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余穉端阳景图轴】</b></h1>《端阳景图》轴,清,余穉绘,绢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8.8厘米。<br>款署:“臣余穉恭画。” 钤“臣余穉”朱白文方印、“恭画”朱文方印。<br>本图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来表现端阳时节大地回暖的情景。在日丽水暖的郊外,牡丹花、野菊花等植物竞相绽放,青蛙、蟾蜍和蜻蜓等动物在春光中跳跃、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欢欣景象。此图是作者任职宫廷期间所作,线条工细、匀整、流畅,设色典雅富丽并富有装饰性。动植物造型准确且富有生趣,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技巧。<br>余穉(zhì)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字南洲,江苏常熟人。余省弟,约于乾隆四年进宫中作画供奉内廷。工花鸟,擅院体画,别出新意。<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画作赏析</b></h1>立轴,纸本,设色,纵161.1厘米,横68.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以灵岩瑞草,老树寒梅,双雉对语,两雀齐飞,构成一幅简洁、高雅、幽美图景。自明代以来宫廷中盛行此类工整艳丽的装饰性绘画,称作院体。余樨曾供奉内廷,擅长院体画,此幅写形设景,章法严明,钩勒工整,敷色典雅明丽。<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端阳景图</b></h1>立轴,绢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8.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以挺秀细润的笔法,将菖蒲、蜀葵、蜻蜓、蟾蜍和青蛙等自然景物有机结合起来。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秀润中略得野趣。花的娇态,叶的反正,蜻蜓的飞翔,青蛙的游姿,描绘的都很细致,具有质感和动势,其写实功力,较为深厚。<br></div>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鸠雀争春图</b></p>鸠雀争春图是清代余樨所作的画作。<br><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画作赏析</b></p>此画以灵岩瑞草,老树寒梅,双雉对语,两雀齐飞,构成一幅简洁、高雅、幽美图景。自明代以来宫廷中盛行此类工整艳丽的装饰性绘画,称作院体。余樨曾供奉内廷,擅长院体画,此幅写形设景,章法严明,钩勒工整,敷色典雅明丽。<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二、作者简介</b></div>余樨,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字南洲,江苏常熟人。余省弟,约乾隆四年进宫中作画供奉内廷。工花鸟,别出新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b>余穉</b></h1>余穉,字南洲,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余省弟,供奉内廷,工花鸟,别出新意。<br><h1><b>一、人物简介</b></h1>余穉,清代,字南州,江苏常熟人,余珣次子,余省之弟,与其兄供奉内廷,生卒年不详。工花鸟、虫鱼,擅长院体画,用笔工整,设色艳丽,构思巧妙,能别出新意。写实功力深厚,受郎世宁、唐岱等宫廷画家影响,所作翎毛、虫鱼具有质感和动感,栩栩如生。从艺活动约于乾隆年间。 <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二、主要作品</b></div>尝作《乔松双鹗图》轴,著录于《石渠宝笈》。 <br>传世作品有《端阳景图》轴,绢本,设色,描绘菖蒲、蜀葵、蜻蜓、蟾蜍、青蛙等自然景物,笔法挺秀,构图简洁,野趣横生。 <br>《鸠雀争春图》轴,纸本,设色,双鸠对语,山雀齐飞,形万言书生动。两幅均在左下方款署:“臣余穉恭画”,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h1> 《花鸟图》册,绢本,设色,共十二开,每开纵37cm,横40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十二开分别绘兰花、牡丹、茶花、萱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花枝上分别点画蜜蜂、蝴蝶、蜻蜓、蚱蜢、山雀、黄莺、画眉、绶带、麻雀等虫鸟,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栩栩如生。 百合 茶花 秋菊 萱花 12雀占梅枝 桃花 荷花 玉兰 兰花 海棠 腊梅 牡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余穉的《花鸟图》册</b></h1>《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其中著录了清廷内府所珍藏的历代书画真品。清代的画家作品如能够录入《石渠宝笈》也是无上荣光的,乾隆朝江苏常熟人余穉[zhì]即是其中之一。<br>余穉(生卒年不详),即余稚,字南洲,余省弟,清乾隆年间供奉内廷,清代画家,所绘花鸟别出新意。工花鸟、虫鱼,擅长院体画,用笔工整,设色艳丽,构思巧妙,别出心裁。他写实功力相当深厚,从传世之作看,画风受郎世宁、唐岱、蒋廷锡等宫廷画家影响,所作翎毛、虫鱼具有质感和动感,栩栩如生,令人叹服。<br>余穉传承家学,画技卓绝。他的父亲余珣也是一名画家,字恂若,号荆山。余珣善写生,擅画梅雀草虫,均韵致灵动。他的哥哥余省(1736-1795年)字曾三,号鲁亭,也是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家,曾受业于常熟名家、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余省和弟弟一样善花鸟、虫鱼、翎毛,间亦参用西法,赋色妍丽,尤善于画蝴蝶和兰竹水仙,有许多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余穉有如此才华横溢的父兄引领,他的艺术造诣自然不凡。<br>此套《花鸟图册十二页》绘兰花、牡丹、茶花、萱花等四季花卉十二幅,每幅花枝上间以蜜蜂、蝴蝶、蜻蜓、等虫鸟,构图稳重,设色艳丽,有着院体特有富丽华贵。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三雀竹梅</h1>阳春四月,燕子归来,桃花盛开,翠竹繁茂。工笔写实特别精细,燕子羽毛勾绘精细,晕染粉白桃花娇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b>萱草蝴蝶</b></h1><h1>萱草绿叶修长,细杆顶头萱花正开,招来二只蝴蝶扑来。</h1> 菊下秋虫<br>秋日里一棚菊花,嫩黄,红白、紫白争相开放,一只蚱蜢伏于菊花花朵上,另一只蚱蜢伏于杂草叶上,自然有情! 雀上石榴<br>火红石榴花缀满枝头,一只黑头白身、尾翎修长的绶带,骄傲的立于枝上。 双雀海棠<br>朵朵海棠花缀满枝头,白头翠鸟立于枝上,相向而鸣。 蜂舞蕙兰<br>蕙兰修长叶片,叶间花儿穿插,淡淡的香味引来众多蜜蜂,盘旋四周。 蝶与百合<br>百合,百年好合,白色代表纯洁,花朵大而清香。 玉兰双雀<br>白色玉兰枝头绽放,二只鸟儿登枝观赏。 桃间双雀<br>桃花灼灼,鸟儿成双。 荷塘双晖<br>荷塘中,荷叶如伞,荷花一白一红,荷蕊淡黄,花瓣繁多;一只蜻蜓立于水草上。 牡丹争艳<br>国色天香,端庄大方。 雀占梅枝<br>此套《余穉花鸟图册》共十二开,收藏于天津博物馆,构图简洁,典雅,色彩明丽,笔法工整细腻。这一系列作品继承了郎世宁的绘画技法,无论从枝叶的阴阳向背还是花朵的光影变化都刻画地栩栩如生,这样能够娴熟运用光影效果在古代中的花鸟画家是不多见的。花鸟图运用的色彩偏清淡典雅,这说明了他的画是具有东方独有的审美情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