像一池春水一样,孕育着智爱的光辉,使一颗颗稚嫩的心灵趋于健全和完善。教育惩戒的温度来自于师爱,惩戒只是教育的手段,对人的终极关怀,才是教育惩戒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时要“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用合乎学生个体可持续健康发展、直抵学生心灵的创新教育惩戒方式,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惩罚中注入人文关怀,尊重、关爱学生,最大限度地包容、帮助学生改过向善,使学生在矫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生成规则意识和道德意识,从而自由全面的发展,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健康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惩之有度 戒之有规</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恬</div>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体罚现象频发。之后出台了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于片面强调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在这段时间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就起到了一个调和的作用。<br>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等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受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所以如何掌握好惩戒的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也是那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br> 首先我们要明确实施惩戒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单纯为了罚而罚。只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才算是达到教育惩戒的目的。这种方法也是多样的,不能一想到惩罚就是打骂。<br>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实施,这样才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从而造成不可控的后果。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时刻警醒着我们。<br> 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老师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h1>结束语:</h1><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惩戒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实施教育惩戒需要讲究艺术,提升温度。</p><p class="ql-block">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厦门路小学全体教师们定会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p> <p class="ql-block">编辑:金桂 李季红</p><p class="ql-block">审核:黄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