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座诗意而繁华的城市,一座芬芳而精致的城市。积累了两千多年文化的兰州,人才辈出,代不乏人。在新成立的甘肃博雅书画研究院里,我走进了重量级山水花鸟画家孔令祖先生的艺术天地,领略他的山水、花鸟画世界的瑰丽风采。首先扑入我眼帘的是他的山水画。那一幅幅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画,吮吸着黄河文化,浸染着西北雄风,苍郁繁茂,笔力雄劲,墨气沉厚,气势雄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寺遗韵</span></p> <p class="ql-block"> 把孔令祖的山水画放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才能得到完美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孔令祖的山水画,继承了北派山水博大、雄浑、粗犷、神奇的雄风,不拘泥于传统山水的一笔一墨,又不时揉进南方山水的秀美,既彰显于传统的血脉,又植根于个人化的感受。《古寺遗韵》画格苍浑,气势峻发,烟岚缥缈,雄张秀伟。图中山峦叠嶂,穿插交错层次分明,构图顶天立地,布满全幅,丰密而庞大,气派宏伟。在沧桑中显厚重,于浑莾中现生机。这幅画对我有着巨大的震撼,楞是一种海啸般的冲击力向我扑面而来,不禁高赞:壮哉!美哉!另一幅山水作品《春暖山城》中,沟壑纵横,山石争势,飞泉高泻,古松挂映,杂树交织,烟云流布,画家以细密之体伴其坚固之貌,壮阔场面,尽收眼底;其工稳之笔贯成大势,通幅神完气足,巍然苍润,蔚然奇观。《黄河明珠》描绘的是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但见山峰巍峨,峡谷陡峭,一座现代化水电站傲然踞立在峭谷之中,云蒸霞蔚,万千气象,岚色郁苍,石体坚凝,闸开水泄,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千里;犹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撼人心魄。面对稳如泰山的刘家峡水电站,让我想起,它像一个来自远古的神灵,像一位来自天上的母亲,环抱大地,哺乳大地。还像一位无言的智者,引导我们荡涤自己的灵魂,启发人们去认识生命的真谛。我把这幅画当作是孔令祖先生山水画作中的一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河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 和所有的有追求有成果的山水画家一样,他在创作之余登庐山、爬雁荡、上泰山、跋华山,穿行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感受大自然山川湖泊的神韵,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一次又一次地扑进祖国的壮丽山川之中,吮吸生活的乳汁,化为自己山水画创作灵杰的冲动,创作思维的飞动,用笔墨挥洒的灵动。山水烙印在孔令祖的血脉之中,演化成泼洒在画板上的千山万壑。孔令祖的山水画创作造是自己踏出的一条大路,他吞吐古今,溶化中外,走进传统,又跳出传统,终成自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春暖山城</span></p> <p class="ql-block"> 他曾师从兰州画院院长董吉泉老师,又有幸得到西安美院教授赵步唐的指点,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所以他在甘肃山水花鸟界脱颖而出,一举成名。</p><p class="ql-block"> 令祖的写意花鸟是美的色彩,美的笔触,其色调蕴含着美的情思、哲理、诗意,惹人喜爱,耐人寻味,它的写意花鸟画以它特有的俊逸风韵,向人们显示其魅力,以诗为画,以书为骨,强调线条组织节奏的韵律美,形成氤氲真趣,清新雅洁的画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秋韵</span></p> <p class="ql-block"> 花鸟画《秋韵》笔墨舒放自如,酣畅淋漓,色彩醇厚。孔令祖的花鸟画以其描绘对象赋予文化内涵,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基调和主导风格。他笔下的梅花,虬曲横斜,冰肌玉骨,暗香浮动,凌风凛立,笑傲霜雪,品格超群,无一不张扬着强盛的时代个性,或一枝独放,占尽春光;或万树繁花,香雪如海;或梅间相伴,神清韵逸;或凝雪弥香,气格高标。