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余音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直伴随着我从大学到现在工作,大学时老师就说《指南》是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宝典,需要我们去品读研究。现在每当工作中遇到困惑时,便会想到《指南》,在细细地翻看过程中越来越觉得《指南》就犹如一盏指明灯,指引着教育航海中的船只,向着明亮的方向行驶,也指引着幼教工作者们在工作中找到方向。。正值幼儿园开展阅读月活动,让我又一次的重温《指南》感触同样颇深。</p>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p> <p class="ql-block">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并作为一个年轻妈妈,我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否在生活中观察到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否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要孩子学会倾听,就要自己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将教师的“预设”与孩子的“生成”水乳交融。</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成人不应要求孩子在统一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水平,应允许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所呈现的发展“阶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p> <p class="ql-block">  最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p>

孩子

幼儿

指南

学习

发展

教育

教师

童年

拔苗助长

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