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3日下午高唐县第一实验幼儿园本部教师围绕安吉县昌硕中心幼儿园朱方舟老师视频资料中幼儿游戏行为及师幼互动等问题开展了教研活动。</p> 教研准备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研讨前,将需要研讨学习的资料及问题发至教研群内,教师观看视频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郭雨晴:</span>通过观看朱老师分享的视频,可以看到朱老师对幼儿的创造的支持,并且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了幼儿很大的自由自主探索的空间,比如在晨间交往中,场所不仅仅是教室,而是让幼儿自由自主的进行探索,给予孩子自由空间探索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应该向朱老师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应该创造和谐愉快自由的互动环境关心每一个幼儿,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放手让孩子大胆发挥,老师做好观察与记录,并且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适时给予必要回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陈艺琳:</span>❶在视频中感受到平时我在观察孩子朱老师在观察孩子的不同,全程都是在当一个安静的观众,没有任何打扰干预的行为,在孩子角色扮演表征的过程中从孩子动鼠标老师没有看出孩子扮演的内容到后来持续性观察加入其中。⑴多顺应孩子的兴趣,少一些鲁莽的介入。⑵多关注孩子的操作,少一些主观的评价。⑶多支持孩子间的互动,少一些评判说教。⑷多引发幼儿的思考,少封闭式提问。发现平时我们很难做到这样也经常以大人的主观思想影响孩子的能动性! ❷避免做严厉型、灌输型教师,找好自身定位,让幼儿开放学习,安吉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自由玩的形式而是教师以真正的儿童观去陪伴幼儿,以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幼儿!❸教师要学安吉放手幼儿的理念与精神,而不是搬梯子搬箱子的无效思想!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改变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是重要的,给孩子游戏的权利这才是教师与幼儿保持师幼互动的关键。 比如:朱老师在拍摄中并没有去询问解读孩子的行为,那个小男生发现了一株新的植物时;和小女生在说颁布神秘大奖时,朱老师做的是全程记录而不是随意介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曲欣雨:</span>1.看完视频后我感觉幼儿很多活动的开展其实都是对生活中的各种模仿,幼儿在游戏中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其实都远远超过成人的预期,视频中的幼儿可以很好很完整的开展表演游戏,不管是游戏的过程还是角色的扮演都是很完整的,我的思考是怎么样才能提高幼儿表演的欲望,可以表演一些带有情境或者是一些故事。</p><p class="ql-block">2.有质量的师幼关系:可以善于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和幼儿做好朋友而不是让幼儿害怕,师幼之间可以相互尊重。怎么使师幼互动更有效: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教师应该提高敏感度可以真正捕捉到幼儿的各种瞬间,做好一个观察者和支持者不干涉幼儿的游戏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在分享表征时可以认真听幼儿讲层层递进的提问幼儿,要以幼儿为中心而不是让幼儿顺着自己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刘晓萌:</span>1.感受与思考:通过观看视频,我的感受是真正的游戏是完全由孩子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在游戏中学会探索、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能力、在游戏中学会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放手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p><p class="ql-block">2.有质量的师幼关系/有效的师幼互动:</p><p class="ql-block">师幼互动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比如教师的表情,态度,心情都会给孩子不一样的互动感受,教师要注意用和蔼耐心的态度与幼儿交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平等的交流,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位幼儿。</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环境是开放性的,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放手让幼儿在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孩子们自由观察、发现、交流并记录,在此过程中,其他的幼儿也能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视频中有两位小女生一起观察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植物之间的异同,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细致力和观察力,让整个活动都非常的有趣;</p><p class="ql-block"> 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了“植物展示墙”,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这些植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丰富自己的认知;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分享课”:通过“分享课”的视频,让我知道了自己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姜美净:</span>1.看完视频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个视频的氛围都是特别轻松,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投入的玩着。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模仿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p><p class="ql-block">2.我认为有质量的师幼关系是老师真正做到尊重幼儿,认真倾听她的想法,读懂她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方法:首先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把幼儿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尊重她。然后不断提高自身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窦美慧:</span>思考与感受:小朋友们处处都有惊喜,但这些惊喜的产生需要老师的前期引导 ,当孩子们储备了一些经验后,他们就会展现出来。小朋友搭建的积木中房子的有很多的设施,这就是小朋友再观察到的迁移到活动中来;还有小朋友们在入园的时候表演的“分享课”,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老师的样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是引导者,我们一日生活的一言一行要规范。还有我们的集体活动不能只是一次活动,让孩子们以课程为起点,进行延伸,深入探索发展。</p><p class="ql-block">有质量的师幼关系:</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有质量的师幼关系需要老师真切的和孩子们一起,倾听和观察孩子们的讲话和活动,针对情况,给予积极的回应。