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牛肉拉面就是兰州拉面,最早是河南人马师傅带到兰州的,后在兰州发扬光大,成了兰州人的普通早餐后流传西北各地。我对牛肉拉面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到部队的第二年,受指导员的影响,我报了一个函授大学。函授的第二年,每星期都要赶到市里函授站面授,哪近乎一年的面授基本上是靠牛肉拉面撑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因面授的老师都是新疆大学的教授,所以时间基本上安排在周日。从部队到南门的函授点要先步行3公里到七纺生活区再倒三次公交车才行。时间很紧,从部队出发时很早根本就赶不上吃早饭,等乘完4路车到了北门才到吃早饭时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街上买早点的也不多,并且都集中在北门市场里边,离公交站太远,时间太紧。还是我们连队的司务长经常进城买菜对北门附近的情况比较熟,他告诉我就在军区旁边五星路口有一家牛肉面馆,能吃饱、还便宜,就在两个车站中间。我就按照他的指导找到了这家面馆。那是一个很破旧的瓦房,窄长,在面朝青年路山墙上开了大约3米做门脸,门顶是招牌,用汉语和维语写着“国营北门牛肉面馆”几个字。进门要先下几节台阶,新疆房子和内地不一样,一般平房都是进门先下台阶,因为哪里不怕房子进水,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大概是出于冬季保暖用途。</p><p class="ql-block"> 进了门,靠门口有一张小营业台,旁边放着一个大簸箩里面放的是烧饼。台子里坐着一个带位白净的维族小姑娘,看年龄跟我差不多,兴许是个待业青年。台子上放着维汉双语的标价牌:烧饼平价7分钱二两粮票、议价2角5分;拉面平价三角五分三两粮票、议价7角。专卖签子,那年月国营饭店都是这种经营模式,要先买签子。靠右边是一排简易的餐桌,因饮食习惯不同,吃饭的大都是汉族和回族,也有少数维吾儿和哈萨克。</p> <p class="ql-block"> 面馆进深大概有十米,最里头是取饭窗口,拿着签子在窗口排队,端了饭就自己找位置坐下吃完走人,不像现在有服务员给你端来。里面两个拉面师傅只管操作,揉面、搓条、抻面、拉面、纠面、入锅一气呵成,锅边两个捞面的师傅用长筷子把锅里的面来回拨几下就落进碗里,窗口两个服务员最重要他们负责入汤、加肉。</p><p class="ql-block"> 盛面的碗是那时常见的那种白瓷碗,不大,当兵前在家这种碗我一顿能吃3、4碗饭,可在这里不行。那时新疆的物价比内地高一点,一盘过油肉拌面三块五,炒面两块五,这种清汤拉面七毛钱一碗,要是有粮票的话一碗面三毛五分钱三两粮票。那时我一个月的津贴不到20元,一般情况下我进城带的钱除去来回的车票也就够一碗面,有事运气好能搭上部队的车到北门,才能省出一个烧饼。</p> <p class="ql-block"> 那面真的不错,面细、汤浓,上边放几片白萝卜、牛肉片和青蒜末,桌上有一大碗油辣子随便放,一碗面热气腾腾青白分明无论从视觉还是味觉都勾人食欲,面进嘴滑溜汤进嘴爽口,肉虽少也够嚼。特别是冬天,不说那面,就一碗红油蒜香牛骨汤下肚立马满头冒汗寒意全无,出得门浑身得劲。就是不该面太少,吃到肚里就像摇了零壶。后来,还是我们司务长帮了忙,从退伙食费探家老兵哪里兑了些零散粮票给我,这样就可以多一碗面了。两碗面下肚就能打个饱嗝了,有时还要取个牙签剔剔牙。等放了学,也不觉得狼狈,可以从容的赶回连队吃中饭。</p> <p class="ql-block"> 一年的面授结束了,我也吃牛肉面上瘾了。在以后的两年里,津贴涨了,进城也能吃过油肉拌面喝啤酒啦,但也经常吃牛肉面。记得我们复员时乌鲁木齐的拉面已经涨到一块钱啦,95年去新疆是一块五。回到家后,在丹凤几乎没有见过拉面馆。90年代后期,外出打工返乡的慢慢多啦,有从西北回来的小伙,开起了拉面馆,我变成常客,再后来,也有青海甘肃过来的回民新开的拉面过,必去尝尝。服务也好啦,粗细宽窄大小碗随你挑,但总是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不知是因为换了地方,还是因为当时太饿。</p><p class="ql-block">(平凡的故事,平淡的叙述。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