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忆四十七年冬,架设银线在红丰。</p><p class="ql-block"> 天寒地冻不畏冷,吃苦耐劳六队兵。</p><p class="ql-block"> 1975年3月初,六队二分队和三分队,在教导员刘绍文、副队长刘振海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四川绵竹、什邡电缆和架空明线施工任务,从四川撤回北京延庆。</p> <p class="ql-block"> 3月中旬,六队欢送13名老战士光荣复员。</p><p class="ql-block"> 71年兵8人,黄爱民、刘全贵、孟宪利、田秀生、王长春、李露云、李建民、李涛。</p><p class="ql-block"> 73年兵5人,沈恩成、王洪涛、邵延山、李春忠、朱兴武。</p><p class="ql-block"> 5月中旬,张海和刘士军,去黑龙江嫩江总参三部红丰农场,完成了农场场部至双山,架空明线勘测路由,及工程设计任务。</p><p class="ql-block"> 5月下旬,由三分队长孟胜利带队去遗光寺,执行营区架设广播线任务,工期为1个月。</p><p class="ql-block"> 有7人参加,孟胜利、李占峰、张小力、曹志新、杨波、隋秉一、段永江。</p><p class="ql-block"> 6月下旬,司令部以六队为主,成立拔河队,去遗光寺集中训练,参加8月份部里举办的体育运动会,拔河比赛荣获冠军。</p><p class="ql-block"> 六队有9人参加,刘林章、孙怀欣、杨波、刘士军、宋坤、桑敬国、安云鹏、赵德福、段永江。</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75年司令部拔河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 7月上旬,欢送老队长梁绍兴,光荣转业到地方工作。六队由教导员刘绍文,主持全面工作。</p><p class="ql-block"> 7月下旬,由三分队长孟胜利带队,带领两个班去遗光寺,第二次参加4号院,营房建设工作,工期2个月。</p><p class="ql-block"> 8月中旬,由一分队长侯庆良带队,李明坤负责工程技术,第三次赴汉中,执行十一局电缆施工任务。工程概况:1X4高频直埋电缆,起点,上樵坝坑道,终点,双溪坑道,线路全长25公里。</p><p class="ql-block"> 有12人参加</p><p class="ql-block"> 侯庆良、李明坤、路广阔、陈新宪、商德林、赵德利、尹学奎、谭会仁、许福先、尤家斌、朱毅刚、贾中华。</p><p class="ql-block"> 这个工程为跨年工程,参加人员于1976年5月,分批撤回北京,最后由李明坤留守,做工程后期的留守工作,这个工程施工期为8个月。</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4年六队在京人员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初,由二班长张海、隋秉一打前站,去黑龙江嫩江总参三部红丰农场,执行架空明线施工任务。他们2人托运施工设备,在双山火车站接收工程物资,准备工程材料,做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9月中旬,工程材料准备齐全,农场的秋收已过,具备了施工条件,大队人马在分队长孟胜利的带领下,开赴红丰农场,执行架线施工任务。</p><p class="ql-block"> 参加人员19人</p><p class="ql-block"> 孟胜利、张 海、李占峰、赵建军、孙占禄、黄庚午、杨金川、张小力、张春生、曹志新、桑敬国、隋秉一、杨 波、杨绍华、孙立昌、段永江、李军峰、刘玉华、齐昌顺。</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六队73年兵在北京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午从北京延庆,坐汽车出发,到北京火车站,晚上乘坐北京至齐齐哈尔的直快列车,于第二天晚上到达了齐齐哈尔市,在火车站稍作休息,又乘坐哈尔滨至加格达奇的普通列车,于第二天清晨,到达了双山火车站下车。</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2年六队在铁岭聚会合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双山隶属嫩江县管辖,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的师部所在地,我们在火车站前,见到了场部派来接站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开着解放牌大卡车,他很细心,想的也很周全,将车箱的上面,铺上了厚厚豆秸,我们坐在上面非常舒服。</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都是第一次来到黑龙江,坐在汽车上,我们都很兴奋,虽然一路很疲劳,但是,都没有丝毫困意,我们观赏着广袤无垠的嫩江平原,还有那一棵棵、一片片,坚毅、傲然、挺拔、如诗如画的白桦林。</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坐了2个多小时的汽车,到达了农场场部,见到了打前站的张海和隋秉一,见到了前来欢迎我们的场领导庞场长。我们把背包放到了场部的招待所,就去场部食堂吃中午饭。</p><p class="ql-block"> 因为天气渐渐的冷了,我们来时,都穿着冬装棉衣,另外,还配发了皮帽子、皮大衣、皮大头鞋。</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2年六队在石家庄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出公差乘火车,基本上都是坐硬座,我们奔波了2天2夜,确实很辛苦,也很累,为了赶工期,下午也没有休息。分队长孟胜利安排了工作任务,将人员分成了两队,一队是班长和技术人员,在张海的带领下,去看路由,熟悉线路的情况。另一队在隋秉一的带领下,去清点施工物资,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工作忙而不乱,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工程就开工了,工程由张海全面负责技术工作。