在孩子们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让孩子们去做主导者,以孩子的角度去商量、沟通。</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班玩魔尺,开始小朋友们都不怎么会玩,后来是我们班里老师先是坐在益智区自己玩,然后小朋友们都很好奇都凑过头来看,慢慢的他们自己拿魔尺转,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在大家玩的过程中老师看到有的孩子已经在拿着作品展示了,就会上前询问做法,或者老师做出来一个作品向大家展示做法,慢慢的小朋友对魔尺也有了很深的兴趣,创作出很多有趣的造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庞绮雯:</span>在视频中,这些小班的小朋友,她们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老师的行为,开展了一次“表演游戏”。小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处于学习阶段,以模仿学习为主,只注意某一角色的动作和语言。从视频中就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在平时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具备深刻的印象。在游戏中,也能唯妙唯俏的展现出来。所以,在之后我可以在分享活动中,多询问和启发孩子,让他们转动自己的小脑筋,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然后及时的肯定孩子们,让孩子们可以增强信心!在平时尊重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这里也可以大胆的去说和做。创设一个丰富、温暖、安全、信任、互爱的情感氛围,让孩子们可以进行积极、愉快的情感互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李志新:</span>1.看完朱老师分享的视频我有以下感受与思考。一切生活皆教育,从晨间活动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己游戏。就像我们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玩区域一样,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打扰他们,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默默观察他们。这一点就要向朱老师学习,善于观察幼儿,记录有趣的瞬间;还有小班孩子们突出的年龄特征是爱模仿,在视频中小朋友当“小老师”,邀请、迎接等一系列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个班的老3师平时是怎么做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朋友,其实小朋友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就知道平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2.师幼互动正像朱老师说的那样存在于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高它的质量,要从每个细节做起,我们不断地学习相关文件与书籍,从而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在跟孩子互动时的心态和心情,都要从孩子的出发点出发,这样才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互动感。倾听孩子的讲解或分享时要有耐心,时刻给孩子足以的安全感。时刻以幼儿为主,不能以自己的目的或想法去引导孩子,要给足孩子安全感,建立一个平等的师幼互动关系,走进孩子的世界,把自己变成孩子,不要想着去以成人的想法掌控孩子,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自己,做到真的时刻以幼儿为主。我认为真正做到师幼平等;教师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使师幼互动更有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宋红艳:</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小班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儿园是小班幼儿初步踏入与同伴交往,共同学习的“游乐园”因此在幼儿园中,小班幼儿模仿行为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幼儿园孩子们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而幼儿园的老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 ,并且在幼儿时期,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形成。作为幼儿教师时刻要保持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幼儿语言模仿学习的积极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br></p> 研讨实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辉:你认为什么是有质量的师幼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雨清:</span>有质量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要平等尊重幼儿与幼儿的双向奔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幼儿也可以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度过愉快的学习氛围。孩子的内心是敏感的,如果幼儿对教师存在抵触心理无论教师怎么做都是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辉:能否举例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雨清:</span>我带的是小班,班里有一个孩子非常机灵,刚入园的时候非常的调皮捣蛋,经常被批评。以至于无论他在干什么只要老师的目光一看他就立马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让他感觉自己可能又做错事情了,其实老师只是单纯的看孩子们活动而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感觉一开始一味地批评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后来我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孩子纠正错误这样有效的减少了幼儿对老师的抵触心里,孩子的心思是敏感的,老师应该细心引导,以孩子为中心让他自己向老师吐露心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辉:你认为良好的师幼关系应该是怎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孟艳萍:</span>良好的师幼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既不应该是老师单方面的输出和掌控,忽略孩子的发展需求,也不应该是孩子单方面的表达,老师仅仅是一名旁观者。老师应该营造倾听的氛围,提供表达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解放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懂得与孩子沟通,察觉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彼此接纳、理解的师幼关系,那么孩子将会在融洽的师幼关系中健康地发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辉:可否举例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孟艳萍:</span>班里有一个小男孩,我觉得他在传统意义上属于是比较爱调皮捣蛋的,所以很少在活动中提问他,他也很少举手,参与提问。