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相长 如沐春风——海口市第25小学第12周语文教研活动

张琼香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学校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2022年11月22日早上,我们学校分校区开展第12周的语文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年级</b></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雷常丽</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一(8)班</p><p class="ql-block">课题:《四季》</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一、课前游戏,看图猜季节。</p><p class="ql-block">二、检查预习,拼读生字词。</p><p class="ql-block">三、品味四季,仿照说一说。</p><p class="ql-block">四、总结。</p><p class="ql-block"> 本堂课的教学基于课后习题,让学生联系四季的典型事物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p><p class="ql-block"> 《四季》这首儿童诗在课堂的呈现上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在朗读的设计上还可以更加的多样有趣,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四季的美。</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严亚英</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一(3)班</p><p class="ql-block">课题:《四季》</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一、谈话导入,了解四季。</p><p class="ql-block">二、板书课题,引入新课。</p><p class="ql-block">三、观察图片,描述春天。</p><p class="ql-block">四、冬夏对比,感受不同。</p><p class="ql-block">五、通过生字学习折文旁。</p><p class="ql-block">六、学写“四”字。</p><p class="ql-block"> 在《四季》这一课的教学中,严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有趣,肢体语言丰富,让课堂看起来非常活泼。她以谈话导入,对识字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办法,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通过图片欣赏的形式,让小朋友们直接了当的对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季节所观察到的不同特点,明白四季的不同。板书字体工整漂亮。教学生字书写重视反馈,在教学“四”字时先出示音节sì,让学生猜猜老师要教哪个字,使学生产生兴趣。</p><p class="ql-block"> 不足:1.幻灯片没有及时切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2.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较少,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书。3.教学“四”字在范写时应边写边告诉孩子们横折的折段要稍稍往里收,这样写出来的字形更美观,在书写前提示孩子,这样能收到更好的书写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年级</b></p> <p class="ql-block">课题:《我要的是葫芦》</p><p class="ql-block">老师:刘鹤婷</p><p class="ql-block">班级:二(9)</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p><p class="ql-block">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p><p class="ql-block">三、熟读课文,了解内容</p><p class="ql-block"> 在本课的教学中刘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并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例如:请同学上台来挂葫芦,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动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挂"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后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哇、畦、洼"等生字,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并使以前所学知识得巩固。</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并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用语言描述出来。建议多开展课前一分钟讲演活动或者课后多开展表述类活动。</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郑娴</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二(2)班 </p><p class="ql-block">课题:《雪孩子》</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p><p class="ql-block">活动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p><p class="ql-block">活动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p><p class="ql-block">活动四:识记生字,练习书写。</p><p class="ql-block"> 《雪孩子》是本学期第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 要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这教学片断中,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 我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 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 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在安排书写生字时,时间安排不充足,还需要进行调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年级</b></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邱婷</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11)班</p><p class="ql-block">课题:20.美丽的小兴安岭</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一、情境导入。</p><p class="ql-block">二、初读课文,指导写字。</p><p class="ql-block">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结构。</p><p class="ql-block">四、再读感悟,抓住文章中心。</p><p class="ql-block"> 导入课题时,邱老师抓住中国地图而引出小兴安岭,再如生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生字新词等,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同时在四季的感悟中又紧紧抓住重点词展开理解和感悟。如“抽出”一词,老师与“长出”作对比;如小溪“欢唱”一词,在理解词义后又激发学生想象小溪在唱什么;又如教学冬天的美时,让学生用不同的词来说说怎么形容冬天。</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吴冠青</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13)班</p><p class="ql-block">课题:18.富饶的西沙群岛</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一、整体抓要点,明确题意。</p><p class="ql-block">二、纵向抓结构,理清脉络。</p><p class="ql-block">三、横向抓句群,悟出规律。</p><p class="ql-block">四、点上抓语句,引导迁移。</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通过“思考: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在海底你都看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词语。比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美的优美句子的同时,进行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子训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遣词造句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由于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个别读音还不准确。只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韩云怡</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6)班</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19《海滨小城》</p><p class="ql-block">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一、词语复习导入。</p><p class="ql-block">二、精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脉络。</p><p class="ql-block">三、根据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段落意思。</p><p class="ql-block">四、通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大海和沙滩,抓这两个场景出现的景物词和颜色词来理解作者观察的地点,观察的顺序及写出景物的特点。</p><p class="ql-block">五、课文的4、5、6自然段根据中心句来理解段落意思。5、课文小结。