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月我们读书会共读《原生家庭》这本书,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后组建的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原生家庭,后来组成的家庭称为再生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有了孩子以后,我就在想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健全的人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看到两句话:关于子女教育,我们要做到“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p><p class="ql-block">“不带敌意的坚决”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不带敌意的拒绝和管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都有过想要买一件玩具却被父母拒绝的时候。大部分的父母会马上板着脸:“再哭的话,我就不要你了。”“不买,再闹我就打你!”连带着高高举起的手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不带敌意的拒绝是:“我知道你很想要,但妈妈今天没带够钱,我们下次再来买好吗?”“我知道这件玩具对你很重要,但实在是太贵了,现在妈妈买不起,我们一起凑钱吧,凑够了再来买。”温柔而坚定的沟通,孩子反而容易接受现实。别因为不要一个玩具,说出“我不要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答应你时,态度虽很坚决,但毫无敌意。</p><p class="ql-block">“我爱你,但是不可以。”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最好的界限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含诱惑的深情”是什么?是不用诱惑去激励孩子,不用爱绑架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几年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把地扫了,我给你10块钱。”“期末考好了,我给你买小汽车。”这其实就是带着诱惑的深情。这种激励方式容易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梁实秋先生说的:“孩子未来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以钱为动力,一切事情都用钱来度量与衡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带诱惑的深情,是最好的爱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我想告诉爸爸妈妈们:我们想要的,是我委屈的时候,你能站在我这边。你可以责怪我,但是责怪的前提,是你爱我。我想要的,只不过是父母好好说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最好的界限原则。</p><p class="ql-block">不带诱惑的深情,是最好的爱的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