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玩儿吧——中一班班本课程故事

焦焦

<div><b>一、课程缘起</b></div><div> 在主题课程《我是成都娃》进入尾声时,孩子们讨论着最喜欢的成都的地方。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体育馆、足球场、商学院门前的草坪、荷花池、听荷池、银杏大道等川大的”地标“却在孩子们的对话中被反复提及。是的,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经验常常深深地扎根于幼儿的心里,在任何与它们相关的话题出现时就会被提及。</div><div> ”这些地方都很好玩,如果我们一起去肯定很好玩“,畅畅一边回忆着在校园里邀请朋友开生日会的事情,一边说到。孩子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主题课程《一起去玩儿吧》也随即展开。</div> <div><b>二、课程目标</b></div><div> 1.能用语言、动作、绘画、搭建等多种方式表征自己的出游计划,敢于在集体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div><div> 2.感知以银杏大道为例的川大地标的趣味,喜欢与同伴在川大的各处游戏,萌发作为川大一份子的自豪之情</div><div> 3.在成人的引导下遵守各项出游规则,体验安全、有序地域同伴出游的快乐</div> <b>三、课程实施</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我想去这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题1:去川大的哪里玩</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觉得还是荷花池比较好玩,离我妈妈上班的地方也很近”、“我觉得足球场好玩”、“我觉得那个,就是我们上体能课那个操场好玩”……当发起“一起去玩儿吧”这个话题之后,孩子们对“去哪里玩”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div> “那就投票呗”,九宝说到,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孩子们拿着自己设计的“选票”,慎重地投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上次过生日的时候和很多朋友在体育馆外面的草坪上玩了”,畅畅推荐体育馆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很多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的票贴了上去。<div> “我和爸爸在游泳池”,米米的推荐理由虽然简单,但对于爱极了水的孩子们来说,也让人向往。</div><div> “这里有一个钟,但是我有点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阳阳推荐的钟</div><div> “我们可以去这里捡蘑菇”,美美和壹崽崽则尝试用有趣的游戏吸引大家。</div><div> “那个银杏叶很漂亮,飘过来飘过去的”,王一心是这样形容银杏大道的。“对对对,我和妹妹也去那里玩儿了,就在过生日的那个旁边”,畅畅补充到。</div><div> 孩子们的推荐理由各有不同,但听起来都好玩儿极了。最终,银杏大道以微弱的优势获胜。这个结果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瞧,力荐体育馆的小汤圆儿就为这事儿哭起了鼻子。</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问题2:去哪个银杏大道</h3><div> “可是那里很多车”,乐乐紧接着说到。</div><div> “对呀,那可能会有些危险”,针对乐乐提出的关键问题,我继续问到。</div><div> “那我们就去体育馆吧”,琦琦和佳绮笑着说到。</div><div> “我知道还有一个地方有银杏大道”,在川大生活许久的大李老师为我们支招。</div><div> 可对于大李老师提到的网球场旁边的另一个银杏大道,孩子们却并不熟悉。没关系,咱放学之后马上就去瞧瞧。</div><div><br></div> 带着”网球场旁的银杏大道在哪里“、”从幼儿园出发怎么去到这里“、”我们在这里去玩安全吗“、”可以在这里玩什么“等一些问题,孩子们在好朋友、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去到了银杏大道,并在第二天的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本次我们”一起去玩吧“的目的地——网球场旁的银杏大道。 <b>教师的反思与支持:</b><div> 推荐自己想去玩的地方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幼儿对川大各处地标的经验、表达自己的喜好并陈述理由的过程,这对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当自己推荐的地方并未被其他朋友采纳而流露出的悲伤情绪,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亦是幼儿多元情绪发展的象征。同时,结合以往成人对于幼儿活动地点的选择,幼儿围绕”去哪个银杏大道“问题的探索,也是幼儿对现象(成人选择了哪些地点供孩子们玩)的总结和归纳(这些地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这里可以玩)。