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博物馆之旅~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国博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p><p class="ql-block">来国博感知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的国宝珍藏~</p> <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陈列~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级文物521件,丰富精湛的国宝级藏品,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其中鹰形陶鼎、“后母戊”鼎、“妇好”鸮尊、青铜面具、击鼓说唱俑、鎏金银香囊、孝端皇后凤冠……都是绝对的国宝级文物。</p><p class="ql-block">人面鱼纹陶盆、大盂鼎、陈侯青铜壶、贡纳场面青铜贮贝器、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彩绘石骑马人、熹平石经残石、金缕玉柙、兽鈕青铜镈、编钟、蔡侯申青铜方壶、战国青铜冰鉴、“王子午”青铜鼎、鲍子青铜镈、四羊青铜方尊、西周盠青铜驹尊、后母戊青铜方鼎、妇好三联甗、妇好鸮尊、商妇好青铜偶方彝、商后母辛青铜觥,乳钉纹青铜方鼎、吴王夫差鉴、三星塔拉玉龙、鹳鱼石、后母戊鼎、商虎纹石磬、春秋“秦公”青铜簋、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西晋青釉镂空香薰、隋嵌珍珠宝石金项链、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元铜壶滴漏、明仿宋针灸铜人、子龙鼎……太多太多宝贝了</p> <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p><p class="ql-block">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时间顺序),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p><p class="ql-block">🕑由于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展品众多,只能挑选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看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石器时代:石器、陶器、玉制品</p><p class="ql-block">夏、商、西周:青铜器</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更为精细、用途更加广泛的青铜器。</p><p class="ql-block">秦:护符、陶俑</p><p class="ql-block">汉:金缕玉衣</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陶器、瓷器、青铜镜</p><p class="ql-block">隋、唐:彩俑、玻璃器</p><p class="ql-block">五代、宋、元:瓷器、砖刻</p><p class="ql-block">明、清:瓷器、书画</p> <p class="ql-block">原始牛犄角</p><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20余万年—5万年)</p><p class="ql-block">1954年山西襄汾丁村出土</p><p class="ql-block">刚一走进“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我们就能见到这件巨大的牛犄角~威风凛凛,不难想见当初它的主人是何其健壮威风!</p> <p class="ql-block">鹰形陶鼎</p><p class="ql-block">鹰形陶鼎因其可爱的外形,被人称为“最萌国宝”。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于2002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陶器直接做成了鹰的造型,样子生动、形象逼真,萌萌哒。</p> <p class="ql-block">玉龙</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由于其造型生动,雕琢精美,被誉为“三星塔拉红山文化玉龙”,也称为“中华第一龙”。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p><p class="ql-block">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而母戊是商王武丁为其后妃妇妌的封号,原来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起名为“司母戊”,后来经考古学家多次认证,发现其中的'司“应为“后”、因此易名为现在的“后母戊”三字。</p><p class="ql-block">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p><p class="ql-block">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明代针灸铜人</p><p class="ql-block">北宋天圣(公元1023--1032)年间,医官王惟一铸成带有经络穴位的铜人,并写成《铜人腧穴针灸图》一书,凡太医院针灸科学生考试,就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进行实际操作实验。这个铜人是明英宗诏命仿北宋铜人所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p><p class="ql-block">针灸铜人~以青铜铸造而成,通高213厘米,是一个体格健美的青年男子的形象。“他”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着裤,双腿略微分开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铜人全身共标注了559个穴位,其中有107个是一名二穴,所以加起来共有666个针灸点。它内部是中空的,这种设计和针灸铜人的使用方式有关。</p> <p class="ql-block">绿釉鸱吻 </p><p class="ql-block">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出土。西夏陵出土的鸱吻,有琉璃、灰陶两种,造型与这件“绿釉鸱吻”相同,均为殿堂正脊两端的装饰物。整个鸱吻造型十分威猛,表层施绿色琉璃釉,极具观赏性。