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鸟对对碰

Grace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首的鄱阳湖,在每年秋冬的枯水季节,都会吸引数十万只候鸟飞来越冬。特别白鹤数量最多可达4000余只,东方白鹳最高数量可达2800余只,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8%和95%以上,鄱阳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候鸟越冬天堂。每到冬季,成千上万的候鸟吸引着各地鸟友纷纷到鄱阳湖来观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是11月初来的鄱阳湖,本以为多数越冬候鸟还没有来,没想到今年它们来的早,所以也见到了平沙落雁、鹤舞九霄、鸦柱冲天、雁阵回旋的壮观景象。因为这次在鄱阳湖待的时间长,我有机会仔细观察和识别每种鸟,特别是一些其它地方很少看到的大型鸟类,所以才会有下面的大鸟对对碰(比较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呢。</p> <p class="ql-block">鹈形目 鹮科</p><p class="ql-block">白琵鹭(80~95厘米)</p><p class="ql-block">白琵鹭一直以它形状奇特的喙和独具特色的觅食方式而著称。它们以隔空飞过的纤纤美姿与我在鄱阳湖重逢。</p> <p class="ql-block">白琵鹭的喙黑色,喙端黄色,像两把合体的小铲子,足足有20厘米长。无独有偶,另一种长了类似的喙(全黑)并采用相似取食方式的是黑脸琵鹭。它比白琵鹭略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眼先。(相较于白琵鹭,黑脸琵鹭的数量和分布更少,所以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知道白琵鹭喜欢集群,却不知它们休息时喜欢如此紧紧地贴在一起;也知道它们喜欢在开阔水域采用左右摆头的独特方式划水觅食,却不知道它们摆头的频率如此之高,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可见对自然观察而言,花越多时间就会有更多发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鹤形目 鹤科</p><p class="ql-block">灰鹤 (95—125厘米)</p><p class="ql-block">想找到白琵鹭,只要稍稍留意空中飞鸟,重点关注几大水域就基本可得,而想要找到鹤群,还是蛮需要经验和耐心的。</p> <p class="ql-block">那日我们驱车行驶在大堤上,用望远镜不时扫过两旁的稻田,走了许久,才有几只影影绰绰的鹤影映入眼帘。“是灰鹤!”经验丰富的T老师决定停车带我们上前拍摄。众所周知,鹤群活动和觅食的时候,总有一只鹤会担任警戒工作。为了尽量减少“鹤警卫”的注意,我们排成一列纵队在稻田里前行,并且每当“鹤警卫”稍有留意,我们就都就立刻停下脚步,等“鹤警卫”觉得安全,放松了警惕,我们再往前走。就是这般小心翼翼,还借助了一间房子做掩体,我们才得以近距离目睹灰鹤群觅食、飞起和盘旋的。</p> <p class="ql-block">拍摄后,我们便迅速离开了,毕竟打扰人家进食总归不太礼貌哈。</p> <p class="ql-block">白枕鹤 (120—153厘米)</p><p class="ql-block">混在灰鹤群里的白枕鹤明显比灰鹤大一圈,高一头。虽然它们比灰鹤数量少得多,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身高优势的原因,它们明显更多地承担了警戒的职责——几只白枕鹤中总有一两只警觉地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当然,也可能,它们只是在守护自己的小家。</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因为身体大多数羽毛是灰色的缘故,单独遇到灰鹤或白枕鹤时,还是需要仔细辨认的——灰鹤头顶一丢丢红,白枕鹤眼周有大片红色裸皮;白枕鹤的喉和头顶至后颈为亮白色,而灰鹤只有眼后白色延伸到颈部;另外,白枕鹤的脚是暗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白鹤 (125—140厘米)</p><p class="ql-block">鄱阳湖常见的冬候鸟几大鹤当中,白鹤是唯一站立时通体雪白的(黑色的初级飞羽站立时折合起来,只在飞行时可见)。脸部裸皮红色,喙和脚暗红色,所以它是几种鹤当中辨识度最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在稻田可以看到白枕鹤混群与灰鹤的觅食大群,在河流边的滩涂,也可觅得灰鹤或白枕鹤,还有它们带着各自亚成鸟活动和觅食的身影。灰鹤的亚成鸟头颈没有明显的黑白配色,全身羽毛青灰色。白枕鹤的亚成鸟和成鸟相似,只有颈部的羽毛略黄。头、颈和身体均为棕黄色的白鹤亚成鸟,更是粘人的小朋友,始终与成鸟形影不离。来看一组成年鹤与亚成体的照片,一定温暖到你。</p> <p class="ql-block">(2019年冬,摄于鄱阳湖。)</p> <p class="ql-block">怎么样?