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到凉帽顶照片的时候,我便想起了李健所唱的一首歌: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p><p class="ql-block"> 在手机上,我看见了凉帽顶,于是我心心念念!!</p> <p class="ql-block"> 凉帽顶,位于广东台山赤溪铜鼓镇,海拔782米,是一座石头山。</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不追求霸气山高,却是惊险刺激的怡人线路,引得各路驴友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顶有一块巨石,一半悬空,一半搁置在另一块巨石上。畏高的人,如果站在石上往下看,可以头晕脚软。</span> </p><p class="ql-block"> 山顶巨石为一长约8米、宽约2米的条形巨石,两头微微上翘,中间下凹,极像一条船,因此又名“船形石”。</p><p class="ql-block"> 因在山下看此石,似顶帽子,故称凉帽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驴友戏称它为装逼石一一没有胆量,不能来此装B。</span></p> <p class="ql-block"> 20221119~1120两天,跟着群主玲玲,一路向南前往台山。</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边走边停,游览了台山的风景名胜古迹,网红打卡点。在斗山镇、浮月村、梅家大院、大浪湾都留下了足迹。朋友们还陪伴我过了一个一生中最难忘记的、最特别的生日宴会。</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谢谢群主玲玲!谢谢我的朋友冰冰、阿陆、小玲、高妹、老鸡、老汉、V仔、阿巧!也谢谢在这次活动中刚刚认识的朋友阿敏、阿兴!</p> <p class="ql-block"> 铜鼓镇的中心,核电站的门口有一个非常大的铜鼓。看样子这就是铜鼓镇的地标建筑啦!</p><p class="ql-block"> 也没有去考究,到底是先有铜鼓?还是先有铜鼓镇?</p><p class="ql-block"> 也由于铜鼓镇的旁边有一座凉帽山,山上最出名的是凉帽顶。所以铜鼓镇最出名的货品是凉帽。</p><p class="ql-block"> 因为凉帽山上大部分的路径,都是低矮的杂草、巨石,缺乏遮阳的树木。所以,为了遮阳,人们偏爱凉帽,去爬山的驴友几乎是人手一顶。</p><p class="ql-block"> 这不,我们的特邀领队阿敏和阿兴,正在替我们大伙选购草帽呢。</p><p class="ql-block"> 不贵,九元一顶。看上去还不错,与土的掉渣的LV草帽不相伯仲。</p> <p class="ql-block"> 20号一早(凌晨六点的时候,我还自己一个人跑去了离住宿不远的黑沙湾,企图看看海上日出,结果,唉……)在铜鼓的旁边的早餐店里用完了早餐,我们便驱车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离我们住宿地也就那么十来分钟车程的一个养殖场旁边,便是上山的入口。</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出车又出力,手机还玩的溜顺的大神、摄影师老汉。</p> <p class="ql-block"> 养殖场的旁边是台电大水库。</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曾经来过这座水库游玩,风景非常的秀丽。</p><p class="ql-block"> 由于徒步的人多了,可能害怕水源污染吧,台电大水库旁边的山道,也让政府封锁了。</p> <p class="ql-block"> 黄泥土路,行走起来还是比较舒爽的。但是,一进山,土地爷爷便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倾斜度很高哦。</p><p class="ql-block"> 队伍中最后的背影是老鸡。他的标志是:他的帽子是反着带的。当然,也有正正规规的带着的时候——极少。</p> <p class="ql-block"> 登山的道路很成熟,已经让驴友们踩得像高速公路那么笔直宽阔了。</p><p class="ql-block"> 周围的杂草小树,大多都没有人高,而且也离山路比较远,根本就不能帮我们抵挡紫外线。</p><p class="ql-block"> 于是阿敏替大家买的凉帽便显得异常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名副其实的高妹,就算是走在队伍的后面,比别人海拔低一些,依然永远是高人一等。</p> <p class="ql-block"> 看看我们带凉帽的队伍,多凉爽! </p><p class="ql-block"> 排在队伍后面的阿陆小妹妹,由于吃了感冒药,头晕腿软。却是一步不落的跟紧在队伍中。</p> <p class="ql-block"> 很快就看见了山上的石头。大多数的石头都是黑褐色的,似乎是火山岩浆形成。</p><p class="ql-block"> 从光秃秃黑黝黝的石头旁边经过,似乎都感到了一丝丝的热浪。</p> <p class="ql-block"> 甚至连石头旁边长出的小树树干,颜色和质地也像石头一般,似乎是用石头雕刻而成,外表像钢筋一样。说明山上生长的树,活得不易。</p><p class="ql-block"> 还是蛮新奇的!</p> <p class="ql-block"> 必经之路中的一段路程。</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也曾经走过,现在也像几年前的景象一般无二。