但是在一次数学课上,孩子们对抽象的数的分合表示不理解,课程进度一下停滞不前,他却勇敢的举起了手,并且所有问题全部回答正确,我特别惊奇,然后大声表扬了他,一向调皮的他竟然露出了特别羞涩的笑容。他是那堂课上我的最大收获和惊喜。在此之后的课堂上,他经常举手,我也经常选择让他来回答,他每次的回答都让我非常惊喜。后来自我反思的时候,发现我其实并没有做到对所有的孩子们一视同仁,至少对这个小男孩,我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孩子们是非常敏锐的,老师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方向,所以良好的师幼关系一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的,你信任孩子,孩子也会用非常亮眼的表现回复你!比如让幼儿当小老师跟其他小朋友分享探索成果,一起进行这个小实验。带动更多幼儿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辉:师幼互动怎样才会更有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窦晓颖:</span>我认为真正的师幼互动应该在幼儿想法上、方向上去延伸,好奇幼儿的表达,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基于幼儿当前发展水平,多提一些开放性问题,多去倾听幼儿想法,站在幼儿角度思考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幼儿正确答案,替幼儿做决定,通过自然聊天和关切的问候及真心的赞扬师幼活动才会更有效。</p><p class="ql-block">比如:科学区幼儿在自由探索光与影时,把娃娃家的河马🦛拿来观察河马的影子,他们在移动手电筒的时候,发现了河马的影子大小在变化。“为什么影子会变大变小?”幼儿十分纳闷想通过直接问老师来找到答案。这时教师适时示弱也表示不知道,一起进行探索,用自然聊天的方式进行互动,倾听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幼儿在多次尝试后,终于找到答案(近大远小),并让幼儿当小老师跟其他小朋友分享探索成果,一起进行这个小实验,带动更多幼儿的积极性。</p> 教研后的反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曲欣雨:</span>1.看完视频后我感觉幼儿很多活动的开展其实都是对生活中的各种模仿,幼儿在游戏中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其实都远远超过成人的预期,视频中的幼儿可以很好很完整的开展表演游戏,不管是游戏的过程还是角色的扮演都是很完整的,我的思考是怎么样才能提高幼儿表演的欲望,可以表演一些带有情境或者是一些故事。</p><p class="ql-block">2.有质量的师幼关系:可以善于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和幼儿做好朋友而不是让幼儿害怕,师幼之间可以相互尊重。怎么使师幼互动更有效: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教师应该提高敏感度可以真正捕捉到幼儿的各种瞬间,做好一个观察者和支持者不干涉幼儿的游戏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在分享表征时可以认真听幼儿讲层层递进的提问幼儿,要以幼儿为中心而不是让幼儿顺着自己走。例如:我们这几周玩的是泥土综合区,在一开始玩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挖河”和用模具做饼干但是他们都遇到了问题也没有问老师怎么解决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但是再往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们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在分享表征时也没有提出来,随后在分享表征时我主动提出有谁遇到了什么问题在我们玩户外的时候,然后就有小朋友提出来了问题,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也是让小朋友帮助解决老师只是总结一下,第二天再玩户外的时候我看到小朋友的问题都解决了。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并且要帮助幼儿让他们更好的游戏,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去帮助其他在游戏中遇到困难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志新:</span>1.看完朱老师分享的视频我有以下感受与思考。一切生活皆教育,从晨间活动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己游戏。比如:我们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玩区域一样,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打扰他们,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默默观察他们。这一点就要向朱老师学习,善于观察幼儿,记录有趣的瞬间;还有小班孩子们突出的年龄特征是爱模仿,在视频中小朋友当“小老师”,邀请、迎接等一系列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个班的老师平时是怎么做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朋友,其实小朋友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就知道平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2.师幼互动正像朱老师说的那样存在于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高它的质量,要从每个细节做起,我们不断地学习相关文件与书籍,从而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在跟孩子互动时的心态和心情,都要从孩子的出发点出发,这样才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互动感。比如:孩子户外游戏时,我们认真观察,用手机记录,等到表征的时候把拍的放到大屏幕,让孩子自己讲解,时刻以幼儿为主,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而我有时在孩子说不出的时候,会引导他,我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做法,在今后我会及时加以改正。我认为教师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使师幼互动更有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书琪:</span>1.看完朱老师的分享视频。我发现爱模仿是小班孩子们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别人,小班的孩子也正是在模仿中不断学习,模仿促进他们学习,而且小班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进行角色游戏扮演,在游戏中孩子体验各种社会角色,不断推进自身的社会性发展,老师们也要鼓励孩子尽情地玩耍,放开手,多观察。</p><p class="ql-block">2.我认为有质量的师幼关系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支持孩子,给孩子创设机会,在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充分的自由,轻松的环境,同时相信幼儿,放开手让幼儿自主游戏,我们不要限制幼儿去做某一件事情,要不然会限制幼儿的思维行动想,我们应多放手让幼儿去自主游戏,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孩子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探索者与参与者,让他们自己自主选择喜欢的游戏,自主进行游戏,我们可在旁边观看,并且观察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仅可以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而且她们在游戏中才会更加轻松,愉悦。