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感 <p class="ql-block">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乙型Victoria系和乙型Yamagata系。</p> 流感病毒主要有哪些症状? <p class="ql-block"> 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伴有食欲减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p> 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 <p class="ql-block">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p> 哪些人群对流感病毒易感? <p class="ql-block">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甚至死亡,这部分人群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包括:65岁以上的老人、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孕产妇以及具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p> 我国流感疫苗有哪些种类? <p class="ql-block">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两大类。</p> 哪些人群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p class="ql-block">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p><p class="ql-block">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p><p class="ql-block">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p><p class="ql-block"> 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p><p class="ql-block">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p><p class="ql-block">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p> 预防流感有哪些非药物干预措施? <p class="ql-block">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尽量减少用手揉擦眼口鼻部位。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自身免疫力。前往医疗机构就医佩戴口罩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