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起源于黄河流域。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p><p class="ql-block"> 为传承民间特色艺术,培养老师们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本周杜老师组织全园教师进行了教研活动——扎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杜老师对全园教师进行了扎染的理论知识培训,从六个方面对扎染这门民间艺术进行了了解,重点讲述了扎染工艺这一方面,为接下来亲自动手制作扎染作品做了充分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p><p class="ql-block"> 首先,教师们进行的是扎结。扎结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p> <p class="ql-block"> 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老师们的奇思妙想,她们把一块块白布扎成了自己想要的形状,不知道经过染色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p> <p class="ql-block"> 此次我们采用了滴染技法,用滴管吸取染料,然后把染料均匀的滴在织物上,然后放置十分钟,再把扎结处解开放在置物架上晾干,等到织物半干之后,一个扎染作品就完成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了。</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一块布,通过老师们奇思妙想的创意,在老师神奇的双手下,勾勒出美妙神奇的图案!而最终染出来的颜色就像谜一样令人期待,每一件手工扎染的作品,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正如孩子们的童年,五彩缤纷</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不仅让老师们了解了扎染艺术的操作流程,更是从扎染工艺中感受到了民间传统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拓宽和提高了教师美术的专业素养,对幼儿园创意美术的推动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