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道德经第五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u>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刍狗”为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之前是受人们重视的祭品,用过之后即被丢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的态度,犹如刍狗。而对于我们平凡又普通的人,对待万事万物如何呢?在生活中出现某件亟待去解决的事情时,我们是否能做到像祭祀前的刍狗一样怀着敬畏的心去处理呢?在解决这些繁琐的事情后,我们是否又能像对待祭祀过后的刍狗一样弃之不闻不问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水浒传》中王进、鲁提辖、史进,他们在世俗的世界中“说走就走”“路见不平一声吼“,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们的大多数都是在名利中左冲右突的如林冲、宋江、杨志之辈,对于名利,忍辱负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那些能让我们潇洒快活一时的名利,我们能像天地对待刍狗一般弃之不顾吗?庄子所说,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我们能做到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我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人、女人,我们是否能忘记那些曾经像拿小刀子在心上剜一样让我们疼痛的某些人的行为、言语?那些像碑文一样镌刻在我们的心里可憎可恶的人啊,那些曾经让我们看作是天、是生命的人,我们能像圣人对待祭祀后的刍狗的态度一样弃之如敝履吗?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我们能做到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这好像又是太极拳的推手,不丢不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把老子所说的天地,浓宿在我们自身,自身如同一个小宇宙,就像一个风箱,自身的能量,虚而不屈,动而愈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网上报道过多起妈妈徒手接住从高楼坠落的孩子或者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救孩子。当遇到危及时刻,人的能量如虚空般用之不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u>多言数穷,不如守中。</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是什么呢?怎样做才能是“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平时,在处理事情时,总也做不到那个“中”,不是偏左就是偏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让每个人都待见你。如果有那样一个人,我感觉算是孔子所说的“乡愿,德之贼也”。那么怎样做才能是守中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一位当老师的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有一个学生经常在班里调皮捣蛋,他于是把家长叫到学校,想与家长沟通一下,两方面配合着教育孩子。等家长来到后,做老师的朋友说,我知道孩子为什么有这些问题了,因为家长就那样,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总是陷入说教的窠臼中,说一些要努力呀,要尊师重道呀,要懂得谦让了,这些一套一套的大道理。但是做为已荣升为家长的我们,做到这些了吗?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就是做好自己,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在一段感情里面,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了嫌弃之心,另一方无论怎样的表现自己,迎合对方,只能招来对方的更胜一筹的厌恶。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守中。这个守中是什么?就是做你自己,做好自己本份之内的事。不丢不顶,不将不迎,维护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底线。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更强大。如太极拳中的“掤”劲,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