</p><p class="ql-block"> 这一大片杂树林似乎一直没有长高长大,树叶也很少。有点像额济纳旗怪树林景区中的胡杨林的树头树干一样。如果夜间挂上胡杨林那样的夜灯,可能也是阴森森的吧!</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一块荒凉山地,好应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只可惜古藤老树少了昏鸦,古道西风没有瘦马。</p> <p class="ql-block"> 黄沙泥土地,很久没有下雨啦,非常的缺水。走起路来尘土飞扬,沙子不停地被甩进鞋子里,导致一路不断的需要停下来,将鞋子里的,泥沙倒出来。</p> <p class="ql-block"> 上上下下这一座山,大概三四公里左右,走得够呛。</p> <p class="ql-block"> 台电大水库很快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微风也自然的吹来,当然士气大振,很是鼓舞人心。</p> <p class="ql-block"> 台电大水库的湖水永远都是湛蓝湛蓝的。</p><p class="ql-block"> 难怪被这里称为赤溪九寨沟。</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队伍中最瘦小,但又是最有爆发力、最有领导能力的群主玲玲。</p> <p class="ql-block"> 湖边的芦苇摇曳着,好像穿着白色纱裙、在蓝色舞台翩翩起舞的小姑娘,秀气可爱。</p> <p class="ql-block"> 清澈见底的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被柔柔的风吹着,闪着金灿灿的光。</p> <p class="ql-block"> 湖边的石块,也干净得纤尘不染。让人怀疑它们是不是一块块高贵的白玉?</p> <p class="ql-block"> 环湖而行,一路美湖美景,养眼得很。</p> <p class="ql-block"> 影后小玲继续秀颜值、秀演技,连土得掉渣的“LV”凉帽也让她戴得美轮美奂,出神入化。</p> <p class="ql-block"> 和冰冰一起爬过几次山。</p><p class="ql-block"> 外表柔柔弱弱的她,不认识她的人,不会联想到她是一个登山大神。</p> <p class="ql-block"> 水库的上游叫十字河,是台山赤溪铜鼓河的三溪交汇之处,有几个天然大潭,潭水碧绿清澈色如翡翠,非常适合夏季消暑泡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几年前就曾经来过这里泡坛子,消暑度假。</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这里的朋友们,便被这几个绿如翡翠的潭子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好了旁边的空地,计划着下次来这里露营。</p><p class="ql-block"> 哇。又开始期待了!</p>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一路,从碧蓝的水库到翠绿的深潭,然后再可以看到山海之阔,一路一定是美不胜收的,哇哇哇,人是越来越兴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踩着石头渡过十字河,登上凉帽顶的路径就在对面的山上。</p><p class="ql-block"> 要加油了哦!</p> <p class="ql-block"> 河床上、山脚下的石头似乎是连成一大片的一块巨石,好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 开始重新登山了。</p><p class="ql-block"> 这座山终于有了一些树荫的影子。帮我们遮挡了些许热辣辣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走在前面的阿巧,穿着风衣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我们个个都替她捏一把汗,怕她会热的中暑。</p> <p class="ql-block"> 有些难走的路径,还有前辈留下的绳索。</p> <p class="ql-block"> V仔自告奋勇的做起了收队的工作。收队的工作可不好做,责任心要很强。明明自己是大神,可以冲锋在前,三下两下便可完成自己的旅程,但还得慢慢的跟在菜鸟的后面。特别是像我这种老了、步伐又慢的老人家,就需要收队大神的照顾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V仔除了做收队大神之外,还兼任了我们队伍末尾的摄影师,时刻关注着他前面的队友,抓拍前面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 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 阿巧终于换上了一件蓝色的,相对比较薄的防晒衣。让大伙担心她的沉重心情,终于减轻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树林茂密处,吹个风乘个凉。</p> <p class="ql-block"> 山越高,巨石就越多,行程就越艰难。</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时的在大石上,上蹿下跳,好熟悉的场景,让我回忆起了曾经的东西冲海岸线和船底顶的乱石坡。</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旅途都是满满的回忆,太棒了。