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985”大学——厦门大学,校内有一条长度达1千多米的隧道,名为芙蓉隧道。它是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这条隧道它把厦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吸睛度,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br> 早先到了国外,看到过在墙壁上色彩鲜艳的乱涂乱抹,人们说这是涂鸦。涂鸦可以说是一种亚艺术,在西方很多艺术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带着颜料和画笔,鬼鬼祟祟,到无人注意的街头,在墙体和公共设施上进行“创作”,以寻求创作的灵感和刺激,表现着一种自由、放纵、叛逆。后来在国内,在地下通道的墙壁上也偶尔看到涂鸦。<br>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芙蓉隧道的涂鸦通过博客,然后是微博、微信这些载体,名扬天下了。每天到此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br> 芙蓉隧道开通的时候自然是去过的,但自从芙蓉隧道有了涂鸦我还没去过。如今听说整个隧道都布满了涂鸦,我郑重其事地在一个早晨前去“瞻仰”, 显然心底带了那么点“朝圣”的意味。<br> 我那次去芙蓉隧道,正是快到上课的时间,隧道内自行车车流滚滚,青春的气息像春潮般欢腾奔流。<br> 隧道里亮着日光灯,顶部刷上了蓝天白云,两侧壁上的涂鸦林林总总,有的古怪诙谐,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抽象写意,有的工笔写实。占满我眼帘的是鲜艳夺目的色块,形态各异的人物、生动活泼的线条,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隧道,被涂抹成一条色彩斑斓的艺术长廊。<br> <br> 我现在所看到的这些涂鸦是历届厦大的学子们,一层一层涂上去的,不知被覆盖了多少次,又涂鸦了多少次,折叠着一届又一届大学生们的艺术留存。<br> 隧道涂鸦形式各异,有卡通画的,有用字母或数字代画的,有水墨画的、工笔画的、水粉画的、形似变形金刚的,十足的异彩纷呈。画的内容有即将毕业抒发感想、立此存照的,有给同学加油鼓劲的,反映学习生活、宿舍生活、课余生活的,也有社会实践、政治题材的,内容五花八门。内容大多与在校就学期间的生活有关,涉及学校的建筑,校园的景色,友情与爱情等等。形态稚拙的人物、鲜艳斑驳的色块、生动诡异的线条,创意出彩的语句,将整条隧道粉饰成由一个个心灵橱窗组成的长廊。芙蓉隧道的涂鸦见证了众多厦大学子的青春时光。<br> 在厦大学子眼中,它扮演的是毕业留念、青春纪念册、校园记忆、母校景观的角色。在游客眼中,它是厦大景色的一个特征符号。 可是,再长的隧道也有被画满的时候,总得除旧布新。听说涂鸦被涂抹被覆盖被画上新的涂鸦,还有游客杂乱的批注、留言等等这些,曾引发了涂鸦权力和管理的争议。 我想,把芙蓉隧道的涂鸦视为一部厦大学生的青春日志就可以了。在争论中有人认为,既然是涂鸦,更新越频繁,就越有生命力。我颇以为然。<br> 我这次探访芙蓉隧道,时间正临毕业季,所看到的涂鸦主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向母校作别的内容。看得出来,即将毕业的学生喜用创作涂鸦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留恋之情。我在一条文字涂鸦“青春无畏,逐梦扬威”面前停驻了一瞬,青春多好!<br>就在我独自欣赏的时候,见到一拨大学生带着笔和纸,拎着桶装的颜料,正前来这里继续涂鸦。<br> 我对刚看到的一幅涂鸦上的字句记忆犹新,那是竖写的两行字:“最潇洒的离去,是永不回头地朝前奔跑!”这应是告别母校的莘莘学子之作。<br> 望着那些正准备涂鸦作画的毕业生,心想,不知道他们毕业后将去何方?是就业还是创业?心里不禁默默地为他们祝福。沉吟了一会,我在手机上写下了一首小诗。《隧道涂鸦》:<br> 闻名遐迩的涂鸦墙<div> 隧道很长很长<br> 这端可以看见那端的光亮<br> 光明在前方,路却很长<br> 满是青春的荡漾<br> 满是爱情的誓言<br> 满是离去的忧伤<br> 最潇洒的离去<br> 是永不回头地朝前奔跑<br> 走向茫茫人海发奋图强<br> 多少年后当你再回首<br> 涂鸦墙曾留下你的爱恋<br> 曾挥一挥手离去<br> 心中的一角却永远依依难忘<br> 那里有你的青春在荡漾<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