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第一中学宪法宣传周活动——宪法晨读

H

宪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是宪法</b></p> <p class="ql-block">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宪法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权力作用:巩固和维护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p><p class="ql-block">法制作用:为法制的统一奠定基础;为法制的完善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政体作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政治体制。</p><p class="ql-block">经济作用: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宪法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p> 宪法日 <p class="ql-block">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在每年的12月4日设立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而2022年12月4日至10日是宪法宣传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主题</p> 宪法晨读内容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br>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br>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r>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br>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r>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br>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br>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br>国家。<br>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br>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br>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br>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r>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r>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br>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br>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br>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br>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br>各民族团结的义务。<br>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br>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