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特别说明:这篇柏林游记曾于2016年在《新浪博客》发表,因新浪博客关闭,此次经修改后在《美篇》重新发表~带有"抢救"性质。其中引用的有关数据以及个人观点均截止于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从多年形成的印象中,德国不仅科技水平发达,工业制造标准引领全球潮流,德国人还以办事稳健、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的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对二战历史罪行的反省与担当而赢得世人好感,这些年来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和头号经济引擎在铁娘子默克尔大妈带领下跟咱天朝明来暗往、眉来眼去,相互给力,彼此关系处的那是相当不错,君不见~在南海问题上,咱跟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都闹成这样啦,人家默克尔大妈就是沉得住气,在所谓南海仲裁案即将公布的最为敏感的关键时刻,竟然带领内阁的一半官员来中国谈经济合作,这些也更增添了俺对德国的好感。图为: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和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德国的交通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火车、轻轨、地铁、有轨电车和公交汽车环环相扣,十分快捷便利。</p> <p class="ql-block">到达柏林时,恰逢德国大批接纳中东难民,图为亚历山大广场上的难民一家。</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难民与使用先进装备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同处一个画面,不知大伙心里想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公交站台上也横七竖八地躺着外国难民,生活垃圾也不少见,让人切身感受到难民安置给德国社会和普通民众带来的种种现实问题和困惑,对德国普通民众在难民问题上表现出的理性、友善以及巨大的心理包容度顿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德国警察也加强了街头巡逻。</p> <p class="ql-block">柏林也到处是施工工地,搞得吊塔林立、河水发浑~看来要充当欧盟的经济引擎,提高本国GDP就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俺天朝大搞基本建设。</p> <p class="ql-block">雕像广塲~没搞清楚都是何方圣贤?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尼采,还是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抑或还有铁血宰相卑斯麦…</p> <p class="ql-block">柏林市政厅大厦。</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大厦~可事先预约、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柏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广场喷泉戏水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前往议会大厦参观。</p> <p class="ql-block">德国议会大厦~前希特勒的帝国大厦。</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是德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在第二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代都是国家的议会所在。纳粹党上台后,国会大厦在“国会纵火案”中被焚毁,纳粹党利用该案大作文章,打击反对派。后经修复的德国国会大厦作为邪恶的第三帝国的象征之一,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再次被严重破坏,外墙被苏军火炮轰得稀碎,内部结构也几近崩塌。</p> <p class="ql-block">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影像资料中,这张拍摄于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战士将红旗插在德国国会大厦上的照片最为经典。这场照片宣告着第三帝国的灭亡,对欧洲人来说也代表着战争的结束。</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入口处咨询。</p> <p class="ql-block">前往德国总理府途中。</p> <p class="ql-block">默克尔总理办公的总理府~外表非常简约朴素。</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勃兰登堡门是欧洲最具传奇色彩的纪念碑之一,也是德国柏林重要的旅游地标。其位于柏林中心的西部,1735年普鲁士第一位国王腓特烈一世建起了这座门;1788年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勃兰登堡门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随着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人们不再被允许通过勃兰登堡门。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它成为了东、西德统一、亦是自由与和平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德国战败时勃兰登堡门得以幸存~此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的靓影~此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广场竟然也拉起栅栏,搭起舞台,好像是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一场街头商演~眼前的一幕让咱有似曾相识之感,总的感觉是:老德国很朴实,很能干,很人性化,非常非常的接地气,与其它西欧和北欧发达国家相比,感觉德国这个大块头似乎生活细节上有那么点儿不大讲究哈!呵呵。</p> <p class="ql-block">在勃兰登堡门广场,摄氏32度的高温下,两位美丽的德国女孩正在为游客免费发放听装饮料。</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一对德国双胞胎女孩正在欢快地跳跃,俺也按下了相机快门。</p> <p class="ql-block">街头拉肥皂泡的艺人。</p> <p class="ql-block">非常享受的童趣感觉。</p> <p class="ql-block">漂亮英飒的女驭手所驾出租马车具有相当的皇家范和仪式感,想必车资不菲吧。</p> <p class="ql-block">雅利安金发美女。</p> <p class="ql-block">访问著名波茨坦公约签署地。</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西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其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并解决战后欧洲面临的问题,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以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施政的基本原则,并重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必须得以实施。1945年8月2日,《苏英美三国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签字。