同时,这件“绿釉鸱吻”也是目前国内出土最大的琉璃鸱吻。</p> <p class="ql-block">涡纹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4050年)</p><p class="ql-block">1956年甘肃永靖三坪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此罐高50厘米,口径18.4厘米,底径15.9厘米。此彩陶罐采用泥质红陶制作,敛口,鼓腹,腹以下渐收,平底,整体呈瓮状。口沿外侧有四个钩状泥突形成四系,腹部两侧有对称的环状耳。器表打磨光滑,饰黑彩,上腹部有旋涡纹,绕器一周,在两个大旋涡纹之间各再绘出两个小旋涡纹,旋涡纹带下有一周水波纹带和弦纹带加以承托。</p><p class="ql-block">此罐形体高大,施彩艳丽,纹饰精美,线条流畅自然,动感充盈,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之王”。</p> <p class="ql-block">小口尖底陶瓶</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p><p class="ql-block">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它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也称小口尖底瓶。它的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存续了1500年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在其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因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p><p class="ql-block">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的工具,也有学者认为它具有礼器功能,盛放酒或水以用于祈雨、祭祀、庆典等礼仪活动。</p> <p class="ql-block">青铜刀</p><p class="ql-block">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p><p class="ql-block">1978年甘肃东乡林家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刀的甘肃东乡林家遗址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晚期遗存。铜刀所在的文化层经碳十四年代测定约在公元前3280年至公元前2740年之间,距今约5000年。这件青铜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出土于1978年。由两块范浇铸而成,形制规整,刀身薄厚均匀,表面很平整,有较厚的深灰绿色锈,短柄,微弧长刃,刃部经轻微冷锻或戗磨,以增加其锋利度。刀尖比较圆钝,微微上翘,弓背,刃部前端因使用磨损而凹入,柄端上下内收而较窄,并有明显的镶嵌木把的痕迹,保存完整,被称为“中华第一刀”。</p> <p class="ql-block">王琮</p><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p><p class="ql-block">1987年浙江余杭瑶山出土</p><p class="ql-block">《周礼》上说: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宗教用具。学者认为,玉琮的功能远远超出了祭祀土地。玉琮通过很小的体积,把中国上古时期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和地,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即天梯。在绝大部分琮上有动物图像,表示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因此,可以说玉琮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7号墓的主人拥有精美的玉琮,说明他是具有巫师职能的人。</p> <p class="ql-block">青铜爵</p><p class="ql-block">二里头文化</p><p class="ql-block">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p><p class="ql-block">爵是古代饮酒的器皿。这件青铜爵1984年出土于 河南 省偃师县二里头,带流长14.5厘米,高13.5厘米,重0.75千克。造型简单朴素,没有文字,没有纹饰,特别是流折处没有后面青铜爵常见的两根两短柱。看着很不显眼,但是它可是中国历史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铜尊</p><p class="ql-block">商王武丁时期</p><p class="ql-block">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偶方彝</p><p class="ql-block">商王武丁时期</p><p class="ql-block">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通高60厘米、口长88.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1千克。用大型宫殿做轮廓,表现人们心里对象征王权的宫殿的膜拜,鸟,兽纹饰都是上古特有的特征,整个艺术水平大气磅礴,古朴庄重。同时也从侧面看出古代君王奴隶制君王的绝对权力。</p> <p class="ql-block">青铜雁尊</p><p class="ql-block">西周早期</p><p class="ql-block">1955年辽宁凌源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酒尊通体做成鸭形,尊口开于鸭背。鸭的双脚在前,后腹另出一足,与双脚共同支撑全体。</p><p class="ql-block">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常常做成动物的样子,有象、犀、虎、牛、羊、凤、怪兽等形状。