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聚云端 教研相长——濮阳县第九小学语文线上教研活动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不得不开启了居家生活和学习的模式,疫情封住的只有外出的道路,阻断了我们前往校园的步伐,却挡不住大家研讨的热情。为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水平,有效提高线上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博彩众长,看!濮阳县第九小学语文线上教研动正在进行!</span></p> 云课堂。“疫”聚云端 微课展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难忘的泼水节》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与爱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课伊始,胡老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领略了傣族的风情,让孩子通过直观的观察,感受傣族的节日、服饰等,从而对傣族的泼水节有所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节课胡老师特别注重字词的教学,胡老师采用了多种活泼生动的方式,以不同的形式读生字,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分类识字游戏,提高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借助图片识字游戏,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图文并茂,紧抓学生的目光。在教学过程中把生字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便于学生记忆,在做游戏的同时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难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节课胡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课堂上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反复读课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抓住每段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些,都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以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节课胡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动作表演,周总理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一段,以及泼水时的欢乐场面,让学生离开座位亲自来表演一下,既亲自体会了当时的欢愉场面,又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节课胡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因为……所以……”等说句子练习。</span></p> 云说课。微型展示,理清思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用心教研,卓越于心。胡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对自己所讲这一课进行了说课,让观课老师明白这一课在本单元中的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何设定的,针对学情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以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等有了清晰的认识。</span></p> 云教研。集思广益,并肩前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维碰撞,智慧共享。大家把自己的疑问、教学设想和创意提出来交流、讨论,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四年级老师发言,胡老师注重借助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了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学生对此了解较少,会产生一些疑间,如,周总理是谁?为什么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令人难忘?胡老师适当作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勤政爱民、关心百姓,是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他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同过节,令傣族人民感到无比幸福与难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傣族人民的欢乐与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年级老师发言,胡老师多媒体运用降低了学习难度,由于泼水节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比较陌生,因此,如果仅靠朗读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就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基于这点,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视频,使学生如临其境,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建议:课下可以继续收集周总理的其他故事,感受周总理的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以及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年级老师发言,胡老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借助重点词句,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一个“赶来”写出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之情,“撒满”凤凰花瓣的“地毯”以及“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气氛,这些都是傣族人民为欢迎最尊贵的客人--周总理准备的。教学时,胡老师引导学生先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语句,然后抓住“赶来、撒满”等词语体会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通过“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换词比较,体会龙船、花炮之多,欢迎场面之热烈,最后通过朗读体会当日的盛况,感受傣族人民热爱总理的感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次教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我们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在活动中提高学科素养。我们将秉承着“学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踔厉奋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疫情艰难终有时,守在云端共教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期盼早日疫情散,期待早日聚校园!</span></p>

傣族

周总理

人民

学生

老师

泼水节

教学

教研

课文

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