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吹秋叶踏冬来,</p><p class="ql-block">悠悠书香满云端。</p><p class="ql-block">与书相伴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明智而富有内涵;</p><p class="ql-block">书香飘溢的交流,</p><p class="ql-block">生机盎然而底蕴丰富。</p> <p class="ql-block">读一本好书</p><p class="ql-block">犹如品一杯醇香的茶</p><p class="ql-block">往往让你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品一本好书</p><p class="ql-block">犹如欣赏一曲高山流水</p><p class="ql-block">让你在书的世界里寻觅知音</p><p class="ql-block">爱阅读之人</p><p class="ql-block">常常秉承着一个信念</p><p class="ql-block">关注一本好书就是</p><p class="ql-block">聚焦一种思想</p><p class="ql-block">推荐一位作者</p><p class="ql-block">就是延续一种精神</p> <p class="ql-block"> 对话智者,仰望圣贤;重温经典,回归教育。阅读,让我们瞬间就开启了一段和智者、和高手的对话,随时向他们请教问题,不仅可以解决现实的问题,也拓宽了思考维度和深度。2022年11月25日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孩子们,你们生活的怎样?》读书交流分享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是苏联著名教育家Ⅲ.A.阿莫纳什维利根据他长期进行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的成果写成的描述小学教育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描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校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中,作者着重阐述了下述问题:应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要摒弃把现成知识端给学生的做法,要采用能推动学生独立钻研、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引他们进入“思维的王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道德和一般发展是独立性的支柱;因此要探索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理解儿童,细心周到地关怀儿童的心灵,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童年加入到儿童们的童年生活中去,这是通向儿童心灵的捷径。</p> <p class="ql-block"> 阅读,不仅仅是读文本,也可以是读山川湖海,读心路历程,读人生四季,读念念不忘的回想……当无声的文字遇见懂它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碰撞呢?</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组代表分享:</p><p class="ql-block">王静:分数与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据阿莫纳什维利的界定,分数是用数字或其他符号 表示评价过程结果的一个抽象的指数。评价是由人进行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的过程。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还要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对学习抱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歧视“差生”,不放弃“差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弥补缺陷。</p><p class="ql-block">娄维:教育在注重孩子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人道主义。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以人为单位的个体。在拥有生活的能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孩子在平等的立场对话,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照顾到孩子的情绪,以热爱的角度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冰冷的知识容器。</p><p class="ql-block">赵淑花:读书伴随少年,打开看世界的双眼,读书遇见求学,寻求真理的无穷魅力。在逆境中读书。把文字化成一道光。在顺境中读书让自己做自己。工作后读书,不为应付,只为能够看得见另一个地方的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家庭教育伴随孩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组代表分享</p><p class="ql-block">刘秀茹:在读完阿莫老师写的这一章节之后,我在想,我也许也不需要自己的情报员,我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评我的教育直觉,就能猜到谁发生了什么事,它们作为一个集体在忙些什么?第二,我也应该耳闻目睹着孩子们的言行,去走近学生,第三,对孩子们来说,我应该是他们自己人,是儿童集体的一员,但是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首先就是要信任他们,阿莫老师在这里就谈到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童年的故事,来增加和孩子们之间的信任感。其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p><p class="ql-block">魏金硕:儿童需要人性的课,在这些课上,他们将了解并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情的重要性和美好,确定自己的道德立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讲文明懂礼貌已足够。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无论是语言修养还是行为举止,在《三字经》中说到“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孩子们有一份真挚的待人接物的心就足够了!</p><p class="ql-block">王利芹:初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给我的感觉是就像一个长辈跟孩子面对面的一声问候,孩子你吃饭了吗?你在学校还好吗?很亲切,很温暖,很幸福。想起的是母亲对孩子爱的诉说如此无私,如此真挚。孩子需要的是爱,爱,不仅来自父母,另一面就是教师的给予。</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组代表分享</p><p class="ql-block"> 董利允: “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智慧,正源于他对教育的全情投入,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任的爱。