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为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对学校教学工作影响,我校十分注重提高教师线上教学水平,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与学的质量。课前集体备课,与联谊校共同开展课前的研讨交流活动。课后评课交流,一系列活动来保证来促进线上教学,线上课堂教学水平,来保证线上课堂教学的高效。</p> <p class="ql-block">本次听课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夏日绝句》。</p> 备课 <p class="ql-block">研读课标</p> <p class="ql-block">研读教材</p><p class="ql-block">《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之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市,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时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成为贵重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首诗的文字高亢,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了解学情</p><p class="ql-block">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读的意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p> <p class="ql-block">借助教师用书</p> <p class="ql-block">教法和学法</p><p class="ql-block">朗诵法:在反复散度诵读,拼读等各种形式下,能不是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p><p class="ql-block">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的情感.</p><p class="ql-block">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谓的是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教学设计</p> 与联谊校交流 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刘校长听课后布置任务</p> <p class="ql-block">通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与本节课进行对比研究,以下是我的收获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开启深入教研</p><p class="ql-block"><br></p> 精准把脉课堂,高效指导教学 <p class="ql-block"> 刘红梅校长的倾心交流,精心点拨,助力我们青年教师教学的成长,引领教师潜心研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人间芳菲处,教研花盛开放,我们青年教师会不断进步,以待教育之花灿烂绽放。季节更迭,时光荏苒,但教育人的初心不会改变,我们一直心怀愿景,不知疲倦,行进于上下求索之路。</p><p class="ql-block">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点燃着我们的教育热情!</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