在该部分,孩子们以童趣而富有内在逻辑的方式自然地推进着课程,老师只需要静静的观察、耐心的记录、适时的追问即可,孩子们的发展便悄然而至。确定了地点后还有”怎么去“、”去干嘛“等一些关键问题,教师此时还需思考以何种方式引起幼儿的关注,引导幼儿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探索。</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一起去这里玩</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题1:怎么去?</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川大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小白龙、大巴车、社区巴士、小轿车随处可见,幼儿园门口挂着的滑板车、自行车孩子们也经验丰富。于是,当老师抛出”怎么去银杏大道“的问题后,孩子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巴车、社区巴士、小白龙、小轿车、自行车、走路、滑板车、跑步(顺序同图片,从左至右)等方式被孩子们提及,并再次在”老办法“——投票的帮助下选出了第一名:大巴车(即表格中的第一个图案,第一次投票时的9票)。</div> ”哈哈哈哈哈,我们一起去商学院门口坐大巴车”,三宝说到。<div> “那我们还得走到商学院门口去”,我说。</div><div> “那就请司机开到幼儿园里面来”,小澄回答我。</div><div> “怎么样才能请司机开到幼儿园里面来”,我继续问。</div><div> “给他们钱请他们”,二妹说到。</div><div> “你们有钱吗”,我继续向孩子们发难。</div><div> 孩子们随即陷入了沉默,看来是被钱难住了。</div><div> “那选择第二名,就是滑板车,它5票”,乐乐提议到。</div><div><div> 乐乐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支持,“那停到哪里呢”,哥哥质疑到。</div></div><div> “停在幼儿园,就那个放平衡车的地方”,喜欢玩平衡车的阿毛最先想到办法。</div><div> “那万一园长妈妈不让我们停呢”,弟弟看起来担心极了。</div><div> “没事儿,咱们一起去问问看不就行啦”,我笑着鼓励道。</div><div><br></div> 凑巧的是,刚走出教室,便碰上了“鲨鱼哥哥”,他超级厉害,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能不能把滑板车停到幼儿园的问题他也一定知道答案。<div> “鲨鱼哥哥,请问我们能把滑板车停到幼儿园放平衡车的地方吗”,孩子们迫不及待的问到。</div><div> “当然可以停到幼儿园,不过,幼儿园有专门停车的地方,你们的滑板车也得停进车棚里”,鲨鱼哥哥耐心地解释着,并为孩子们指出了停车棚的方向。</div><div><br></div> 孩子们在车棚看着、说着,用自己的手臂比划着、丈量着,以此来发现“停车棚是否能停下全班32名小朋友的滑板车”等问题的答案。很遗憾,供老师停车的车棚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停下如此之多的滑板车了。怎么办?<div> 新的问题出现,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思考。</div><div> “投票,重新选一个”,程宇提出。</div><div> 可再次投票之后孩子们还是选择了大巴车(即第二次投票时的7票),“不是都说了吗,不能坐大巴车去了”,乐乐喃喃的说到。</div><div> “对呀,得另外想个办法”,奕奕也说到。</div><div> “啊呀,这么近,就走路去嘛”,乐乐皱着眉头再次说到。</div><div> 有趣的是,原先还坚持要坐大巴、骑自行车、滑滑板车的孩子们听完乐乐的“吐槽”,竟然都同意走路前往了。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可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题2:需要带些什么东西?</b></div><div> “那需要带上滑板车”,当讨论怎么去的问题时,佳绮自然提到了需要携带的的东西。</div><div> “还需要野餐垫”,琦琦接着说到。</div><div> “还要带上我们喜欢的玩具”,畅畅也说到。</div><div> ……</div><div> 孩子们围绕“需要带些什么东西”的问题讨论开来,并用画笔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 </div><div><div><br></div></div> “东西不能太大了哈,不然你们的书包可是放不下的”,乐乐再次提出关键性的质疑。于是,孩子们再次反思自己计划携带的东西是否合适,并最终确定好了当天需要携带的物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题3:去银杏大道干嘛?</b></h3><div> 在陈述自己想要带的东西的理由时,孩子们早已对“去银杏大道玩什么”的问题反复思索。带玩具是因为想要去银杏大道玩玩具,带野餐垫是因为想要在那里坐在草地上聊天,带水杯是因为要出去很长的时间……</div><div> “除了你们提到的这些,我们还可以去银杏大道干什么”,我接着孩子们的讨论提出新的问题。