</p><p class="ql-block">建议:多读,多练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年级</b></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罗金瑶</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四(10)班</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麻雀》</p><p class="ql-block"> 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p><p class="ql-block">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p><p class="ql-block"> 三、赏读全文,归纳提升</p><p class="ql-block">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 罗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及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学习的重点,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如课堂上教师一边听,一边偶尔画龙点晴地插说一两句评话,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流。</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罗老师没能巧妙的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这里是否可以把课上写的最后一段话的其中一句“我想,爱比死或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直接展现出来,其实整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高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爱比死或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遗憾,在课堂上罗老师没有抓住这个点,错过课堂上本该可以拥有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翁彤</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四(4)班</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爬天都峰》</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板块一:温旧知识,知新任务</p><p class="ql-block">板块二 深入研读 ,领悟课文</p><p class="ql-block">板块三 整理写法,明确思路</p><p class="ql-block">板块四 课堂作业 巩固提升</p><p class="ql-block"> 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考、分析、归纳、整理的思维训练,注重朗读,高效扎实,在课堂上完成《同步》作业。教学过程流程清晰,环环相扣。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热情高涨。</p><p class="ql-block"> 改进建议:</p><p class="ql-block"> 部分教学内容上得太快太赶,建议缩短写《同步》时间,把时间留在写法理解和迁移的教学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五年级</b></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麦景丽</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五(10)班</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口语交际《父母之爱》</p><p class="ql-block">环节一:情感铺垫,导入新课。</p><p class="ql-block">环节二:理解目标,学习交际。</p><p class="ql-block">环节三:各抒己见,积极交流。</p><p class="ql-block">环节四:辩证思考,加深体会。</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之爱》这一课的教学上,麦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指导学生在发言时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当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时把握好尊重他人与保持自已观点的尺度。</p><p class="ql-block"> 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1.课前,可让学生充分收集辅助材料,学生交流时话题会更加有深度。</p><p class="ql-block"> 2.课外延展不充分,应该为本单元的习作做一些铺垫。</p> <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凌秀容</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五(14)班</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四季之美》</p><p class="ql-block">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一、检查预习情况</p><p class="ql-block">(一)了解作者,介绍相关作品集</p><p class="ql-block">(二)读叠词,理解叠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三)读生字词,指导书写</p><p class="ql-block">二、初步感知,理清脉络</p><p class="ql-block">(一)找关键词,并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p><p class="ql-block">(二)找中心句,梳理结构。</p><p class="ql-block">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p><p class="ql-block">(一)学习第一、二段,找叠词、动词、形容词,体会动态描写。</p><p class="ql-block">(二)总结动态描写的好处。</p><p class="ql-block">四、巧用方法,试背课文</p><p class="ql-block">(一)试背课文第一二段。</p><p class="ql-block">(二)总结背诵方法</p><p class="ql-block"> 凌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关注表层语言,到抓住重点词深入理解,再到结合背景映衬分步、深入、综合地让学生体会了语言中的动态描写,并能在这样的感知中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其独特韵味,课堂教学中重视方法的指导,是一堂扎实、高效的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建议:学生在朗读第一自然段中“鱼肚色”这个词时,建议教师强调“肚”的读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六年级</b></p> <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王杏萍</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六13班</p><p class="ql-block">课题:《盼》</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环节一:通过作者的资料导入课文,知道作者的这篇文章的心理活动很具体,细腻。</p><p class="ql-block">环节二:教学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朗读课文。</p><p class="ql-block">环节三:解决盼的原因,经过,结果。由原因引入,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妈妈给我买的新雨衣是什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我”对新雨衣的喜爱?</p><p class="ql-block">环节四:用小标题来概括文章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概括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思路,最后总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由板书提点写文章时要围绕中心去选材,这样就不会跑题,还使文章中心突出。</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是理清课文讲了那几件事,用小标题来概括,最后根据小标题,用前面所学的串联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建议:本课是由盼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也围绕着盼来着的,在板书的时候,不用给孩子板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孩子会误导这是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海府六年级7位语文老师在办公室开展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语文教研活动。第七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p><p class="ql-block"> 黄梅老师主备《伯牙鼓琴》这则文言文,她主张教学时(一)先让自主阅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再通过品读重点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加深理解。(三)然后结合人物对话的语句想象情境,进行仿写训练。(四)最后结合资料袋交流阅读感受,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艺术魅力,完成背诵。</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主备《月光曲》一课,她的教学策略是(一)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二)理解文中的三次对话,感受人物的心灵美。(三)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优美的乐曲,品味艺术之美。(四)积累表达,让学生听一段音乐,展开想象和联想,再写下来。</p><p class="ql-block"> 林海霞副主任提出,1.要在课堂上落实语文要素,完成背诵的任务。教师指导背诵要有方法,如理清层次,用导图梳理乐曲旋律的变化,填空题辅助练习。2.学习写实+想象,即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训练。</p><p class="ql-block"> 大家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教研活动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  一次活动,一次成长,深耕课堂,潜心育人。相信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如沐春风,教学相长”,相信老师们通过教研,专业化发展又迈出坚实的一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学校将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开启一个辉煌的明天!</p>

课文

学生

授课

教学

环节

班级

老师

教研

教师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