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成都娃——中一班班本课程故事

焦焦

<h3>一、课程缘起<br>  成都娃,生于成都,长于成都。作为从小被成都滋养着的新一代“成都娃”,晓成都事、品成都韵、以成都为傲自然是重要的目标。那甜甜的糖画,那各式各样的老成都建筑,那趣味十足的四川话,那各有韵味的四川茶,对中班的孩子来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魅力。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在《我是成都娃》中去了解、去探索。</h3> <h3>二、课程总目标 </h3><h3> 1.知道自己家乡是成都,初步了解家乡的语言、风俗、饮食等文化。</h3><h3> 2.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四川话,感知四川话的趣味,喜欢四川话。<br>  3.在搭建成都、绘画成都、品味成都中喜欢成都,萌发作为成都娃的自豪之情。<br></h3> <h3>三、课程实施</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了不起的“成都人” </h3><h3> 9月初,成都疫情严峻,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们都积极配合疫情防疫,热切的期盼着早日相聚在幼儿园。可正是在如此艰难的时候,一群“特殊的朋友”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 </h3><h3> “我的妈妈都没在家”,小谷有些害羞,但眼神里却难掩自豪。 </h3><h3> “我的爸爸去当了志愿者”,阳阳也兴高采烈地说着。 </h3><h3> “我的妈妈也是,她在学校里做志愿者”,多多紧接着说到。 </h3><h3> 随后,孩子们热烈地讨论开来。<br></h3> <h3>  在孩子们的交谈中,以爸爸妈妈为代表的“成都青年”在抗击疫情中所做出的努力令人动容,“‘成都人’真了不起”的感慨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发芽。 </h3><h3> “小朋友不能当大白”,正在做核酸的三宝指着医生问到。 </h3><h3> “长大了可以做,要乖乖吃饭,强壮的才可以做,生病的不行”,乐乐接着说到。 </h3><h3> “是的,大白正在为打败病毒努力,那小朋友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老师问到。 </h3><h3> “做核酸”、“打疫苗”、“戴好口罩”、“好好洗手”、“好好吃饭”,孩子们争前恐后地说着。</h3> <h3>老师的话: </h3><h3> 在成都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为成都的发展、为成都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中班孩子的思维是“具象”的,真切地发生在身边的事儿更容易被他们感知到力量。因此,了不起的成都人,是疫情期间帮助我们抗疫的志愿者、大白,也是积极配合防疫的我们自己。</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说不完的成都事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说川话</span></div> “中”,祖籍河南的哥哥弟弟不经意地说着河南话。“哈哈哈哈哈哈”,孩子们觉得有趣极了,忍不住加入了讨论。<br> “这是什么话”,琦琦问到,“听起来不像是四川话,我会说四川话”。<br> “你们会说哪些四川话”,我说。<br> “克兮头儿就是膝盖的意思”,“到拐子是胳膊肘的意思”,“吃莽莽就是吃饭”……孩子们不住的说着。<br>  于是,孩子们开启了四川话之旅。“胖娃儿胖嘟嘟”、“王婆婆在卖茶”等童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饶有趣味地念着,可爱极了。</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品川茶</span></div> 街头随处可见的小茶馆,悠闲喝着盖碗茶的“成都人”进入孩子们的视野。<br> “我听我家公说过,这个喝茶”,二妹首先说到。<br> “我在公园也看到过”,小汤圆说。<br> 老师笑着问道:“你们想不想试试看?”<br></h3> <h3>  “好苦啊”、“怎么还有股椰子的味道(椰香味的茶)”、“黑黢黢的”、“像我婆婆熬的中药”,孩子们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中,多感官感受着“川茶”的魅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3.尝美食</h3><div> 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因其鲜、香、麻、辣给味觉带来的刺激体验,深受大家喜爱。孩子们虽然因身心发展特点不能多食正宗川菜,但偶尔的舌尖体验仍然萦绕心头。同时,成都不仅是正宗川菜的集聚地,也融合着中国、世界等各地的美食,已然成为一个”美食天堂“。</div> 瞧,孩子们吃得多开心! 老师的话:<div> 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着说不完的”成都事儿“,它们是有趣的、是美味的,它们贴近幼儿生活,也潜藏着无尽的发展力量。孩子们在说川话、品川茶、尝美食中积极调动着已有生活经验,也在表达、表现中悄然建立着文化自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赏不完的成都景</h3><div> ”我去了环球中心,太好玩了“,桐桐早上一来就特别兴奋的说到。</div><div> 是呀,成都是”好吃的“,更是”好玩儿的“。走,一起去赏成都景。</div><div> ”我最喜欢欢乐田园“,陪陪说道,"那里有很好玩的小火车".</div><div> "我最喜欢塔子山公园”,二妹说到。</div><div> “我也最喜欢塔子山公园,那里有摩天轮”,乐乐继续说到。</div><div> ”我喜欢望江公园“,王一一说到。</div><div>  ”我最喜欢‘保利狮子湖’,那里好玩得很“,壹崽崽说。</div><div>  ”我喜欢我们温江的田园,那里才好玩得很,有羊,还有蹦床“,九宝也有不同的意见。</div><div>  ”我觉得熊猫谷很好玩,就是太热啦“,二喜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说到。</div><div>  ”成都好玩儿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要不这样,我们把它们搭出来吧“,我提议到。</div>   孩子们自己设计着设计图、寻找着各种形状的材料进行搭建、进行着详细且富有童趣的介绍,仿佛我也跟随着他们走进了好玩儿的成都。 老师的话:<div>  以符号化的语言(画设计图)呈现自己的经验,这对孩子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通过线条、形状的组合,大致构建出了不同的建筑、场景,设置有些朋友还通过人物表现出了故事情节。这也启示着老师,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应当多给予幼儿多样化表达(说、画、捏、剪、搭……)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抽象思维能力。</div>   我们深知,成都的趣事儿岂是小小的一个主题课程能够讲清的。没关系,生活在成都的我们还有着大把的时间能够走进成都、品味成都、爱上成都。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成都

孩子

四川话

课程

喜欢

好玩

老师

美食

川菜

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