此次会议对彻底战胜法西斯轴心国,结束"二战"具有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会址花园。</p> <p class="ql-block">街头公园。</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人。</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是18世纪德意志王宫和园林,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或“莫愁”。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虽经历战争,但从未遭受炮火的轰击,保存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的环形回廊。</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前的喷泉广场。</p> <p class="ql-block">去新宫途中迷路了。</p> <p class="ql-block">懂英语的同伴向路人询问,每次都能得到热心人帮助。</p> <p class="ql-block">参观新宫。</p> <p class="ql-block">新宫 是位于德国波茨坦无忧宫公园西部的一座法式城堡,1763年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授命建造,建成于1769年。1888年至1918年间,新宫被用作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主要住所。该建筑被认为是普鲁士时期最后一座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宫殿。新宫现由柏林-勃兰登堡普鲁士宫殿园林基金会管理,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宫殿西侧的陪宫是波茨坦大学部分院系和行政部门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光顾柏林有名的牛排店~忘了叫啥名了,BLOCK HOUSE直译是"碉堡"、"大块头",或许就叫"大个牛排"吧…</p> <p class="ql-block">显得有些凌乱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德国的火车、轻轨、地铁、电车都是可以携带自行车的。</p> <p class="ql-block">没到德国之前,我很难想象柏林街头还有这种东东~想及国内很多城市缺失人.性的"一刀切",不免心生感叹。</p> <p class="ql-block">这位中国大妈竟然主动搭讪三轮车夫,搞得老夫我有点紧张。</p> <p class="ql-block">此物只应天朝有,投胎德国满街跑~警察和城管呢。</p> <p class="ql-block">这些结伴出游的学生就是这样在街头无拘无束地小憩。</p> <p class="ql-block">地铁与轻轨换乘站。</p> <p class="ql-block">赶上一处电梯维修~德国的蓝领工人是这样工作的。</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在胜利女神纪念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距离勃兰登堡门不远的一处柏.林墙遗址~十字架上刻写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事件以及死去的人们~柏林墙由民主德国(东德)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并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的居民逃往西(德)柏林。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乃至于东、西欧分裂和美苏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修建之前,曾有约350万德国居民逃离苏联占领区以及之后的民主德国,仅1949年到1961年间就有大约260万人。柏林墙修建后的二十多年里仍有约有5000多人试图翻越柏林墙。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民主德国边防.军开.枪射.杀的非法越境者约在200名左右。1989年起,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发生“东欧.剧变”,民主德国政局开始动荡,相继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游.行活动。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当晚柏林墙在民主德国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p> <p class="ql-block">参观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象征柏.林墙东、西两边骨肉团聚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前往参观凭吊的人们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这些表情凝重的男女似乎是在追思和悼念自己那些在柏.林墙下亡故的亲人~墙上的图片无一不在向参观的人们揭示着冷.战时期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此做义务讲解。</p> <p class="ql-block">巨幅图片在无言地讲述着当年人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柏.林墙脚下挖掘地道出走…</p> <p class="ql-block">现地完整保留着照片上这一段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在柏林.墙遗址边建起了供人们追思悼念亡灵的纪念馆和祈祷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用钢板建成的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用钢筋水泥砌块建成的柏.林墙及岗楼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无论种族、肤色、信仰和财富怎样,对和平、自.由以及亲情的向往之心~人类是共通的!</p> <p class="ql-block">德国街头至今保留着“二战”期间被战火摧毁的房屋建筑(请注意街道尽头那座在战火中半边垮塌的楼房),用以警示后人:勿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p> <p class="ql-block">告别柏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后记:由于德国朝野上下能够深刻反省二战的历史罪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接纳,从而在战争废墟上迅速重建起工业化强国并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告别柏林,印象中似乎没见过几幢新建的摩天大楼,而所到之处的老建筑却都保护利用的很好;地铁里的客运电梯不多且普遍比较陈旧,很多时候需要旅客拎着行李上下楼梯;路边的绿化隔离带和花坛似乎也疏于修剪和管理,到处是蒿草齐腰,藤蔓蓬乱;地铁口和广场边角也有不少烟头和痰迹;帝国大厦和国家博物馆前电动三轮车夫在路边悠闲地纳凉等客,运货的三轮车也会不时地在你面前闪过;为了一场商业化演出,勃兰登堡广场竟然也被拉起栅栏,装扮得俗气不堪…然而,这也许就是更加真实的德国,一个科技、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的西欧大国~不因发达而弃旧;不因强盛而笑贫,像一个低调生活的亿万富翁,已经足以自信到:一切用来装饰门面、显示地位的东西都是多余,都可以取消!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包括难民)人们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平等、自.由的生活,本身就是对德国的一种肯定和褒奖!(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