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音淡淡、书香缕缕,11月25日的夜,秦四中初一六班全体学生和家长们相聚在一起,品茗、听曲、赏文,开展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网上美文分享会。</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分享会上,我们一起品鉴六首精美绝伦的宋词,欣赏三首荡气回肠的乐曲,分享了十位同学的读书心得。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张秀梅老师作为活动的嘉宾,和我们一起感受文人笔下的意蕴绵长、伤春悲秋。</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追寻古人的文化传承,感受文人墨客的风雅情思,今晚将是冬日里一家人最温暖、惬意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宋词之美,在这6首词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它的美丽是永恒的,就像那一轮照了千年的明月一样,穿越时空,亘古不变。种种生活琐事,绵绵离情别绪,满腔爱国热血,脉脉儿女情长,在千年后的今天依旧生动,在我们的意会中,得到更完美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1.杨晨硕同学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p><p class="ql-block">张秀梅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曾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过这首词:“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几百年过去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地位岿然不动,仍是举世公认的“古今第一绝唱”。正如苏轼所说: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如生于世间犹如在水面飘浮;人们离开这个世界,就好似做了一场大梦。人生如梦,很多困难不过都是过眼云烟。</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苏轼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词,被历代所崇拜,那就是《水调歌头》,这首词几乎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两句,我觉得这首词不仅美,还饱含人生哲理。下面请朱梓瑜同学朗诵这首苏轼的《水调歌头》。</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是在所难免的,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所忧伤呢?这首《水调歌头》中包含的哲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许,我们不再会经历战火纷飞的动荡,不会长达七年和亲人无法相见。我们可能不会有苏轼那么坎坷的遭遇,不会深刻地感知人情冷暖,饱受沧桑。可我们应该这样,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幸,敢于相信和追求幸福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我们了解到的抗金英雄岳飞是一员武将,征战沙场、屡建战功,他的《满江红》流传千古。他和辛弃疾、陆游都是抗金斗士,岳飞是功败垂成千古奇冤,陆游是力主抗金死不瞑目,辛弃疾壮志难酬郁郁而终。但他们均是文武双全、忠君报国的好男儿,下面请刘恩熙为大家朗诵这首《满江红》。</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这首《满江红》字字铿锵,将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写得淋漓尽致,被世人盛赞为“孤篇压两宋”之词。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岳飞独自靠在栏杆旁,望着远方的山峦。他想收复山河,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可三十年功绩名位已经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我们行至中年,即使有未达成的宏愿,但仍有初心不可忘记。</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品鉴了豪放派的风格,我们认识一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优秀作品太多了,比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以她被誉为“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的“词国皇后”。下面咱们和秀梅老师一起走进这首《声声慢》</p><p class="ql-block">(张老师)作为公认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生佳作无数,名句频出,但是,她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词,却是晚年的这首《声声慢》。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她心灰意冷、哀怨重重。经历过战乱的洗礼,才知和平的可贵;经受过命运的打击,才明白平凡的意义。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请欣赏朱露佳同学朗诵《声声慢》</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杯无数人所熟知的诗词,皆为这位浪漫如花的诗人柳永所做,他在斑驳的月色下,寄托着他深深地情思,他的词如清风徐来,吹得竹叶簌簌,拨动着游子的心。</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请张瑾雯为大家朗诵这首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自古多情伤离别,请您给同学们讲一讲离愁吧。</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自古以来,离愁就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不可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无论相聚多久,最后的结局都是别离。