</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鸮尊</p><p class="ql-block">商王武丁时期</p><p class="ql-block">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盂”青铜鼎</p><p class="ql-block">周康王时期</p><p class="ql-block">传陕西郓县出土</p><p class="ql-block">大盂鼎来自于3000年前的西周,也称为廿三祀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307斤,大盂鼎身上还刻着了291字的铭文,上面清楚的记载了西周时期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p> <p class="ql-block">“颂”青铜壶</p><p class="ql-block">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盛酒器,高51厘米,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颂壶有两件,一有盖一无盖,无盖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盖件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颂壶形制庄重,纹饰瑰丽,其整体器身呈椭方形,略呈方形而带圆,壶身颈部装饰一周环带纹,颈部收敛,两侧各有一兽首耳衔环,腹部庞大而下垂,四面各装饰环带纹和浮雕双身蛟龙纹,龙头位于腹部正中,龙身向左右伸展,作盘旋状,在龙身和纹饰空白部位,穿插C形纹、夔纹,龙尾在器腹转折处成龙首而与侧面龙身相衔接,凸显纹饰立体感,方圈足饰垂鳞纹和窃曲纹。</p><p class="ql-block">器颈内壁铸铭文21行152字,记述了周王“册命”颂之事。西周时期,职官任命需举行隆重典礼,即“册命”,“颂”青铜壶铭文较完整而详细记录了这一仪式。</p><p class="ql-block">“颂”青铜壶铭文</p><p class="ql-block"> 铭文: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卲宫,旦,王格大室,即立(位)。 宰 弘右颂入门,立中廷,尹氏受王命书,王呼史虢生册命颂。 王曰:“颂! 令汝官司成周贮廿家, 监司新造贮,用宫御。赤巿、朱 锡汝玄衣黻纯,赤巿、朱璜、銮旗、攸勒用事。”颂拜稽首,受命册,佩,以出,返入觐璋。颂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考龚叔、皇母龚姒宝尊壶,用追孝祈介康 、纯右、通禄永令,颂其万年眉寿,畯臣天子,灵终,子子孙孙宝用。</p><p class="ql-block">文字释意为:三年五月甲戌日,周王在周康邵宫太室举行册命颂的仪式,宰弘担任傧相,尹氏担任记录,史虢生传达王的命令,周王命贵族颂管理成周的商贾,并赏赐他命服、銮旗等物品。仪式完成后,颂为了感激天子美意、荣耀先父母而造器,在祭礼上使用,表达未尽孝思,并祈求国家康乐大福、周王长命万年。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职官的任命有一套完整的册命制度。</p> <p class="ql-block">四羊青铜方尊</p><p class="ql-block">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p><p class="ql-block">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p><p class="ql-block">四羊青铜方尊为盛酒器,为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p><p class="ql-block">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方尊上最引人注目的装饰,当属位于肩部四角的4个卷角羊头,“四羊青铜方尊”便是由此得名。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则附着于方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上装饰着精美的纹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羊</span>的前胸及颈背部布满鳞纹,两侧饰有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p><p class="ql-block">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首</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p><p class="ql-block">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p><p class="ql-block">高37.5厘米,重0.6千克。青铜人神情严肃、诡秘,面部上宽下窄,呈倒梯形。宽眉,目呈杏核状,眼角上挑,宽鼻,鼻翼上方似戴一面罩,阔口,两耳饰卷云纹,耳垂有穿。脑后梳一长辫,发丝根根可见。</p> <p class="ql-block">青铜面具</p><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p><p class="ql-block">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p><p class="ql-block">此面具高85.4厘米、宽78厘米,长方形脸,长刀形粗眉,“臣”字形目,眼珠呈椭圆柱形突出眼眶,鼻部卷曲,阔口微张,露舌。戈形耳向两侧展开。额正中有高高竖起的额饰,上端内卷,中部饰刀状羽翅。左右两侧有方形铸孔,当为祭祀时便于扛抬使用。</p><p class="ql-block">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坑遗存。出土的大量玉器、铜器等物,有许多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铜尊、铜罍等。这种铜面具是古蜀人心中“神”的化身,此凸目面具应是蜀王蚕丛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鄂君启”错金青铜节</p><p class="ql-block">战国•楚</p><p class="ql-block">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p><p class="ql-block">节是一种凭证。“鄂君启” 青铜节共有5件,其中舟节2件,车节3件,这里是其中的一件舟节和一件车节。每件舟节表面有错金铭文164字,每件车节上有错金铭文148字,记录了此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字子暂,楚怀王之子,其封地在鄂(今湖北鄂州)的),用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文中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同时还记录了从“鄂”到“郢”(今湖北江陵附近)的水陆交通路线、车辆及船只的调配、沿途所享受的特权等,对研究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巨大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马首形青铜</p><p class="ql-block">战国•魏</p><p class="ql-block">1951年河南辉县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错金银马首形铜辕饰呈马首形,其头部和颈部用错金银的工艺装饰云纹和鳞纹,是车用装饰,装配在车辕的前端。