</div><div> 于是,孩子们再次进行了自由的讨论,并灵活的利用时间将自己的想法用画画、讲述、搭建等多种方式表征出来,与老师、同伴分享。</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题4:出去玩应该遵守哪些规则?</b></h3><div>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孩子们热切期盼着去银杏大道游戏那天的到来,并将所有需要用到的材料带到了幼儿园。</div><div> “他不遵守规则”,外出做早操时,长风指着前面的小朋友说到。</div><div> “嗯嗯,不遵守规则的话大家不愿意邀请你一起做游戏”,桐桐说。</div><div> “去银杏大道就没有人愿意跟你一起玩啦”,丫丫和小谷异口同声地也说道。</div><div> 孩子们自然的开启了外出游戏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的讨论,即外出规则。“刚刚有小朋友提到不遵守规则大家就不愿意和这位朋友一起玩了,那我们明天就要去银杏大道玩了,到底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呢”,早操结束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了起来。</div><div> “可以去试一试,就知道哪些规则了”,果果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墙角筐子里堆放着的孩子们准备的物品。</div><div> 我迅速明白了果果的意思,“好主意,那我们一起带上你们的物品来一次'银杏大道之旅的彩排'吧”,一边说着一边邀请孩子们带上东西出发。</div><div><br></div> 在回教室后的回顾中,孩子们在照片及视频中陆续发现了拿东西的时候掉的到处都是、口袋和鞋子到处乱丢、野餐垫没扣紧散落下来、没有紧紧跟上“小火车”、玩具的大小不适宜等情况,并一一对应的提出了解决方法。<div><br></div> <b>教师的反思与支持:</b><div>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推进方法,能够给予幼儿充分的寻找方法、试验方法、反思效果、改进方法的机会,并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发展解释与反思的能力,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发展。正如本部分内容中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位孩子的表现都着实令人惊喜。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虽然能够提出以“坐大巴车需要钱,你们有钱吗”、“滑板车能停在幼儿园吗”、“这么多东西,你们的书包能装下吗”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可孩子们的问题是多元的、随时变化的,这需要教师敏锐的从孩子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找出有利于课程推进的问题,并引导孩子关注到关键问题,从而为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奠定基础。至此,出发前的问题基本都已解决,老师只需和孩子们期盼并静静等待出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特别的游戏</b></h3><div> 就在大家热切期盼外出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不能一起去银杏大道玩儿啦,还可以玩儿哪些特别的游戏呢”,老师再次把问题抛给孩子们。</div><div> 在教室里做一棵树、捡叶子回幼儿园来玩儿、用周末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在幼儿园做各种和银杏叶有关的手工……好多好多的好办法一一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蹦出。</div><div> 于是,特别的游戏开始了。</div> <b>教师的反思与支持:</b><div>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这样的情况偶有发生。感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幼儿发展的目标之一,此次无法成行的银杏大道之旅也不失为一次契机。面对这样的情况,思考“我们可以怎么去面对”、“可以寻找哪些新的方法去解决“等问题或许会比单纯的难过、遗憾更有意义。应此,在引导幼儿调整情绪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教师重点支持的方向。同时,孩子们的提议蕴含着丰富的生发新课程的契机,发掘幼儿兴趣、审议课程内容则成为了教师需进一步思考的内容。</div> 后记:<div> 孩子们“在教师里做一棵树”的提议开启了新主题“拜访大树”,孩子们从银杏树出发,开始认识更多的大树朋友。孩子们又会提出哪些有趣的问题、收获哪些精彩的发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div>

孩子

银杏

大道

幼儿

滑板车

问题

幼儿园

乐乐

大巴车

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