能陪我们携手一生的人,更是寥寥。《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有这么一句话:人就是这样的生物啊。我们是如此渺小,可正是因为太过渺小,才要愈发珍惜。只有珍惜了现在所拥有的,即使以后分隔两地,也有足够的美好来慰藉。《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是在他仕途失意,与恋人离别时所做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词作,这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更使人伤感。</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欣赏费宝莹和张润铎同学朗诵的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p><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这首词是陆游和表妹唐婉爱情悲剧的见证,其实陆游诗词大多是豪放派的风格,被人称作“小李白”。他是我国历代最多产的诗人之一。</p><p class="ql-block">(张老师)陆游与唐琬这对有情人,因母亲的反对而分开。多年以后,当两人再次相遇,物是人非,此情此景,让人潸然泪下。世间总有这样的悲剧,相爱却不能相守。经年以后,两人再次相遇,却发现此情依旧,可是,却永远回不去了。人活在世间,除了爱情还有其他情谊更加值得珍惜,比如朋友、父母、兄弟、同学情,都不要因为彼此的伤害伤害留下遗憾,所以请大家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要把美好的、温暖的那一份情谊留给别人。</p> <p class="ql-block"> 音乐是精神的升华,音乐给予人们不同的感受,音乐是世界送给生命最华美的霓裳。七个神奇的音符因为不同的交织和结合使他们变得丰富多彩,神奇而盎然。并且这七个音符组成的旋律竟是如此的曼妙多姿,如果说旋律赋予音乐于身体,那么音符便赐予灵魂。或者是因为他们,流水才得以在古筝的琴弦间不断的流淌,叮咚作响,奏起生命的华章;或许是因为他们,奔马才得以在二胡的弦须间自由地嘶鸣驰骋,演绎生命的奔放;或许是因为他们,日出才得以在钢琴的黑白键间翻飞跳跃、涌动生命的蓬勃;或许是他们,竹林才得以在箫管之间轻轻摇摆,挥洒生命的喜悦。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音乐的殿堂,共度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琵琶语》 </p><p class="ql-block"> 乐曲简介:《琵琶语》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主题音乐。电影讲的是1948年深冬,一个男人在41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得知了一段与自己有关的缠绵爱情故事。寄信的女人不可救药的爱上男人18年之久,离世前终于将这份隐秘深切的爱意告白。所以乐曲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如此的缠绵悱恻、激荡人心,音符虽结构简单,但足以让我们的心灵跟着颤动、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 琵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中国弹拨乐器之王。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拥有独特的文化和美的价值。在两千年的时光流转中,琵琶于一弹一挑之间,散发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2.《半山听雨》</p><p class="ql-block"> 听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听雨的声音,是一种与天籁的沟通的方式,意在心游鸿宇,获得一种心灵的惬意。一世荣华不如半山听雨,半山听雨与普通的听雨相比,又多出了一些中年人才懂的人生哲学,要听懂这首《半山听雨》不妨先品读一下宋代蒋捷的让这场来自宋朝的雨净化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虞美人·听雨》,</p><p class="ql-block">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p><p class="ql-block">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p><p class="ql-block">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p><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在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p><p class="ql-block"> 而今,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p><p class="ql-block"> 蒋捷的雨,是落寞沉郁的。“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有不一样的体验和领悟,少年时,细雨缠绵又旖旎,青春正好,再伤情的雨又能如何?再成长一段时光,细雨凄清,羁旅漂泊的人儿,对雨思乡。如今鬓发斑白,再听一场落寞的雨,想人生的离合悲欢,也如雨一般无情。</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觉得蒋捷的雨太伤感,那么听听苏轼的雨吧,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自在。</p><p class="ql-block">《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p><p class="ql-block">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一句极有画面感的诗词,眼前浮现东坡拿着竹杖,踏着芒鞋,悠哉悠哉地行过泥地,一脸从容的神情。风雨再大又如何?总有停歇的一刻。东坡从未惧怕前路嵯峨,他证明他真的可以做到成败两忘,看得透彻,活得淡泊。</p><p class="ql-block"> 愿你我,半山听雨,有蒋捷的通透,也有苏轼的潇洒。</p> <p class="ql-block">3.《出埃及记》</p><p class="ql-block"> 钢琴曲《出埃及记》是1960年影片《出埃及记》的主题曲。</p><p class="ql-block"> 叙述了以色列重新建立的经过以及随之而来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群犹太人搭乘一艘船从塞浦路斯一港口出发去巴勒斯坦。