由于人员不足,在场领导的安排下,总参三部各局来农场支援的战友们,也都推迟了返回原单位的日期,来参加架线施工,还有农场开拖拉机的职工郝师傅、李师傅、罗师傅等等,都来协助我们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7年六队在泊头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总参三部红丰农场,始建1961年9月,于2001年9月撤销,共存在了40年,占地七万二千亩,耕地四万三千亩。农场撤销后,所有土地及设备被划归到,黑龙江省九三农垦局(原农五师)管理。现在称:黑龙江九三农垦红枫种植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红丰农场,在嫩江平原上,所有的农场当中,是农业机械化,最强的一个农场,是总参三部下属的团级建制单位。</p><p class="ql-block"> 红丰农场地处嫩江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嫩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产粮基地,我们去时,秋收已过,地里面已经没有了农作物,一眼望去,全是无际的沃野,在农场东面远处是著名的五大连池,在场部可以看到风景区,火山喷发时堆积的岩石山。</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5年在延庆机要区合影</p> <p class="ql-block"> 工程概况</p><p class="ql-block"> 线路的主要干线,场部至双山,全长35公里。次要支线,场部至一队,全长4公里。线路采用架空明线新4A技术,木杆四线担,4.0毫米铁线条。</p><p class="ql-block"> 线路延着场部至双山的土路架设,沿途全是平原,所经过的地段,是兵团的耕地,有部分是沼泽地,有部分是白桦林,施工条件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 这个工程我们共干了三个月,工程于12月中旬全部竣工,我们休整了几天,办理托运施工设备和工具,于1976年元旦节前,撤回了北京总部。</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3年六队在石家庄聚会合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架线施工,比较顺利,吃住都在场部,不用考虑后勤保障工作,庞场长几乎每天都和我们在一起工作。庞场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山东籍人,是一位老革命,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来农场支援的各局战友们,及农场的职工们协助,工程的进度很快,但是,在工程的后期,因天气寒冷,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7年株洲战友来京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工程的后期,我们在架设场部至一队的支线中,刘副队长从北京,专程来农场慰问我们,我们全体干部战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架线施工的干劲倍增。</p><p class="ql-block"> 通信站六队的兵,是能吃苦的兵,是不怕累的兵,我们更不畏严寒了。我们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了,这次架线施工任务。</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03年六队在铁岭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6年3月中旬,六队有21名老战士光荣复员。</p><p class="ql-block"> 71年兵6人,齐书哲、张小力、杨金川、孙怀欣、赵建军、黄庚午。</p><p class="ql-block"> 73年兵15人,其中:铁岭籍12人,陈万华、尹金山、郝连军、安云鹏、张绍华、米凤成、段永江、赵德福、刘万义、袁海军、赵德民、张景山,株洲籍3人,宋锦文、齐昌顺、曹文海。</p><p class="ql-block"> 3月下旬,孟胜利,调到通信站站部工作。</p><p class="ql-block"> 4月下旬,六队全员进住遗光寺,都住在机要区小礼堂里,在司令部二灶食堂的后面,建了个临时简易食堂,开始做营区电缆施工前期工作,新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需要铺设电缆管道,给办公楼搬迁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76年沧州兵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76年4月底,六队有42名新兵入伍。</p><p class="ql-block">沧州兵22人</p><p class="ql-block"> 李树亭、李希勇、张金岭、张俊祥、张炳森、孙世权、祁建宽、王振连、王录林、王建新、高云峰、胡树才、石德胜、刘志远、刘玉华、刘前忠、马金河、尹东太、尙景志、黄建国、狄青瑞、王守勤。</p><p class="ql-block">泊头兵20人</p><p class="ql-block"> 常振东、韩连智、王志英、秦志山、刘俊华、金永泉、孟祥新、于凤行、马存款、于同忠、付万强、张国庆、王国洪、孙智信、吕泽坤、王悦忠、韩海生、李国占、于潮、马万强。</p><p class="ql-block"> 1976年“五一”劳动节后,遗光寺营区电缆施工全面展开,营区的工程比较零星,地下隐蔽建筑也比较复杂,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施工时间比较长,我们陆陆续续干了两年多,工程才全部竣工。</p><p class="ql-block"> 杨波写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6日</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17年六队在沧州聚会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