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本学期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王俊生书记、常世都副校长和韩雪主任以及徐秀辉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分为三部分,首先是由徐秀辉老师和陈艳华老师分别进行无生试讲,其次两位老师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路,最后是全体老师以两节课为基础进行学科交流探讨。</p> 备教学设计 集思广益 <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备教学设计。根据学校安排,各备课组⾄少提前⼀周,确定集体备课主备⼈、参与⼈、备课内容、记录⼈等,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要求参与者事先个⼈备课。主备教师会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查找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钻研教学内容,⼿段⽅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主备稿”。组内成员就此教学设计进行分析研讨,并向主备教师进行反馈,共同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这一步骤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很有价值,也可以使后续的集体备课活动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主备的《长相思》这首词是在四年级学习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之后的又一首清代词人的作品。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些方法,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这首词语言优美而富有意境,对仗工整而情深意切,如果过于琐碎地讲解分析,就会破坏其意境,影响学生对词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文,创设情境,营造诗的意境,指导朗读,感受作者的愁绪。还可以通过交流分享相关材料,加深对词人与诗词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带来的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p> 备教学 凝心聚力 <p class="ql-block"> 无生试讲环节,主备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为大家模拟一个有趣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说课部分,教师就其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理念等进行详尽的阐述;接下来,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主备⼈及备课组内其他⽼师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选出最优的课堂设计,并重点探讨如何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或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争达成共识,并做好相应的集体备课记录。在共同探讨中,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以求在有生课堂教学中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 陈艳华老师执教的《葡萄沟》以学生为主体,情景教学为媒介,新课标要求为理念,单元要素为主题立足于课堂。整节课以“真是个好地方”贯穿主线,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理解词语,达到单元要素训练目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共同探讨语文的教与学。在两位老师阐述自己的课程设计理念后,语文组其余教师对两节课进行充分交流与反馈。华丽艳老师、王颖老师、丛梅梅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良好。同时,三位老师又以小学的整个语文发展为基础提出了低年段和高年段的语文知识掌握流程。其余语文组成员也适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韩雪主任也对本次交流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语文组成员集体教研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常世都副校长站在课程体系的高度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因材施教。最后王俊生书记对本次活动加以总结,在肯定教研组成员积极交流的基础上,鼓励老师们大胆创新、大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语文核心素养、鼓励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并能把已有的教科研成果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四十分钟的集体备课匆匆而过,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都意犹未尽,但又收获满满 ,这就是集体备课的魅力吧。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中、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p> 备课堂 反思完善 <p class="ql-block"> 备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回归课堂,回归学生。备课教师在广泛、虚心地听取各位教师的建议后,对自己的课程再次进行修改,随后进行有生的课堂教学——上一堂常规课。</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注重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采用的是默读、师范读、学友比赛读等。边朗读词文,边闭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借此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朗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讲起课来自然大方,精彩的课堂充满了满满的趣味。教学情境创设恰到好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陈老师用多媒体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p> <p class="ql-block"> 常规课后,主备教师及时反思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读中思、思中感、感中悟的学思融合的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众人拾柴火焰高,汲取了更多教师的思想后,课堂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常规课后,全组教师再进行评课议课,畅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总结本次集体备课的得失。最后,老师们就今天的观课感受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评课,大家各抒己见,一同交流讨论。</p> <p class="ql-block">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同时也为马场小学的教科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以研促教、教无止境,以研促学、学无止境。</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与教研犹如两扇翅膀,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可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教育成长的路上,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