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整体教学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海南省2022年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暨课堂教学攻关团队培训活动

范烟茵

<p class="ql-block">  为了推进我省落实新课标理念,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全省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暨课堂教学攻关团队培训活动于11月21日上午在三亚市第一中学第一报告厅隆重开幕。本次大赛评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才艺展示,包括即兴演讲和歌曲演唱;第二部分为课堂教学现场课评比。</p> <p class="ql-block">  出席本次活动的评委专家有:海南省初中英语教研员吴晓,三亚市初中英语教研员李媛,儋州思源学校外语组组长严妹玲,临高县初中英语教研员王春花,海桂中学副校长周育梨。</p> 第一篇章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三亚市第一中学张卓汉校长为本次活动开幕式致辞。张校长指出,本次活动的意义是研究和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以及为提升我省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张校长预祝各位参赛选手大展风采,勇创佳绩。同时希望参会的各位老师都学有所得,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初中英语教研员吴晓老师发表讲话 ,吴晓老师提到本次活动的举办由于疫情影响实属不易,尽管参会人数和规模都有所控制,但各市县的参赛老师代表着各市县的集体教研智慧,给线下和线上观摩比赛的老师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后对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三亚市第一中学表示了诚挚的谢意。</p> 第二篇章  教师基本技能秀场 <p class="ql-block"><b>一、演讲比赛</b></p><p class="ql-block"> 选手以抽签的方式获得规定的教学话题(与日常教学主题相关),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所给话题进行演讲。选手们演讲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娓娓道来,有的语言生动,有的表情丰富,语音动听,语速适中,凸显了选手们扎实的语言功底。</p> <p class="ql-block"><b>二.英文歌唱比赛</b></p><p class="ql-block"> 此次英文歌唱比赛为全体观众带来了一场美妙动听的视听盛宴,参赛老师们深情并茂的演绎,曲风各具特色,有的甜美可爱,有的轻松欢快,有的鼓舞人心,有的紧扣心弦。选手们的肢体语言丰富自然,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选手们的精彩展示结束以后,周育梨校长对选手们的表现做出了精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周校长指出,此次参赛的大部分老师基本功很扎实,唱、跳、说、演自然,语音语调流畅,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很享受;同时,他也强调我们在以后的演讲过程中要多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和听众们增加更多的情感沟通!</p> <p class="ql-block"><b>三、微型课展示</b></p><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下午,25位选手们进入第三个环节——个人微型课展示,此次活动开展正逢《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发布不久,选手们根据新课标要求,对自己所抽到的模块或单元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选手们从单元主题、学习背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和方法以及课时学习活动五个方面对整个模块或单元内容做了详细的设计和解读,致力于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跨文化意识。选手们详尽的剖析,精美的设计,流畅的表达,让到场观课的老师们佩服。</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严妹玲老师对选手们的微型课进行了细致点评。严老师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以及精彩的设计,同时也指出微型课设计中的不足,并给选手们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严老师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必须注意设计的总体性、递进性、关联性和综合性。对选手们设计中欠缺的递进性和关联性,严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p> 第三篇章 教师现场教学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比赛结束后,评委们按英语歌曲、英语演讲和微型课三个环节的分数确定了现场课堂教学比赛的入围名单,13位选手成功晋级课堂教学展示课。11月22日下午,课堂教学展示课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6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7 computers的读写课。</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8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8 Accidents Unit 1 While the lights were changing to red, a car suddenly appeared.的听说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9号老师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阅读课。</p> <p class="ql-block">  三节课结束后,由王春花老师进行点评。王老师首先表扬了三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各个环节指令清晰,然后对每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提出了建议。</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1.目标的设定不够准确,活动与目标设定不一致;2.作业的布置不太现实;3.指导学生环节要有提升环节,如何丰富润色作文;4.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互联网。</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1.目标的设定不够准确;2.环节之间缺乏递进性;3.语境设置不够真实。</p><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1.课时之间的关联度不够;2.文本解读过于琐碎;3.老师整个教学过程说的过多;4.建议老师要点到为什么要举行这个party。</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还指出在今后的课中,老师们课要有光:教学中要用散光关注每一位学生,用追光去追寻学困生,用聚光去聚焦学业水平、个性、特长突出的优秀生。同时尽量能通过学生的表情收到豁然开朗和积极回应的回光。课堂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实效性,给学困生送去温暖,给中等生送去鼓励,给优等生送去挑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注重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和综合性。</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吴晓老师进行点评:1.输出活动设计要关联学生实际生活,要生活化;2.在教与学的方式上,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愿意、能够、真正参与活动。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知知识相关联;3.注意挖掘文本育人价值从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11月23日上午,由10号、11号、12号和13号四位老师进行现场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10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s Unit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的阅读课。</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11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s Unit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的阅读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12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Module 8 Accidents Unit 1 While the lights were changing to red, a car suddenly appeared. 的听说课。</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是由13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Module 8 Accidents 的读写课。</p> <p class="ql-block">  四节课结束后,由严妹玲老师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10号老师的课对学生的关注度总体还不错,但整节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预定目标没有找到子主题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要抓细节,但本节课偏离了主线。