但驻守这一港口的英军拒绝放行,这艘船困在港口无法出港。经过全船人的绝食抗议与奋斗,终于成功离开,赶赴巴勒斯坦。千百年的颠沛流离,千百年的奋斗抗争,千辛万苦磨灭不掉他们自由的梦想,千难万险阻挡不了他们的建国的脚步。冲出埃及,去理想的彼岸——巴勒斯坦,建设犹太民族美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出埃及记”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曲子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马克西姆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才华,让音乐充满的无限的惊喜。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马克西姆演奏古典的钢琴曲目时,展现出来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沉稳内敛风格,向死忠的古典乐迷证明他洗炼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叫人低回沉醉。</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每一首音乐都是直抵心灵的钥匙,每一首乐曲都会衍生出不同的感悟,人与人的境遇不同、经历不同,随思所想也不一样,所以一首乐曲可以解读出千百样的含义,但音乐带给我们的是美的感受,欢愉是美、悲伤是美、惆怅亦是美,愿大家多欣赏这些经典的乐曲,在心与乐的交流中,收获更多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梁老师)文字赋予灵性,文字表达情感,文字是心灵的窗户。当你把整颗心都融入文字之中时,它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我看完一本书,或悲或喜或沉思,这种感觉并不持久,但如果我们能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你的感悟,多年之后翻开你的笔记本,一篇篇的文章会勾起你美好的回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悟其中,享受其味,美哉妙哉!下面我们就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张瑾雯读《凉州词》</p><p class="ql-block"> 2.金子钰读《西游记》</p><p class="ql-block"> 3.刘卓越读《鲁滨逊漂流记》</p><p class="ql-block"> 4.于震泽读《狼王梦》</p><p class="ql-block"> 5.贾晓鸥读《夜雨北寄》</p><p class="ql-block"> 6.吕宝康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p><p class="ql-block"> 7.祁靖然读《登高》</p><p class="ql-block"> 8.邓 悦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 9.申梓萌读书心得</p><p class="ql-block">10.胡芮嘉读《儒林外史》</p> <p class="ql-block">感受音乐之美,尽享读书之乐。听雅乐提升品位,品诗书富有气华。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游戏才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不是只有聊天才能抚慰心灵,静静的打开一本书,斟上一杯茶,游走在文字之间,闲来听上一曲,让浮躁的心归于平静,何乐而不为?同学们,感谢大家的分享,感谢你的聆听,下期再见。</p> <p class="ql-block">张瑾雯家长:</p><p class="ql-block"> 通过班级组织的“快乐周末”、“每日小考官”、手抄报比赛、“美文分享”等等活动,我们家长也看出咱们学校真是用心良苦,尤其是各位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你们真的是在用心栽培孩子,谢谢学校和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p> <p class="ql-block">胡芮嘉妈妈:</p><p class="ql-block"> 感谢老师们对她的鼓励!遇见您们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会再接再厉的。</p> <p class="ql-block">张宏臣校长感言</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了初一、6班的美文分享会,有两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学生参加活动如此踊跃,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了活动;第二没想到初一学生能达到如此高的表达能力,有读的好的,有写的好的,说明我们的孩子很有潜力,有平台一样能展现精彩。</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梁校和张秀梅老师,2个小时的时间里,做足了功课,两人一问一答,展现了很深的文学底蕴,在言语中满满的对孩子的激励和希望,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希望我们在疫情之间切实的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来丰富我们枯燥的线上教学。</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我举办这次班级活动的初衷是看到好多孩子举止粗俗、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只会玩游戏、看抖音,不知道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需要他们努力去探索。所以就有这个想法,搞了这个分享会,提升学生的鉴赏品味,分宋词之美、音乐之美、感悟之美三个篇章进行活动,模仿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形式,邀请张秀梅老师做嘉宾,开展了这样一个充满高雅气息的活动,效果不错。我从创意到筹划实施,从布置任务到撰写主持词做PPT,也就用了两天零零碎碎的时间,期间仰仗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张秀梅老师博学多才的发言支撑,最后效果我很满意,也有很强的满足感。最后一点感想就是:只要你是发自内心想干的事就不会感觉累和烦,倒是乐在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