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哈(1)

濂溪柳月

<h3> 最近,卡塔尔因为举办22届世界杯足球赛而明星闪亮。它如此吸睛,一是从来没有在一个连决赛圈都没有进过的国家举办过足球世杯赛,卡塔尔是首举;其二是卡塔尔筹办的大手笔震惊世人,它不计成本,一下子豪掷近三千亿美金在沙漠上置办场馆、机场、新城,十足的财大气粗,气势碾压一切。<br> 要知道卡塔尔只是一个撮尔小国,比我国天津还要小4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302万,其中外籍人口还占据50%以上,你说它哪来的这么大财力,豪气干云。<br> 其实,主要是石油造成了卡塔尔的崛起。<br> 卡塔尔的底气就在于它石油的丰富。可以说,除了天上不出石油它哪里都产石油。它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3位,石油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第三位,吓人不!所以说只要是这个国家的本地人,都坐地发财,平均每人每年GDP是6万多美金(约合44万RMB)。他们家家都富得流油,花不完的钱烧得他们有些人包飞机到巴黎去买东西;家家豪宅,一个男人几个老婆;买豪车开到沙漠里去翻坡冲沙或是斗隼鹰玩。他们一天可以只上三天班,一天只上半天不到。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富人,学习的就是怎么花钱。<br> 不过他们的国家也有穷人,不过都是从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来的外籍人。你如果到它的首都多哈的卡其夫传统老市场去看看,那里做小买卖的,运货跑腿的,基本都是这些人。他们都靠劳力生存,不能享受国家的福利,而这部分人口却占全部人口85%左右,当然不可否认,这部分人口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但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与生俱来的平等!<br> 想起四年前曾因乘机去土耳其,搭乘卡塔尔航空班机,得到可以免费游多哈的福利,让我们在多哈有机会转了好几个小时,车接车送,把我们玩酷了,乐坏了。真的得谢谢卡塔尔的殷勤待客。<br> 这让我们亲近的多哈,也看到了卡塔尔的精华。<br> 沿着机场路进入海滨大道进入市中心的繁华大街,一路上看到机场、沙漠玫瑰、王宫、圆顶的清真寺、尖尖的宣礼塔、贝达广场、渔港、贝律铭设计的阿拉伯博物馆。那些高大而不同外形的形形色色建筑群虽然一晃而过,但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说,多哈的气势超过邻国阿联酋的迪拜。<br> 但我以为让我更接近阿拉伯的是多哈的卡其夫传统老市场,在那里我近距离地看到了阿拉伯人住的玩的、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当他们从你身边经过,那衣袂,那顶戴,那大胡子,那眼神,让我有梦幻阿拉伯天荒夜谈中1001夜的经历。<br> 啊,卡塔尔;啊,多哈!<br> 在这足球迷们兴奋的时刻,我也兴奋地又想到了你。<br>  这是从没有得到过的感受,很新鲜很有趣<br>  下面的图片都是多哈卡吉夫传统老市场的留影</h3> <h3>小胡同,大人流,熙熙攘攘。</h3> <h3>这里有点大棚区的味道</h3> <h3>买卖兴隆,门前车来车往。</h3> <h3>购物完毕,白袍、豪车,一段风景!</h3> <h3>疏导车流的阿拉伯装束的当地警察</h3> <h3>购物不怕巷子深</h3> <h3>他,应该是外来杂工</h3> <h3>满载而归</h3> <h3>休憇坐谈的人们,阿拉伯的风情画</h3> <h3>等待</h3> <h3>土豪的味道</h3> <h3>孤女</h3> <h3>花花世界</h3> <h3>金玉满堂</h3> <h3>坐着轮椅来</h3> <h3>白袍小将</h3> <h3>小车不倒只管推,不知是哪里来的外籍劳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