</p><p class="ql-block"> 《日益加深的相互信任感》故事,阿莫老师谈到班级“情报员”现象,这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做法,因为“情报员”的行为是在破坏儿童们的相互信任,而且也使自己成了儿童集体的局外人。教师应该教会孩子们的是怎样卫护自己的同学,那么怎样不通过“情报员也能深入了解班级实现情况呢?除了凭直觉猜和耳闻目睹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外,就是让孩子们感受我是他们的“自己人”,通过给孩子们讲自己童年的故事赢得信任是一个智慧的选择。</p><p class="ql-block">徐永娟:阿莫老师把整个中小学阶段所有的课比喻为一架螺旋形的长梯,而且台阶与台阶之间的跨度是高高的,把自己比喻为一个中介人,一个引路人,一个献身于他们的人,帮助大家在螺旋形上升的认识长梯上攀登一个个台阶,在同学们的求职过程中,把智力、情绪、意志力、理解力、敏感性和同情心保持在最高极限上,这是他追求的一种最高的教育境界:只有在教师的才能和情绪与自己学生的才能、力量和情绪接触的最高境界上,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快乐的和引人入胜的教育学,师生之间才能有真正的精神上的互相沟通。</p><p class="ql-block">孙姣梅:当我拿到这本书《孩子们,你们生活的怎样?》,首先被书的名字而吸引,从这本书的名字中可以看到阿莫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接着吸引我的是书前面的彩页,每一幅图的内容竟然是游戏画画,而没有一幅是孩子认真学习的场面,可见阿莫老师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多么的温馨完美。第五章《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行为》中,《务实的短会》更能打动我,他让孩子畅所欲言,班级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孩子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总会被阿莫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所折服。</p><p class="ql-block">张凤琴:通过阅读阿莫老师的《孩子们,你们生活的怎么样?》这本书,我的收获颇多。我主要概括为三句话:</p><p class="ql-block">1.唤醒孩子对生活、学习方面的内驱力,对孩子做到有耐心,关注孩子们的内心变化;</p><p class="ql-block">2.教师要学会等待,多鼓励,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多创设孩子们成长改变的机会;</p><p class="ql-block">3.老师们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着手浸透,,从行为及道德规范方面给予正确引领。</p><p class="ql-block">马艳艳:我们在学校或者路上,见到孩子们总是问:孩子,你今天的作业有没有完成?你今天有没有好好上课?以后上课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听讲。而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所以有时候孩子们不愿意和我们沟通。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们以后不仅仅关注孩子在课上的表现。也要问问他们在课下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组代表分享</p><p class="ql-block">刘新花:每次打开这本书,总会被阿莫纳什维利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所感动。我想从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案例中,我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首先要学会善待这样的孩子,要能理解他们的任何个举动:其次,要为他们营造个友好的学习环境,发挥班级和集体的力量,去激发他内心的自我教育的动力:第三,我们要细心观察、耐心铺导,及时捕提他们身上的优点,一旦他们有了点点进步,我们就要大加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和其他同学没有么不同,别人能做的事情,他们也能做到;第四,淡化对他们的分数评价,如果常常以练习题和试卷来俭测他们的学习效果,结果就可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王萌:在阿莫老师看来,钟并不是用来测定时间的,钟是用来测定学生生活本身的充实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时常有这样的体验,快乐的有时候时间一眨眼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而不开心的时间简直度日如年。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时经常发现他的学生在不停地看表,教师不该也没有理由怒气冲冲地大声训斥学生,而是该反省自己的课是不是廖无味趣,该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该做的不是没收学生的手表,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正相反,教师应该修炼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这样才能让大钟见证了师生共同沉浸在智慧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大家都忘了有这个大钟的存在。学生偶尔焦急地瞟一眼大钟,是担心它是不是快结束了,他们因不得不下课而感到惋惜。</p><p class="ql-block">张艳稳:读《孩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其中有一段话路我感触很深: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不爱读,你就是个坏老师;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酷爱读,你就是个好老师;如果班上所有孩子都爱读,并嗜读成瘾,那你不仅是个好老师,而且是个好的教育者。可见老师在阅读方面对孩子的引导有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激起学生实实在在的阅读愿望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是我们的责任。一个人少年时期的阅读更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句子的逻辑上的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不爱学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去阅读,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极其重要。</p><p class="ql-block">王平: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可谓高瞻远瞩,他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情、激情,独立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如何为人处事。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教育中,只在思想品德课上才能讲得到,而在其他的课程,负责其他科目的老师甚至班主任的课堂上只是佐料,是课堂的点缀而已。