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实事求是”的前世今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所谓实事求是,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现多用以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实事求是的出处与本义</b></p><p class="ql-block"> 据查,“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文中,称赞了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是“实事求是”的最早出处。</p><p class="ql-block"> 上述记载,说的是刘德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长,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即公元前155年封为河间王即今献县河城街一带。</p><p class="ql-block"> 在任期间,刘德神端行治、温仁恭俭、好古博雅,他致力于古籍的搜集与整理,从民间用重金征集善本古籍,留下真本,将精心缮写的副本给予书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在位26年来,因其聪明睿智,治学严谨,为儒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故谥号曰“献”,称为“河间献王”。</p><p class="ql-block">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二、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b></p><p class="ql-block"> 1914年起,宾步程担任湖南工专的校长,将学校从长沙市河东城区迁至河西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1917年,宾步程为端正校风,亲手题写“实事求是”匾额和“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对联,至今仍悬挂在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为古代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几代变迁,在晚清(1902年)由书院改制为学堂,湖南大学在此办学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三、毛泽东谈实事求是</b></p><p class="ql-block"> 1913年,在浏阳籍大儒孔昭绶校长主持下,制定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章程》,其第一章《教养学生之要旨》之第五条要求学生做到:“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实事求是。”其中,“实事求是”更是明确要求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同年秋,毛泽东考入设在长沙荷花池的湖南第四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而至1914年秋,因湖南四师停办,师生均合并到一师。</p><p class="ql-block"> 此时,毛泽东等人得以了解并对“要旨”反复研读,入脑入心,不仅心领神会,而且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首次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19日,他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p><p class="ql-block"> 1943年12月,毛泽东把“实事求是”四个字题写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强调,“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1961年1月,毛泽东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讲话,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p><p class="ql-block"> 此后“实事求是”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四、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继承发展</b></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 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p><p class="ql-block"> 胡锦涛同志强调,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