最后,游戏结束后,以幼儿为主,认真倾听幼儿的讲解,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老师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体现幼儿的主体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杜悦:</span>1、感受与思考:在小班“分享课”游戏中我发现教师的行为会对幼儿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在模仿老师平时是怎样进行“分享活动”时,有一组图片可以发现和老师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当有孩子想上来分享时,“小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举手回答,当“分享者”上台分享时,我发现“小老师”会歪着脑袋很用心的听“分享者”的发言,这就说明了在平时活动中,老师是这样做的,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我觉得教师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为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2、高质量的师幼关系一方面让幼儿获得安全感,让幼儿感到被关爱;另一方面让教师发挥榜样作用,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p><p class="ql-block">3、方法:在确保预设课程开展的基础上,实施生成课程时,要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适时地把幼儿关注的事情和活动转化为课程内容。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材料和氛围,以支持和满足全体或部分幼儿活动的需要。</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在之前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发现了一只小蝴蝶,小蝴蝶可能是受伤了,飞不起来了,被小朋友发现的时候正在地上爬,他们一开始开始围过来观察小蝴蝶,后来有的小朋友会拿手去摸那只蝴蝶,甚至有的小朋友拿小木棍儿去戳那只小蝴蝶,当我发现时最终小蝴蝶失去了生命。其实这是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重,对小蝴蝶很感兴趣,而且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造成的。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生成课程,先是对幼儿讲解了小蝴蝶的基本特性,让小朋友们对小蝴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又对幼儿进行了有关生命的教育,告诉他们即使是特别微小的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保护保护所有的生命,不能去伤害他们,如果小蝴蝶失去了生命,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会特别伤心等等相关课程,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学习到生命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楚楚 :</span>1.看完视频后我觉得孩子思维开阔观察能力很强 模仿能力也是不错 就表演来说蓝袄孩子说的友谊对于友谊她的理解很透彻 最后提出来了一个小要求就让一对好朋友来表演 表演的时候还会提醒她们要大声唱不要害怕 她们都是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才做到了 还有在日常中观察到的老师的小细节</p><p class="ql-block"> 2 .有质量的师幼关系 是能在孩子不敢表达的时候观察出来并能引导孩子大胆的表达 能和孩子敞开心扉和孩子做一次好朋友比如 可以有一个轻松舒适的互动氛围与孩子积极沟通</p><p class="ql-block">在表征环节有小朋友喜欢来分享想让所有小朋友都听听她的作品故事但有的就不喜欢分享 但又不敢表达</p><p class="ql-block"> 所以可以在日常分享环节可以做一个自由分享会 想来分享的就可以积极参与给大家分享并且可以做一个小期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比如明天是要继续这个活动还是会换另一个活动 换一个的话是换什么 。</p><p class="ql-block">在区域活动时比如表演区 让孩子发挥出他自己的空间给她们轻松 自由的氛围让他们去创造自己的世界多多来展现自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晓萌:</span>1.感受与思考:通过观看视频,我发现真正的游戏是完全由孩子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我们需要的就是相信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放手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环境是开放性的,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放手让幼儿在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孩子们自由观察、发现、交流并记录,在此过程中,其他的幼儿也能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视频中有两位小女生一起观察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植物之间的异同,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细致力和观察力,让整个活动都非常的有趣;</p><p class="ql-block"> 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了“植物展示墙”,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这些植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丰富自己的认知;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p><p class="ql-block">2.有质量的师幼关系:</p><p class="ql-block">师幼互动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比如教师的表情,态度,心情都会给孩子不一样的互动感受,教师要注意用和蔼耐心的态度与幼儿交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平等的交流,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位幼儿。在户外积木区时,我们班小朋友用积木搭建了一个专门卖鱼的池塘,搭建好之后幼儿就会过来问我,老师买鱼吗,我们这里什么鱼都有,我说如果我要的话你会怎么收钱呢,这时有的幼儿就会想到他们需要一个称,在此过程中,我不会去告诉他们需要什么,而是通过提出需要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p><p class="ql-block"> 通过“分享课”的视频,让我知道了自己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姜美净:</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1.看完视频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个视频的氛围都是特别轻松,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投入的玩着。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模仿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我认为游戏是完全由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例如视频中表演的游戏,孩子们用简单的积木想象成各种工具,有的当做话筒,有的当做乐器,有的当做摄像机等等,可以看出游戏是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活动。如果预设外在目标,势必会用目标来评价和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容易异化游戏的性质。我们需要关注游戏过程和游戏长远达成的目标,而不是及时达成的特定目标。