是战国时期错金银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魏在春秋时期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后来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于公元前403年与韩、赵一起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魏的疆域在今山西西南部和河南北部,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战国初,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有名的强国。</p><p class="ql-block">这件错金银马首形铜辕饰出土于战国中期魏国贵族墓,此墓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出土的器物多工艺考究,精美绝伦。这件错金银马首形铜辕饰代表了魏国青铜器铸造及错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贵族生活的奢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彩绘陶兵马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兵马俑坑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彩绘陶兵马俑”的色泽虽明艳动人,但其在容貌上千人一面,与秦始皇兵马俑的千人千面相差甚远,究其缘由,依旧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有关。据推测,其墓主可能是汉代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因此从级别上便与皇陵无法相提并论。</p> <p class="ql-block">琅琊刻石</p><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p><p class="ql-block">琅琊刻石是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刻有497个字,记述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随从大臣刻碑的事迹:后半部分刻于秦二世元年,刻有79个字,记录了李斯随二世出巡时请求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相传为李斯所书小篆。残石高132.2cm,宽65.8cm-71.3cm,厚36.2cm,现存13行87字。</p><p class="ql-block">现存残石为竖直的长方体,高132.2厘米、宽65.8~71.3厘米、厚36.2厘米。原为四面刻,后多剥落,仅存13行87字,前两行为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巡视的从臣最后二人的官职和姓名,后11行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补刻的诏书及其从臣姓名,字已漫漶。书体为秦统一后的小篆,传为随行廷尉李斯所书。刻石至宋已残缺。</p><p class="ql-block">在琅琊刻石中,秦始皇热情歌颂了自己统一 中国 的丰功伟绩,强调了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准则,重申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秦二世在补刻的诏书中则强调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功绩,并表示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继续推行下去。</p> <p class="ql-block">金缕玉柙</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廓村40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p><p class="ql-block">玉柙,又称玉衣、玉匣,系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用金丝、银丝、铜丝或丝缕编缀。由于编缀玉片的质料不同,所以将它们分别称为金缕玉柙、银缕玉柙、铜缕玉柙和丝缕玉柙,其中丝缕玉柙迄今仅出土于广东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中。西汉时期,玉柙初行,还没有根据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确定严格的等级。东汉时期,玉柙明确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三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根据这项制度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柙,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柙。</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1963年陕西兴平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长58.1厘米,宽20.4厘米,高34.1厘米,重13.5千克。</p><p class="ql-block">“尊”是一种酒器(或礼器),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使用并盛行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此尊呈犀牛形,为古代生活在中国的苏门犀形象,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肌肉发达,比例准确,体态雄健,皮厚多皱,两角尖锐,双眼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背部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握住犀尾轻轻抬起时,腹腔内的酒液便从圆管流出。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身上花纹是用黄金和白银的细丝(或细片)镶嵌而成的。