</p> <p class="ql-block"> 享受了片刻阴凉之后,已经是中午12点,我们趁机吃了路餐。</p><p class="ql-block"> 继续爬升时,到处巨石的路途开始出现了。</p><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却是急升攀爬的时间,体能消耗大,汗如雨下,而相对饮水不足,不敢大口喝水,忍住忍住,小口小口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头多的地方自然就没有树。太阳直射而下,让人免不了心烦气躁。</p><p class="ql-block"> 凉帽顶,差不多是我的户外生涯中最最让人暴晒的旅程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好像被太阳烧烤得滋滋滋的冒着油的烤肉,水分都被烤干了。</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大石头同样的被炙考着。多年的暴晒,路边的这块石头已经四分五裂了,裂缝好像是被刀切开割裂的一般。</p> <p class="ql-block"> 海拔越高,风景越美,走起来也越虐,而且非常的废膝盖。</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到达一个风景迷人的平台,拍拍才是主题。于是,仗剑走天涯的男女侠客走起。</p> <p class="ql-block"> 群主玲玲,好像高入云端。</p><p class="ql-block"> 咦咦,仙女!</p> <p class="ql-block"> 前面才说过,老鸡的帽子总是戴反的,怎么这次又是端端正正的呢?</p><p class="ql-block"> 可能这次路途风光无限,拍照张张大片,要流芳千古吧,所以不能胡乱造次滴!</p> <p class="ql-block"> 阿陆年轻,怎么拍照都好看。</p> <p class="ql-block"> 枕头石,也叫元宝石。</p><p class="ql-block"> 第一眼看见它,感觉确实是像个元宝。</p> <p class="ql-block"> 然而,转到它的另一面。却像一条耷拉着脑袋耳朵的小狗,好可爱。</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怎么做到的呢?</p> <p class="ql-block"> 于是装逼之心又突突大发。</p><p class="ql-block"> 这块巨石对于我这样的老人家来说,上去下来都困难。于是,老鸡先上去再把我拉上去了。下来的时候则是踩着V仔的肩膀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真是好笑。</p> <p class="ql-block"> 群主年轻,动作敏捷。在小狗背上走、站、坐、躺。干脆利落。</p><p class="ql-block"> 我去沾沾她的光!</p> <p class="ql-block"> 摄影大师老汉,处处都派上了用场。哪里需要他,哪里马上就出现了他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老鸡想一步一步的越过脚下几块大石到前面去。 </p><p class="ql-block"> 马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生怕老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p> <p class="ql-block"> 女人味十足的冰冰,做一个射击动作都那么柔美。</p> <p class="ql-block"> 一块有棱有角的,向山下倾斜的巨石。玲玲坐在上面,老神在在、面不改色。</p> <p class="ql-block"> 我不敢坐过去,假装一下13,让阿兴拉着我装装样子就是。</p> <p class="ql-block"> 高妹和V仔都在审视着自己刚刚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 这道石缝是我们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遥望山腰的巨石,真的感叹亿万年前的山海沧桑。</p> <p class="ql-block"> 离登顶大约还有500米左右的一个平台。休息之余,大伙儿还咔咔咔的在这拍了许多装逼大片。</p><p class="ql-block"> 看看,广角镜头下的阿巧和阿陆,好像离我们非常的遥远。</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登山小分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阿兴。</p><p class="ql-block"> 一直很努力的她,一步一步的走得很扎实。</p> <p class="ql-block"> 由此处开始,一条石龙直奔山顶。沿途都是巨石。</p> <p class="ql-block"> 一块块的巨石都在我们的脚下,慢慢的向后退去。</p><p class="ql-block"> 擦过汗,抬起头,露出的都是笑脸。</p> <p class="ql-block"> 离山顶还有几百米路程。</p><p class="ql-block"> 山路需穿越一片竹林。</p><p class="ql-block"> 箭竹比人高,有时要沿石缝边行走。</p> <p class="ql-block"> 石高千仞,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 一块块大石头都是阳刚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 一些花花草草,也努力的在夹缝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 向上爬,离山顶越近,离太阳也越近。