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进修见闻--致谢篇11/1-11/30

Dr.谢宏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罗纳河上的星夜》·梵高</h5> 时间飞逝,初夏出发,小雪而归,转眼半载已经过去,回首过往,许多人,许多事,仍记忆犹新。依稀临别时候,感慨万千,各种回忆涌上心头,聊以记之,是为致谢篇!感谢一路相伴以来的人和事,有缘相集,是一种福分,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兄长的提携与隽语,人生路漫漫,珍重千千万,他日有缘江湖再相见!<div><br>犹记得,初次报道,去到结直肠外科的情形,办好报到证,下去科室,刚好碰到黄胜辉老师,穿着外出手术服在科室处理事情,一副风风火火样子,我说来结直肠外科进修,分到黄颖主任组,没想刚好他们是一组,后面就一起进入手术室,从此开始了半年手术室轮转进修生活!</div><div><br>那时的他还没独立带组,想到如今已能独挡一面,之前多年的默默积累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由衷替胜辉老师感到高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希望多年后自己也能以之为榜样,更上层楼。</div><div><br>黄颖主任,性格温和,幽默风趣,手术台上很少生气,操作手法精炼老道,对待下级医生耐心,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工作上精力充沛,最记得是一天手术结束后晚上12点,拉上我们几个进修老师一起出去吃夜宵到两点,第二天继续三四台手术,让人不由得佩服!</div><div><br>孙艳武老师,极具语言天赋,手术台上各种段子手到擒来,给紧张的手术氛围带来丝丝清爽,幽默背后是乐观豁达的性格;爱好美食,经常是深夜食堂的饕餮老客,号称吃遍福州各大美食。由事及人,可知其有一颗不失温暖和乐观的心。<br><br>王枭杰博士,我辈楷模,及多篇SCI论文和论著于一身,为人鸿儒且大度,爱好操弄乐器和画画,繁重临床工作之余有此雅致,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br><br>池畔老师,严谨细致的作风,一直是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对待病人兢兢业业,手术台上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站斗在临床一线,各种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可谓外科之路“知行合一”完美践行者。工作中有此前辈指引,何其之幸。<br><br>胃外谢建伟老师,福州最美志愿者,集实干和孝心于一体,父亲的食堂,专门为迎合父亲口味开办的一家莆田菜馆,不仅因为其莆田风味菜味道一流,还因为其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在进修生中广为流传,引人共鸣。<br><br>郑朝晖教授,YYDS一般的存在,手术风格快、准、好,待人和蔼可亲,教人润物无声,不出意外应该是游泳界最有名的外科医师吧。不仅胃癌手术得心应手,减重手术开展也是妙手生花。<br><br>林见贤教授,自称见贤思齐,人如其名,思维飘逸,英语功底深厚,自带BGM节奏。一副骨传导耳机挂于耳后,各种业务应接不暇,“贤聊减重”、“贤哥女孩”成功圈粉了一大批铁杆胖妞女孩的芳心。<br><br>曹龙龙,特有龙岩人的好客和韧性,留洋三年,厚积薄发,科研产出能力惊人,一篇30多分SCI在手,让人难忘其项背,同辈之人,亦师亦友。<br><br>黄昌明教授,一家之长,一手创建的团队素有“黄家军”之称,国内外手术演示,赞誉不绝,临床和科研,同向高质量发展,志在打造世界胃癌治疗第一高地。幸遇此团队,感受深刻,正能量满满。<br><br>说完这么名师,还有幸遇见五湖四海各位进修老师,与大家一起共度的那些日子,仍回味无穷。<br><br>厦门张国伟、重庆陈振海、杭州徐鑫、武伟、安溪黄子尊、天津宋鹏、湖北宜昌张宜江、宁夏刘东涛、山东营口丁龙龙、刘辉、河南新乡高正杰、山西运城李一博、洛阳杨言通、湖南长沙彭微及广东汕头林佳俊,大家虽来自五湖四海,但都赤心一片,相谈胜欢,把酒言欢、喝茶聊天,人生一大乐事。<br><br>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这里最想感谢的还有医院、科室和家人朋友 ,感谢半年来的支持和默默付出,才能玉成此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一语戳中多少痛点,从不敢奢望以此明志,只愿成就此人生一段经历,若干年后再翻看,依稀还能记起这段时光,曾经的那些美好和感动。<br><br>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未来,皆是可期!<br><br>此致,敬颂钧安!<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篇终!</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