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屏风山及其石窟

孙子箋

2008年8月从王家门富爱坪上远眺的屏风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铁笼山山脉逶迤东行约十里,忽起一峰,名曰“华盖峰”,峰前又起五峰,巍然屹立,峻然如削,似屏障,峰峰竞秀,壁立千仞,如立于堂上的屏风,故名屏风山。位于武山县马力镇刘家山村西约2.5公里处。</p><p class="ql-block"> “屏风山腰有一石窟寺庙,据当地百姓讲,曾有主寺、关帝庙、菩萨殿、药王庙、土地庙、白马殿等建筑,主寺于1956年拆毁,其它寺庙建筑均在清末民初的战乱时期烧毁。现有洞窟2处,1号洞深约20米,宽20米,高5米,内有菩萨塑像三尊(为86年当地村民所造),东侧墙上为元代壁画和清代书法,内有石刻一处。2号洞内无造像,但有石井一眼,宽1米,长1米,深1.2米。”</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收集到的关于屏风山石窟的一点文字。</p><p class="ql-block"> 最早近距离观赏屏风山是2008年,到三里湾抓盗墓贼时从富爱坪上远看的。觉得这架山峰很不一般,就是鲁班当年给铁笼山制作的一个大屏风!如果你从滩歌往马力走,在张坪梁上远眺,其势更加彰显。我想这山下的石窟寺庙一定很气派。 </p><p class="ql-block"> 2014年盛夏,我开车去造访,当车停在刘家山村时,一位老人说:你走错了,从沟里往上走比从村里近,也好走。他领我走到村西的山湾里给我指点了去寺庙的路。但要从沟底再爬上去,这毒日头下,我还真没了勇气。后来我从远山拍了好多它的照片,但总还是没有亲自踏上这个山腰。</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3日中午,海瑞打电话问下午想不想出去,我很高兴就同意了——这疫情让我好象有近一星期都没和他出游了。也没意向,忽然就想起了屏风山。</p><p class="ql-block"> 这山远看也就那样吧,凡正武山这种砂砾岩形成的山也多了去了,也都是鬼斧神工、千姿百态,没有不个性,不张扬的,比如鲁班山、铁笼山。当我们停车爬上一个山梁时,高山的压顶之势,真叫人不敢抬头看山——耸立在你面前的就是摩天崖壁,而不是一座山,扑面而来的是擎天石壁!</p><p class="ql-block"> 只能低头看着少有人走的羊肠小道攀行。树木不大,但却长的很高很直,有点阴森,但扶着红漆刷涂的铁栏杆也就没什么可恐高的了。</p><p class="ql-block"> 寺庙就搭建在天然洞穴里,不知道该怎么定性它,是寺?观?还是祠堂?很简陋,比我想象的石窟寺简单多了,我和特意请的老同事李先生,打着灯光认真找寻,总算找到了几处古老点的人为痕迹:那石台阶、老莲台、老柱石及崖壁上明显的人工凿出的孔,特别是个别地方还有一点很象是泥抹的痕迹,最大的发现是见到了一个铸铁风玲——因为它没有钟的大。至于看到的一点壁画,所写的内容我看不清意思,也没法判断出它的年代。但这些也足以说明这个石窟曾经有过的辉煌,只是后来。。。。。。</p><p class="ql-block"> 其实,它也有和水帘洞一样神奇的神水、神泉,水很甘甜。这样干旱的季节,水也是满的。至于所说的石刻,我没有找到。墙体上的那2方书法是什么年代的也看不出来。只有康万里先生题写的匾额到是很醒目的挂是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这次探访,最大的发现是看到了山顶上的月亮洞——我不知道当地人叫它什么名字,我想象着,一抹夕阳从那个洞里射出来一定很美!</p><p class="ql-block">  屏风山、屏风寺、屏风山石窟寺、宝泉寺,我觉得叫什么都行,关键是要人气旺,它真的是一座宝山,是一处宝寺,是一个城里人应该经常去感受大自然魔力的地方。特别是夏天去,一定很爽!</p><p class="ql-block"> 对了,得补充一下,还测了一下方位,手机显示:北纬34º42´37"东经104º41´2"海拔1995米。</p> 这可能是井吧,估计是当年主要水源地吧。 真有点简陋啊 这石阶说明了它的古老沧桑 这就是寺庙里的神泉 我觉得这个风玲很有韵味。 这是个老石柱吧 这个莲台可能比较早吧 这壁画不会是所谓元代的吧。 这些眼儿和泥巴足以说明它的历史的真实性 远看马力山川真的是气势不凡啊,如果能遇上日出云海这绝对是个非常好的拍摄点。 象不象个月亮门? 屏风山北后的花盖村,看着这些老树、老院、老屋及村庄里不多的老人,让我对百姓传说中的古寺坚信不疑了。 2014年6月从刘家山看到的屏风山是这样的。寺庙也和现在大不一样啊。<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