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内容应该是关注故事的情节,而10号老师却偏了,只关注了时间主线。3.其中有一个活动与上一活动的衔接跨度大,不够紧凑。另外,提问smile的含义时,学生答不出来,就是老师在文本解读时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不够,铺垫不够,导致学生理解不出来。建议老师要关注蛇和Henry的动作,心理描写等,从第一次被蛇咬到第二次被蛇咬的心理活动突破重点。4.评价的内容过于笼统。5.最后的活动展示环节不够符合本模块主题意义,建议换成自己目睹、听说或经历过的事故介绍。</p><p class="ql-block"> 11号老师的设计和10号老师一样,对文本的解读偏向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但11号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很多。1.整节课的设计最突出的就是导入用Revision 激活了学生上一节课的知识,达到了单元整体教学要关联上一节课知识的要求。2.每一个环节设计了评价,评价内容可测性比较强。3.设计中能用思维导图关注角色、地方、时间等故事的要素。4.教学设计有梯度性。从活动到问题的设置可以看出老师从低阶思维层层引导学生过渡到高阶思维的发展。但在further thinking环节的评价中的“社会责任感”不是很恰当。预测环节花的时间过多。</p><p class="ql-block"> 12号老师的设计能从复习引入到正课,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复习,为后面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复习后设置的问题能起到引导学生往下读的效果。能从when,where,who,what等方面抓住故事要素,从时间、地点、人物过渡到事件。听的评价非常到位有效。问题设计能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能从对话中挖掘育人功能。在最后能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事故的看法,形成真正与文本对话。跟读过程中建议老师不要跟读,老师声音太大,学生模仿即可。学生说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输出的环节时间太短。评价表设计准确。</p><p class="ql-block"> 13号老师的教学设计理念符合新课标,主题意义明确,能通过文本渗透学生遇事冷静思考的意识,整个写作教学中围绕主题意义目标开展,学生在写作中就不会偏离主题。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圈出关键人物信息和故事情节信息,寻找有用的句子再到用连接词连接句子,层层推进为学生写作做好铺垫。同时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如何从简单句过渡到复合句。最重要的是本节课老师关注了育人的价值。作业设计方面也体现出了分层,落实了“双减”政策要求。严老师建议在简单句过渡到复合句的时候不要花太多时间。同时多给语篇脚手架帮助学生写作。点评环节要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出作文的错误而不是老师自己直接指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11月23日下午,由17号、18号和19号3位老师进行现场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17号老师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的听说课。</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18号老师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的读写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19号老师带来的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10 Australia.的阅读课。</p> <p class="ql-block">  三节课结束后,由李媛老师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17号老师整节课没有呈现主题意义。第一节课热身环节没有达到目的,没有激活学生。派对的主题太过限制。建议要注意整合教材。</p><p class="ql-block"> 18号老师的整节课逻辑清晰,设计环环相扣。在写作环节之前,老师用思维导图给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写前说的环节是非常巧妙的安排。这对后面写作的输出起到很大的启发、示范作用。建议在说的环节能再多给时间,让更多的孩子展示就更好了。</p><p class="ql-block"> 19号老师语音优美,教态自然,但整节课就是一节澳大利亚的介绍课。学生阅读过程没有展现出来,同时练习的设计没有体现思维的拔高,只是简单知识的填空。</p><p class="ql-block"> 最后,李老师指出老师们在文本解读时已经能达到read in lines, read between lines, 但希望能做到read beyond lines.</p> <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上午,比赛进入尾声,由20号、22号、23号老师带来最后三场现场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20号老师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读写课。</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22号老师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听说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23号老师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阅读课。</p> <p class="ql-block">  三节课结束后,由周育梨校长进行点评。周校长指出,今天上午的三位老师语言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每一位老师都是激情四射,亲和力很强。导入部分的素材都能快速切入符合我们现代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此外,三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 同时,三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三位老师在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达上都不是很准确,课时学习目标表述的时候不能够直接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来表述。今天的3节课在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20号老师的设计主题不够突出,在写的环节没有体现迁移创新,读的是炳写的还是阿炳。22号老师同样存在主题不突出的问题,15分钟了才进入到主环节。23号和前一位老师一样依旧在教教材,没有突出主题,按照教材顺序在设计。</p> 第四篇章 颁奖仪式 <p class="ql-block">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四天的比赛,接下来,便是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获奖结果如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等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洪方敏 吴际娇 张婷 谢燕美 洪晓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等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郑健怡 罗颖 席丽华 卢慧婷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可妹 刘海静 吴英静 陈望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等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绿叶 唐源 叶枫 钟仕颖 张媛 李晓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周莎 赵运娟 梁敏 李俐 陈环 朱香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等奖指导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等奖指导老师合影</p> 第五篇章 闭幕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历时四天,本次比赛按原计划顺利完成,闭幕式由吴晓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吴老师指出,老师们对大单元整体设计中有大观念,但到具体课时的小观念没有了,希望老师们继续认真研读新课标,研究好课案例,进一步理解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同时老师们还要探究如何让学生做到深度学习,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给予三亚市第一中学承办这次海南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大赛的机会,让我们在本次活动中学习和收获到了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和来自全省的优秀教师得到了交流,相信海南的英语教育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全体人员合影</b></p> <p class="ql-block">图文:三亚市第一中学初中英语组</p><p class="ql-block">编辑:杨梅 范烟茵</p><p class="ql-block">审核:吴晓 李媛</p>

老师

学生

教学

初中英语

设计

选手

环节

课堂教学

上册

三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