连石头都被爆晒的滚烫,向我们散发出了阵阵的热浪。</p><p class="ql-block"> 大家被炙烤得几近崩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近山顶是陡坡,拉着两边的树才能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 犹如黄土高坡一般没有植被的凉帽顶,一点都不凉快。</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的望见前上方的船形石,光秃陡峭,确实惊险。</p> <p class="ql-block"> 考验身材的时候到了。</p><p class="ql-block"> 稍微珠圆玉润的躯干,可不能经过这里登上山顶哦。</p><p class="ql-block"> 一条狭窄的地缝,只能匍匐前进或者仰卧着一寸一寸的挪过去。</p> <p class="ql-block"> 哇,终于可以看见凉帽顶上,把驴友坑蒙拐骗来的船型石了。</p><p class="ql-block"> 驴友们都说在这里随便咔咔咔一拍,人人都可以霸占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 贴着悬崖绝壁帮朋友们照相的两大摄影师老汉和V仔。稍不注意,一样惊险万分。</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 每每早上爬山来到这里,都是下午,都是逆光。非常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算是逆光,也是美得一踏糊涂。</p> <p class="ql-block"> 看看我们各自在船型石上的精彩表演。</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还有另外许多巨石,虽然不是网红打卡点,也值得爬一爬、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 令人惊奇景象出现在凉帽顶。</p><p class="ql-block"> 突然吹来了阵阵山风,一阵呼啸之后,紧接着从山的另一侧,出现了流动的云海,云海漂浮着,速度越来越快,涌向我们的身边。于是,在山顶上,云就在我们的手边,身旁,脚下。</p><p class="ql-block"> 云海翻滚……</p> <p class="ql-block"> 冰冰马上找好了位置,固定好自己的手机,一动不动的对着云海,进行了录像。</p> <p class="ql-block"> 我和老鸡大声的喊来了V仔和老汉。</p><p class="ql-block"> 大家看见这样的云海也都是啧啧称奇。</p><p class="ql-block"> V仔也是爬上了一块大石头。</p><p class="ql-block"> 为了拍好云海,这个摄影师也是拼了。</p> <p class="ql-block"> 好像急行军一般的白色云海,十多分钟后便消失在我们的眼前,奔向远方。代之而来的便是灰蒙蒙、黑乎乎的犹如城市严重雾霾一般的浓雾。</p><p class="ql-block"> 真是奇观!</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的人,也变得灰蒙蒙了。</p><p class="ql-block"> 还是快点下山吧,不要再装逼了,万一下雨了怎么办?路滑不好走啊。</p> <p class="ql-block"> 走走走!</p><p class="ql-block"> 结果“狗改不了吃屎”。刚才一路冲锋上山而错过了的一些好景点,回程的路上又忍不住再来一次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 好才灰灰的浓雾,也很快的渐渐散去了。</p> <p class="ql-block"> 又看见了玲玲、小玲、阿陆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 紧赶慢赶,回到了十字河边上的石头坡边。</p><p class="ql-block"> 终于凑够了人数。也终于合照了一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回到水库边,隐隐约约的还能看到一些夕阳西下。柔柔的夕阳在山边露出了她依然粉嫩的脸。</p><p class="ql-block"> 十几公里的山路,大家走的确实都疲惫了。最后的三四公里山路,磕磕绊绊。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夜行侠。</p><p class="ql-block"> 在头灯晃啊晃啊的照耀下,我们终于又回到了养殖场门口,回到了我们的汽车边。</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是晚上6点30分。</p><p class="ql-block"> 凉帽顶行程用时9小时30分。</p><p class="ql-block"> ( 回到家后,我这天的步伐50006步。哇噻,又霸屏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疯狂的登山团体!因为被山顶巨石所吸引,所以心甘情愿被骗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群主,我们下次计划去哪里?</p><p class="ql-block"> 嘻嘻……</p> <p class="ql-block"> “ 坐看风起云涌,静待云卷云舒”的现场,我们真的是人气大爆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