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海潮乐村曹石泉的传说故事

伟志

话说1933年(民国22年),一艘停泊在香港的大眼鸡轮船上,从广海码头用小客船运来的特殊客人快满了,船上的年青人都满怀喜悦,有讲有笑。他们来自当时的四邑地区,曹石泉那年约25岁,因父母早亡,他没能上学,所以识字不多。他们都轻信那些洋人说:当劳工,合同期满,就可以自由过去澳大利亚雪梨(悉尼)生活。所以他们与洋人签了三年合约,前往澳顺采矿。<br> 听旅澳大利亚的华侨伍长然先生说,澳顺是澳大利亚前面一座小岛,靠近瑙鲁。呜—呜—呜,随着一连串剌耳的轮船汽笛声,大家知道要立即起航了。刚才还笑脸迎人的洋人们,立即拉下了笑脸,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抽出一条条皮鞭和锁链,把劳工们赶入船舱,船舱是用铁网分成一格格,非常狭窄,空气流通不畅,气味难闻。青年们很不情愿地进入船舱,他们掩着鼻子。有些行动迟缓的同伴,竟白白地吃了几皮鞭,身上顿冒出一条条血红的鞭痕,正想和他们理论,一大帮打手围了过来。<br> 总是喜欢抱打不平曹石泉一手抢过洋人的皮鞭掉在地上,把同伴推入船舱,也因此被刚被大家选为队长,保护同乡好似也成了他的责任。曹石泉(1908——1982),字起安,台山广海潮乐村人,是朱全的徒弟,长得虎背熊腰,1.8米多高身材。在兵荒马乱的民国年间,兵匪一家,为保命,他先拜那洲老阮长学功夫,后拜朱全师父学功夫。学会南拳、双鲗鱼刀和蔡家棍等武艺。朱全是海宴朱屋村人,朱全又名朱友,住广海世界尾。后来来一个老和尚住广海北门头近车站处,这个老和尚更猛,上门踢馆。之后朱全就返回祖居海宴朱屋村居住。传说他收了八个徒弟叫三山五石,其中曹石泉占一石。<br> 这个洋拳师神高神大,红胡须蓝眼睛,手上长着长毛,胸间也长着密密的长毛,凶神恶煞,是这艘船请来的打手头子,也是一位洋拳师。洋拳师几次用铁链向曹石泉扫来,都被曹石泉快速闪开,当洋拳师再次想向曹石泉打来的时候,曹石泉早被同伴拉入了船舱,因船内太臭,气味难闻,洋拳师只好作罢。<br> 到岸后,他们含辛茹苦地做了三年劳工,在矿场主及打手的管制下,住茅屋,食粗粮,过着非人的生活,帮他们开采矿石。因国人不团结,四邑帮与福建帮经常打架闹事,故期满后英国人不按合同办事,原来许诺是可以居留雪梨大埠的,现在刚期满,就把他们遣返回国。<br> 回到广海南湾码头,他觉得一切非常亲切,亲人们早就在码头迎接。就在这时,刚好洋拳师也在船上,叫他们快上船,稍迟,又拿出皮鞭驱赶。这个趾高气扬洋人的举动,又勾起了出洋时的往事记忆。血气方刚的曹石泉一手抢过皮鞭,跟洋拳师说:“你有本事,就上岸比试吧!”这个洋拳师也认出是他,脸上露出了讥笑:“OK!”。他在其同伙的族拥下,上了岸,摆开了阵势。<br> 洋拳师抽出了一条锁链,曹石泉随手操起了一条担条。这时,广海码头围满了大量的观众,一齐看热闹。“嗖”的一声,锁链就是照曹石泉的脸门打来,曹石泉头稍为一缩,避过了,接着“嗖”的大腿下盘打来,曹石泉轻轻一跳,又躲过了,洋拳师追着曹石泉一轮凶猛进攻,曹石泉被打得手忙脚乱,因他手上担条轻飘飘,不顺手,而那洋拳师锁链是他长期用惯的宝贝,曾伤人无数。力大的洋人用上软鞭,更相得益彰,柔刚结合,洋拳师占尽了上风,那些洋人同伙,看得哈哈大笑:“This is chinese kung fu!”。曹石泉也看出,洋拳师的套路不多,象程咬金一样反复使用那几招,但速度快,遇着非死即伤,当他再向他扫来的时候,曹石泉用担条追着锁链而去,只听“咔嚓”的声音,锁链緾着了担条,曹石泉顺手一拉,飞脚打向洋人的心窝,洋人为避这一脚,只得放手,曹石泉抢得锁链抛向了大海。岸上观众大声喝彩,欢声雷动,曹石泉终于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这个洋人吃了亏,更不会放过曹石泉的,有人却为他捏了一把汗,为曹石泉生命安全担忧。好在曹石泉南拳的基本功是扎实的,他亮出了如饿虎出山般的双拳,扑向这洋拳师。洋人多出牛角锤,左勾拳,右勾拳,直冲拳,力大拳快,招招连环,下下都要取人性命,不过都轻易被曹石泉化解,经几十回合搏斗,洋拳师渐渐处于弱势,曹石泉扬手示意,叫他就此作罢,可惜那洋还不肯罢手,他认为丢脸丢大了,在同伙面前太没脸子,他从未遇到这么强劲的对手,他死緾烂打,一拳黑虎偷心冲向曹石泉的胸口,曹石泉右手反手接住他的拳头,手一旋一拉,左手在一虎手在洋拳师的大肚腩一抓一扭,那洋拳师一脚不稳,向前倒地,脸上肌肉扭曲,显然是受了伤,大汗如雨下,这时才扬手示意认输,垂下了高傲的头,被他的同伙掺扶上了船,从此也不再见到他的身影。<br> 1954年他听闻美蒋特务从广海黄花洞登陆,他用单车搭载第四儿子赤手空拳去捕捉,可惜当时广海是报错了情报,原美蒋特务是在北陡黄花湾登陆,被当地军民所歼灭,他只好骑单车返回。<div><div> 他为人做事低调,默默用在师父那里学来的趺打刀伤技艺医治乡里附近村民,从不收钱,只收少量的花生或蕃薯、芋头之类的东西。后来他又从事经商和装围养鱼等工作。在村中开了一间商号为“安泰”的商行,是乡中当时最大的商行,每天几把称忙不过来,大家称他为老板泉。晚上周边村民在商行附近聚集,食宵夜、聊天和打天狗等娱乐。现铺仔对面的菜园地,过去称之为“不夜天”。<br> 虽然他识字不多,但他忠直老实,为人豪爽仗义,乐于助人,舍已为人,大公无私,教育子女有义方。解放后,他多担任本村看管粮仓的工作。1982年他出殡时,四乡村民,不论远近,自发为他送行,送行队伍有一公里多长。他的一生虽看似平凡,但却有一段传奇的故事。<br></div></div> 大眼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