通体装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收获鱼猎画像砖</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年--220年)</p><p class="ql-block">1954年成都扬子山出土</p><p class="ql-block">高36厘米,宽42厘米</p><p class="ql-block">收获渔猎画像砖描绘了池中鱼儿游弋,空中飞雁成行,先民们张弓仰射、田间劳作的场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弋射图,两弋者张弓仰射,其所使用的短矢上系着缴,另一端连接在磻上,磻被放置在半圆形机械中;湖池中荷叶遮掩,莲花吐芳,鱼鸭游弋,空中飞雁成行。弋射是指人们以丝缕系矢射鸟的活动。弋者所用的短矢叫“矰”丝缕叫“缴”,其另一端系着可以滑动的磻,图上的磻被装在一种半圆形的机械里。</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收获图,描绘了肩挑稻捆、用手镰掐穗和用钹镰刈除稻秆的场面。左边3个割穗人单手使用手镰,右2人用大钹镰除去禾杆。这块画像砖把当时的农、渔、猎等生产情况统统表现了出来。</p><p class="ql-block">汉代的收获农具有铚、镰等。铚用于掐禾穗,即上述收获图中所用的工具,相当于现代的爪镰。钹镰是汉代较先进的农具,装上木柄,刈禾面积宽,功效高,四川新津牧马山汉墓曾有实物出土,与收获图中的钹镰相似。</p> <p class="ql-block">酿酒画像砖</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年--220年)</p><p class="ql-block">1954年四川彭县出土</p><p class="ql-block">这块酿酒画像砖高28.4厘米、宽38.3厘米,</p><p class="ql-block">此画像砖反映了酒肆酿酒和销售的情景。画面正中是一妇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协助。灶前有酒炉一座,内有三坛,坛上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左侧残缺,根据 四川 新都 所出同一内容的画像砖可知,左侧上部是一推独轮车者,车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着酒朝店外走去。</p><p class="ql-block"> 汉代的酒多为粮食酒,酿酒时必须先使粮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分解为简单的糖以后,然后再经过酵母的作用,使糖转化为酒精,而饼曲的使用可使上述糖化和酒化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东汉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九酝”的新酿造法,促成酒的醇厚和度数的提高。大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云:“美酒为毒,酒难多饮。”“过于三觞,醉酗生乱。”就是当时酒度数提高的佐证。这一时期还出现糟床这种先进的滤酒器具,使酒糟和泛滓得以清滤,成酒更为纯净。</p><p class="ql-block"> 酿酒业是两汉时期规模较大的一项手工业。当时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乡镇分布极广。这块画像砖上有酿酒使用的瓮形酒具,有一大瓮待以出售的成酒,还有售酒者、买酒者、运酒者,再现了当时小酒肆作坊生产与销售的情景,也反映了汉代饮酒风气之盛和 四川 酿酒业的发达。</p> <p class="ql-block">嵌贝鹿形青铜镇</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p><p class="ql-block">通高9.8厘米,青铜铸的小鹿萌态十足,头与身子成90度,前腿跪坐于地,后腿蜷曲在身体一侧,背上嵌有一块暗黄色的大货贝。</p><p class="ql-block">席镇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已被人们广泛使用。西汉时,镇的使用及制作达到顶峰。魏晋以前,家具种类不多,尚未出现高脚桌椅,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席地而坐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长条形榻和正方形枰上铺席而坐,另一种是直接在地上铺席而坐。席子多编制而成,在人们起身、落座时常会移动,又容易卷角。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就在席子的四角放置重物,使席子平整,席镇就是席子四角的压件。</p><p class="ql-block">镇放置在席子的四角,用来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鹿者,禄也”,寓意享受国家俸禄;贝为财,二者巧妙结合是财运亨通之意。其制作方法是先铸出铜质鹿头和身子,经过鎏金处理,然后嵌上虎斑贝壳作为鹿的背部,而那点点虎斑就是鹿身上的斑点。</p> <p class="ql-block">击鼓说唱俑(国博雪糕代言人)</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年--220年)</p><p class="ql-block">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此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他上身赤裸,下穿长裤;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额前有皱纹数道,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头戴帻,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似作说唱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人物</span>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驻足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汉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都可以证明。