越是结构简单的玩具越是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比如我班图书区一个简单的马路小箱子,上面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孔,几个雪糕棒上粘着汽车的卡片,每天孩子去了都特别喜欢玩,拿着卡片会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2.我认为有质量的师幼关系是老师真正做到尊重幼儿,认真倾听她的想法,读懂她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方法:1.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把幼儿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尊重她。在给予幼儿更多时间和机会后,不断提高自身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能力,看到幼儿的需求、兴趣和能力。</p><p class="ql-block">2.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想象过程而非结果,尊重并理解幼儿的想象,给予更多表达的机会以支持幼儿的发展。</p><p class="ql-block">3.教师要带着好奇去了解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我班在分享表征环节,有的小朋友不想上台分享,可以让她和好朋友说一说或者分组说一说,更多关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老师更多的应当是倾听角色。</p> <p class="ql-block">赵金晗:1.看了视频后我感受到了朱老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活动氛围从而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想法,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并给予了一定的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与信任,朱老师在活动中能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是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视频中幼儿模仿老师上课、走花路、现场导演等都反应了幼儿的活动是对生活的模仿,而且幼儿的想法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在开展活动时要以幼儿为主,围绕幼儿,尊重幼儿的想法。2.在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做到平等、尊重、互助的关系,要与做到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想法并给予幼儿肯定支持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尊重与信任,我们还要熟悉孩子成长规律,通过材料提供和有效提问,关注孩子的探究和思考,逐渐做到恰如其分地隐退,留给孩子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进入深度学习。例如:早晨我们班首先是进行的区域活动,我们班幼儿最喜欢的是娃娃家,小班幼儿最喜欢模仿,在活动中幼儿很喜欢把小卡片放到钱包里当做钱,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去打破幼儿的幻想,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帮助幼儿把游戏进行下去,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满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庞绮雯:在视频中,这些小班的小朋友,她们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老师的行为,开展了一次“表演游戏”。小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处于学习阶段,以模仿学习为主,只注意某一角色的动作和语言。从视频中就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在平时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具备深刻的印象。在游戏中,也能唯妙唯俏的展现出来。所以,在之后我可以在分享活动中,多询问和启发孩子,让他们转动自己的小脑筋,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然后及时的肯定孩子们,让孩子们可以增强信心!在平时尊重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这里也可以大胆的去说和做。创设一个丰富、温暖、安全、信任、互爱的情感氛围,让孩子们可以进行积极、愉快的情感互动。我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在照顾幼儿的同时,更应尊重他们。在与幼儿的交流中,老师可以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子,看着幼儿的眼睛,倾听他们说话,抚摸着他们的头部或小手。例如:我们在让幼儿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应该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自己有错误时,应该蹲下身和幼儿说“对不起”。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延迟反应,给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机会。</p> 总结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进行了很认真的学习,学到了很多。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倾听</span>的能力与习惯,并不一定要通过表述别人同样的话来完成,孩子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用自己批判性思维来努力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教师不要只关注自己的回应,而是要<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奇</span>孩子的表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放</span>孩子的话,不是一模一样不改变,而是保持原有意思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示范性,用逻辑清晰的表达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放手</span>听懂孩子的表达,<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尊重</span>他们的每一个奇思妙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问题不是教师问出来的,</span>而是孩子自己抛出来的,我们提供公平表达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教师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反思</span>不局限今天自己的表现如何(提问不好、赋能不够等等),而是要思考孩子是否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像华爱华教授说的,“质量时代”走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多学习专业知识,在游戏中提升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或许我们不能完全读懂幼儿,但只要我们在开放的活动中坚持观察并学会分析,便可以无限接近幼儿。</p> <p class="ql-block">供稿:各班老师</p><p class="ql-block">编辑:郭传玲 李 辉</p><p class="ql-block">审核:刘 伟 康训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