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活着》是作家余华笔下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反映了福贵这一小人物在建国前至70年代末五十年的时代浪潮中命运的跌宕沉浮,并通过主人公一生的生存状态告诉世人活着的自为性与终极性。这是具有中国意味的小说,淳朴却极具震撼力。</p><p class="ql-block"> 《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年,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贫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心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了福贵身上,他的儿女、妻子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p><p class="ql-block">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p><p class="ql-block">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分水岭。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从豪门败家子,到战场炮灰再到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爷爷,不同身份的福贵向我展示了他是如何的活着。每次看到福贵家有一点起色读者都会为之感动,有庆长跑第一名,凤霞出嫁等笔峰一转,余华冷冰冰的宣布了除了富贵,家里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每个人的死刑,富贵从伤心欲绝到麻木再到释然。他的人生就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的缩影,大喜大悲但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作家余华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正如自序所写: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p><p class="ql-block"> 小说《活着》于1998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2002年,获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4年3月余华凭借该书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余华作品 《兄弟》《活着》</p><p class="ql-block">《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p><p class="ql-block">《鲜血梅花》《战粟》《现实一种》</p><p class="ql-block">《我胆小如鼠》《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p><p class="ql-block">《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