画梅,似成孔令祖先生花鸟画中的一根标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梅花香自苦寒来</span></p> <p class="ql-block"> 荷花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备受文人画家所追崇,令祖并不满足于“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种情思塑造荷花的形象,而常常在墨润和色彩的对照或交融中去创造“翠盖半遮西施面,凉风薄雾弄晓妆”,或者“残荷听疏雨,簌簌不觉寒”的这类抒情诗般的境界,他笔下的荷,令你神清气爽,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廉洁图</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孔令祖的写意花鸟画含有宋画的传统,有扎实、准确的造型基本功,有传达和支撑这种造型的笔笔见功力的线条勾勒,那点点梅花,那片片菊瓣,那挂挂紫藤,那团团牡丹……线条错纵,笔笔到位。他的写意花鸟画的色彩,不论是暖调还是冷调,不论是嫩绿是金黄还是血红,都是伴着画家诉求的情感和内含的意趣而展开;色彩的轻车熟路般运用,包藏着画家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自信,也飞腾着画家对奋发向上精神的颂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惠风和畅</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孔令祖的写意花鸟画中,色彩浓而不艳,艳而不俗,他越来越注重去表现大自然的原生态美,比如花卉果实的自然神韵,秀逸、大气、清新、优美,是他的主调。读他的作品,现代艺术新风扑面,特别是近些年他的大写意花卉,充满着大家苍劲的笔力,与传统似与不似之间的谐趣和大气老辣的风格。在《不染图》和《连年有余》中,充分展示出他的笔墨线条功夫,清逸秀雅,笔墨沉静,以较淡墨画出正侧反转的荷叶,以灵动用笔勾画荷花,有意到笔不到之处。几尾小鱼游来游去,更显生动活泼。数十片墨叶,不乱、不花、不散、不塞,水墨淋漓,清香溢于纸上。《惠风和畅》中牡丹格调奇高,遗形写神,形在其中矣,用笔若联若断,而气充盈。设声淡中见浑厚华滋,虽不用积墨却尽现“墨分五色”之效果。右下一石压角,更体现出这幅画的整体感,强化了节奏感,其手法是惊人的,其神韵是古典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九龙图</span></p> <p class="ql-block"> “兰三年,竹一世”,孔令祖笔下的《清影摇风》、《竹石图》等系列竹画,纵横跌宕,雄健奇恣,水墨淋漓,不拘绳墨,画面气势极盛,深得蒲华、石涛、板桥和李方膺的神韵,在西北画坛,孔令祖的竹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有“西北一支竹”之誉。在几十年的临摹,重写生勤观察中,孔令祖对画竹有“胸有成竹”之收获。因此,他笔下的风竹、雨竹、雪竹、新篁、残竹,竿竿有其气韵,有其灵魂,有其品格。他利用疏密,聚散浓淡等因素进行笔墨的整体设计,使画面开朗明快,苍奏感强,增强了形式感,用线条组成不同的情感节奏和韵律,让线条在画面中尽显其情感效能。站在孔令祖的《竹石图》面前,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切是那么洒脱,那么悠然自得。孔令祖的墨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大气高古,章法别创,信笔画来,挥洒尽致,其竹的气质和韵律完美统一,用笔撇写竹叶,以墨韵表现翠竹的形影风姿和郁郁生机,令祖以竹抒怀,寄写了他劲节高雅,傲雪凌寒不畏艰苦的风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竹石图</span></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艺术家是从前人纷繁迷乱的艺术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路,令祖是一位才情勃发的山水、花鸟、雕塑家。他重视题材的选择,又善于在山水、花鸟和雕塑中汲取艺术精华,因此在他的山水、花鸟乃至雕塑中,但见山水的雄浑、峭劲,花鸟的秀润、雅逸和雕塑的壮观厚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托起明天的太阳</span></p> <p class="ql-block">关于孔令祖的山水、花鸟和雕塑,我对他前景看好。</p><p class="ql-block"><i> 编辑:王旭平</i></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甘一呜.1948年生,大学文化。中国致公党员。《安徽工人日报》宣城记者站站长、记者,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书画评论家。1978年初进扬州大学文艺评论研究生班函授学习.1995年入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班函授学习。 四十多年来先后为国内百余名书画家写过评论文章,散见《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南京文艺》《经济文化报》《安徽工人报》等媒体。已出书《涂鸦集》(上、下)和《鳞爪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