我们关注的是课程的进度,学生是否会背、会做题,考试成绩怎么样,至于其他,我们就不太理会了,更不要说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呀,学生将来的发展谁能看得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我的教学业绩有什么关系?所以我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我们的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人才。你只守着你的一亩三分地,没有长远的目标,没有大局的观念。怎配做一个教育者?希望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能有一颗赤子之心,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p><p class="ql-block">明星:读阿莫老师《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如坐春风,没有枯燥的理论、新潮的术语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也没有一个专业的词眼,就以一个他自己班,自己学生的故事为例,以一个教师自述和对教育问题思考的方式,生动、形象、具体、全面地叙述了他的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他始终奉行“以人道态度对待儿童和基于儿童个性的观点来构建教学教育过程。阅读中,我渐渐明白:学生来到学校,他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只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他们还拥有自己兴趣、爱好和天赋,需要有施展的平台或等待着被发现;他们还是同学的同伴,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和感情;他们更是父母的孩子和老师的学生,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与关爱,学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得以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组代表分享</p><p class="ql-block">李媛梅:阿莫老师亲切地呼唤,温暖地询问,耐心地等待;重视学生的存在,发现学生的价值,呵护学生的尊严……这些做法感动感染着我。阿莫老师以人道态度对待儿童和基于儿童个性的观点来构建教学教育过程的核心思想,这颗奔腾不息的心灵,的确值得尊敬! 虽然我还不能与所有孩子的心和谐相通,让他们把心里话悄悄说给你听,但是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关爱学生之心,就一定会学着用平等视角、智慧方式辛勤求索,诗意行走在教育实践的路上。</p><p class="ql-block">刘文利:培养儿童对阅读的热爱,这是涉及教师人格的大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播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让他认认真真地看书和读书。通过阅读来丰富他的生活,让他在书中认识整个世界,这是我们的重任。 教育的另一个名字叫影响。老师一定要起带头作业,给学生做出榜样。可以利用下午课前的一段时间和学生共读,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到阅读的一片天地。</p><p class="ql-block">叶丽明:在和学生(自己的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我,的确应该卸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说教的姿态,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他们,表扬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当老师(家长)变了的时候,学生也会改变的。相信,长此以往,师生在友好相处中,学生会完成自我教育,最后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组代表分享:</p><p class="ql-block">贾辉:一句“孩子们,你们生活的怎么样”似涓涓清爽的细流注入孩子焦渴的心田;蹲下身躯轻握小手微微仰视一笑很倾城,这一举动在师生之间架起了爱💕桥梁。这时的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p><p class="ql-block">韩丽霞: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学科。反之,如果讨厌这位老师,他肯定对这门学科也厌烦。这种喜欢和讨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感上的原因。所以我们和学生之间不能只有冷冰冰的课堂,老师要做到理解儿童。细心周到的关怀儿童的心灵。我们要带着自己的童年加入儿童们的童年,加入他们的生活中去,这是通往儿童心灵的捷径。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共情。陪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远比教给他们许多知识更有用。</p><p class="ql-block">高相杰:阿莫那什维利老师在学校的教学中从不按章出牌,舍弃了学校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不在乎领导、老师、家长的质疑的态度,随自己的心意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对学生有益发展的事。自己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融入许多的课程,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无形中就把知识学到手,孩子们乐在其中。同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自己编写练习册,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做着。其实说实话教育改革需要这种有胆有识的开拓者,我只是一位根随者,让我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 用生活中的感悟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思考可以更全面,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在旅途中读书,眼睛无法看清的地方,文字可以。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碰撞交流,大家都收获颇丰。一致认为《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这本书就是一座金矿,我们只是被闪闪金光照耀的震撼者,理想的教育精髓,还要去实践,去求索。让我们像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那样对学生亲切地呼唤,温暖地询问,耐心地等待。重视学生的存在,发现学生的价值,呵护学生的尊严!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心里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对学生要用心、尽力,如此才不负此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