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双减”政策实施后,如何合理地设计作业、管理作业是语文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更具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孩子们更加自主地乐于学习语文。为了增强作业的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马集乡陈盈见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迎来了第三次网络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26日(周六)晚7:30,教研活动在 CCtalk 平台准时开始。本次活动由冯辉主持,首先观摩了商丘市示范区和乐学校孙爱珍老师的课例:《识字2 树之歌》,接着是孙老师的专题讲座:《作业设计:有效减负提升质量》。</p> 课例观摩 <p class="ql-block">《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孙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本课识字课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在以往的识字经验中进行回忆,利用“加一加”、“同偏旁”等识字方法,图文并茂,激发学习兴趣,采用选读、带音节读、开车读等,并示范指导书写。这是一节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堂。</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孙老师结合课例,做了《作业设计:有效减负 提升质量》专题讲座。她从当前作业布置的现实情况出发,讲到现在小学教学中,要借助多元化的方法,为学生设置更新频的作业,以作业案例分析,从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提行学习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每位成员都认真观摩了孙老师的这节精彩的课例和讲座,并随笔写下学习笔记,深有感触。</p> 工作室成员学习笔记 <p class="ql-block">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作业设计的校本研究,要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作业,让静态的作业成为动态的促进学生独立学习、互助评价、能力提升的作业,将“助学系统”融入课堂教学。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把学生从堆积如山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从“走新”迈向“走心 ”。</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超峰</p><p class="ql-block">审核:马召艳 陈盈见</p><p class="ql-block">素材来源:马集乡陈盈见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