</p><p class="ql-block">四川地区出土了许多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说明当时蜀地俳优说唱表演颇为流行;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动作滑稽的表演者,出土的汉代陶楼中,也经常有俳优演出的场面,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难怪史学家司马迁对俳优有很高的评价,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浓墨重彩地为俳优传神写照。</p> <p class="ql-block">鎏金四人舞俑青铜扣饰</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1955年--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p><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滇人的佩饰物,长14.5厘米、高10.4厘米。此扣饰作4人并排站立舞蹈状。4人均头戴尖顶高筒帽,帽上饰带柄的小圆片,帽后有两条下垂及地的飘带;身着长衣、肩部披帔、腰束带、戴上佩圆形扣饰,右手执铃、左手挥舞于胸前,口微张,似乎在说教。这4人服饰相同,均头戴冠,作舞蹈状。西南地区的民族自古以来均能歌善舞,喜以吹笙、击鼓相伴,踏歌为乐。</p><p class="ql-block"> 滇国时期,当地居民普遍相信,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和早已逝去的祖先都具有潜在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为取悦和祈求他们给人间带来恩赐和保护,滇国居民常举行繁杂的祭祀仪式。在这些仪式中,巫师承担着沟通人与神之间信息的职能。他们一般有两种形象,一种服饰虽与众不同,但形象平和 、稳重,以说唱表演为其作法方式;另一种不仅服饰奇特,而且装神弄鬼,狂奔乱跳。此扣饰表现的是滇国巫师起舞作法的场面,巫师的形象和风格属于前者。</p> <p class="ql-block">青铜枕</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p><p class="ql-block">长70厘米、宽13厘米、高36.4厘米。</p><p class="ql-block">此枕器为马鞍形,两端上翘,端头各铸一牛,体态雄健,肌肉饱满,犄角挺立,两牛相背而立。枕一侧上、下端饰双弦纹内套水波纹,左右两端饰栅格纹,中间铸两组虎噬牛组图浮雕,雕刻精细,毛纹凸现。浮雕周围局部可见刻划纹及卷云纹,枕面中央规则排列三个长方形孔,枕另一侧无浮雕,纹饰不明。枕面平滑,在铜枕一侧浮雕立牛三头,间隙处饰有蛇纹及姿态各异的虎纹。青铜枕是滇国特有的器物,在此次古墓群发掘中共出土6件,均位于骨架头部,有的枕上尚留有头骨残片。</p><p class="ql-block"> 在滇文化中牛与人关系密切,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财富的象征。牛可以用作祭祀仪式中的牺牲、对外贸易的商品和当作财富的象征。这些特殊功用是牛的形象在滇国器物上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p><p class="ql-block">七牛虎耳铜贮贝器,通高44cm 口径16.7cm 底径21.6cm。口沿处有一方形凹入榫槽,盖内侧有一凸方形榫槽,器身两侧有对称虎形耳,平底。底足四个,作爪形。盖中央立一铜鼓,其上立一牛,作昂首鸣叫状,环周有六牛,大角长尾,肩瘤突起,状极生动。贮贝器的西汉时期滇人中的统治者贮存贝币的用具。</p><p class="ql-block">滇国畜牧业比较发达。当时的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羊、猪、狗和鸡、鸭等品种,其中牛的数量最多。这些牛全部为黄牛,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体型较大,前额宽广,大耳,角长且上翘,颈项上有突起的肉峰,四肢粗大,颈下垂肌发达,长尾。另一种体型较小,前额突起,两角弯曲下垂,颈项上有突起的高肉峰,阔尾。此类黄牛数量较少。此贮贝器器盖上的黄牛当属前者,其造型健壮威武,闪烁着夺目的艺术光辉。</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p><p class="ql-block">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p><p class="ql-block">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唐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廉墓出土,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是唐三彩中非常高大的。</p><p class="ql-block">骆驼引颈昂首而立,驼背上有四位异域乐手盘坐演奏,正中一位站立挥袖而舞。这件三彩陪葬俑,为三彩技乐俑中的罕见珍品,体现了我国盛唐时期艺术的繁荣景象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高超艺术成就的典型代表,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p><p class="ql-block">这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在用釉上更为精细。人俑的面部和手部均未施釉,以彩绘开相刻画细部。白骆驼塑造健硕,动态自然,施褐釉于鬃毛部渲染,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载乐骆驼陶俑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的绿袍胡人在跳舞,伴着乐曲,在狭小的空间就能起舞,还边舞边唱,表现了高超的舞技和舞到兴处的欢快。比较有意思的是,图中上面人衣服上的绿釉滴到了下面人物的脸和帽子上,这帽子一绿就是1000多年。</p><p class="ql-block">这不就是一支活生生的文化轻骑兵队伍吗?搁现在妥妥的“网红”呀!</p> <p class="ql-block">白瓷龙柄传瓶</p><p class="ql-block">隋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p><p class="ql-block">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p><p class="ql-block">白瓷双腹龙柄传瓶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6.3厘米,此器两瓶身相联,联接处上伸一杯式口,颈部有凹弦纹三周。盘口,单颈,双腹相联,肩部左右两侧各塑一修长的龙形柄,龙首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琼浆。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上有细小裂纹。</p><p class="ql-block">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件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这件双龙柄联腹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并”,所以人们以“传瓶”称之。目前传瓶存世三件,再一件存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胡人骑卧驼俑</p><p class="ql-block">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p><p class="ql-block">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高39.4厘米、长47厘米</p><p class="ql-block">此俑作一胡人骑于卧驼上牵缰起身状,是当时生活的写照,而驼首高昂也是唐代骆驼雕塑的典型特征。此俑造型饱满生动,釉色瑰丽,是艺术效果极佳的三彩精品。</p> <p class="ql-block">孔雀蓝釉陶三系瓶</p><p class="ql-block">闽(公元909年--945年)</p><p class="ql-block">1965年福建福州北郊刘华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孔雀蓝釉陶三系瓶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文物,高75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6厘米,瓶敛口,矮颈,广腹,小底,状如橄榄。肩颈部置3耳上腹壁贴饰3组半圆弧条纹,下腹部有一圈粗绳纹贴塑。胎质粗疏,呈橙红色,通体施孔雀蓝釉,厚而晶莹,瓶内颜色青灰。同出的孔雀蓝釉陶瓶还有2件,与之均放置在墓穴前室。一件和此瓶类似,另一件颈肩附4耳,腹壁环贴4道粗绳状纹。</p><p class="ql-block">这种陶瓶的造型、胎釉、装饰工艺,带有明显异国风格,在中国罕见,但在西亚的伊朗和伊拉克等国出土较多,应是9世纪前后古代波斯的制品。</p> <p class="ql-block">《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基本上参观的人走到这里也不会太仔细看,扫一眼就过了。殊不知,这也是一件国宝。</p><p class="ql-block">据国博介绍,此画是1966年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乡新庄的明朝王锡爵墓中出土,横690厘米,纵36.7厘米,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署成化二十一年(1485)仲冬吉日。该画卷描绘了明宪宗朱见深于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游玩的各种情景,画面以庭院红墙隔开分三段描写了节日里的热闹场面。</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部分,迎面就可以看见4件青花瓷。重点推荐:点翠皇后冠</p><p class="ql-block">青花瓷是明代瓷器的主流,其中以永乐、宣德两朝最盛。釉层晶莹厚肥,青花色泽浓艳,一些新器受到中东伊斯兰风格的影响。青料为南洋进口的“苏勃泥青”,青中泛有黑斑,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鲜艳的青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点翠皇后冠</p><p class="ql-block">这件九龙九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采用丝帛制作而成,前面上方装饰有九条金龙,下方有八只凤,全部采用点翠技法制作而成,后部也有一只较大的凤,共九龙九凤。且龙口和凤口都口衔珠滴,在行走的时候,珠滴像步摇一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三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这件凤冠上共镶嵌未经过加工的天然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多颗,工艺精美,造型庄重,纷繁复杂,采用了花丝、镶嵌、点翠等多种工艺。</p><p class="ql-block">花丝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等技法将花丝加工成型,再加以烧焊,编结成龙的形状。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做出与宝石形状相似的“托”,并镶嵌宝石而成,必要时用蜡粘住。由于其工艺繁复,用料珍奇,花丝镶嵌基本上都是皇家御用之物,在宫廷饰品中多有出现,也是我国传统奢侈品的工艺特色之一。</p><p class="ql-block">点翠是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形成精美的图案,图案上镶嵌宝石、翡翠等。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边,显得富丽堂皇,而且永不褪色。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序,起着点缀美化的作用。这件凤冠的点翠不仅面积大,而且形状复杂,有翠凤、翠云、翠叶、翠花,尤其是翠凤,均作展翅飞翔的状态,极富动感,不仅展现出了威仪的特点,也使冠饰与使用者的身份、审美品质相符合,表现出艺术的融合性。</p> <p class="ql-block">国博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常年展出,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利用大量珍贵出土文物和史实资料,带你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和文化。我用了两个半天、拍了1600多张照片直到拍到手机没电,也只是粗粗的观看,宝贝太多了,不能一一呈现,值得前往~常看常新~经典国宝!</p><p class="ql-block">再说一遍<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基本陈列</p><p class="ql-block">🌟🌟镇馆宝贝云集🌟🌟521件文物YYDS❗</p><p class="ql-block">·📢国宝必看❗别错过❗</p><p class="ql-block">✔️金缕玉衣(男款)✨</p><p class="ql-block">✔️后母戊鼎🌟(以前叫司母戊鼎,后来考证改了)</p><p class="ql-block">✔️击鼓说唱俑(国博雪糕代言人~灰常好吃)</p><p class="ql-block">✔️点翠皇后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