看过我上面的描述,你是不是很容辨识得出它们分别是哪对母(父)子(女)?自然,看照片远不及实地观鸟的体验那般美好,况且你还完全有可能集齐四大鹤(如上+白头鹤),而且还有可能与沙丘鹤(据说它们喜欢与灰鹤和/或白枕鹤混群)和蓑羽鹤不期而遇。所以,赶紧策划一场去鄱阳湖与鹤的浪漫偶遇吧,错过可是要等上一整年呢。</p> <p class="ql-block">鹳形目 鹳科</p><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 (110—115厘米)</p><p class="ql-block">在鄱阳湖的明星大鸟中,东方白鹳是个特立独行的典范。每次见到它们,都是静静地独自站立在宽阔的水面上,它们高大的不容忽视的身影仿佛在对远处熙熙攘攘的雁群鸭群说,“热闹是它们的”。这与它们在繁殖地度夏时,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共筑爱巢的形象颇为不同。除了特立独行的形象,用一白一红和两黑——周身雪白,脚红,嘴黑,翼黑,基本可以准确无误地锁定东方白鹳了。</p> <p class="ql-block">除了东方白鹳,黑鹳(100—120厘米)也经常会在鄱阳湖现身。我在第一次来时就遇到了黑鹳。身形高大的黑鹳,总是一副酷酷的模样,羽色仿佛白色的长衬衫外面罩着一件黑色的披风一样。大家来鄱阳湖观鸟时,一定要仔细寻找这两种鹳哦。</p> <p class="ql-block">(2019年冬 摄于鄱阳湖)</p> <p class="ql-block">来鄱阳湖除了看琵鹭、鹤、鹳类等明星大鸟,还有一种堪称震撼的感受,那就是听雁鸣,赏雁阵。大雁非常爱集群,无论是平沙落雁,还是雁阵冲天,都非常有气势,让人过目不忘。鄱阳湖集群的大雁往往不止一种,常常有白额雁、小白额雁、豆雁、短嘴豆雁、灰雁、鸿雁等混群,一起活动。</p> <p class="ql-block">清晨和傍晚,雁群喜欢在天空中列队飞行,就像我们的早锻炼和晚锻炼一样——聚时,鸟浪翻滚,铺天盖地,散时,化作各路纵队,变换各自喜欢的队行远去。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觅食,或飞到湖中和鸭子们争食,或散落在稻田、甚至菜地。吃饱喝足以后,它们就会找块清净安全的沙滩,卧下来休息。真的是那种把头埋在翅膀里,晒着暖暖的太阳,踏踏实实睡觉的休息。</p> <p class="ql-block">与其他几种雁相比,小白额雁在鄱阳湖并不常见,而这次我们很幸运地在修河边遇到了十几只。</p> <p class="ql-block">那日在修河边的大堤上,看到不断有雁飞来,落到沙滩上,我索性坐下来,支起单筒望远镜,开始静静地观察和识别每一种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镜头里它们与我的距离好近好近——它们有的蹒跚前行,有的静立不动,还有的卧成个椭圆的球;有的偶尔昂首挺胸拍打几下翅膀,有的只是伸出单边的足和翅,做做拉伸,还有的觉着后来者撼动了它的那方空间而愤愤地啄食教训对方一下;还有每一种雁的足和喙、大小和羽色,我都通过镜头一一记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这样,雁的身影在我的注视下,从长圆,变得宽短,再变成一个个被它们卧住的点,在充分地享受了我和它们和谐共存的美好之后,我才无比满足地离开。</p> <p class="ql-block">列表比较一下不同雁的具体特征,希望下一次可以在雁群或雁阵中迅速识别出是哪种雁。</p> <p class="ql-block">观鸟之后,绘制一幅自然笔记或博物画,更有助于加强对新认识鸟种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小天鹅 (115—150厘米)</p><p class="ql-block">小天鹅也是鄱阳湖的常客。雪白的羽毛,优雅的姿态,无论飞在空中,走在地面,还是游在水上,你都很容易认出它们。刚刚返回越冬地的小天鹅常常以家庭为单位(两只成鸟带着它们的亚成鸟)活动。成鸟随时随地紧紧呵护和守候灰扑扑的亚成鸟的样子还真的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说到小天鹅,当然要提一下大天鹅(140—160厘米),大天鹅除了体型比小天鹅略大之外,要想分清楚它们孰“大”孰“小”,就要认真地看看它们的脸部。它们的眼前到喙都有黄斑,小天鹅的黄斑,不过鼻孔,多呈梯形;大天鹅的黄斑延伸过鼻孔,多呈锐角。此外,小天鹅的头更浑圆饱满,而大天鹅的头呈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此外,湖区还有很多种鸭和潜鸭,当然有更多种、也有更多的鸭和潜鸭还在来鄱阳湖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冬候鸟(除了猛禽,多为水鸟),鄱阳湖周围还活跃着许多留鸟,此行在龙源峡景区,我们就偶遇了一只白鹇和两只白颈长尾雉,还有星头啄木鸟,大斑啄木鸟,林雕……</p> <p class="ql-block">白鹇 (雄 90—130厘米, 雌 70—90厘米)</p><p class="ql-block">大型鸟类通常都比较胆小,稍有风吹草动,极容易惊飞。这次我们在龙源峡偶遇的一只白鹇却是格外的气定神闲。它在我们车行前方的几米远,不慌不忙地踱着四方步,沿着路边的草丛觅食。我们并没有下车,但它似乎觉察到了我们的存在,抬起头怔了怔,又低下头,继续觅食。那一刻我非常享受,并感动于这只白鹇对我们的信任。我们随着它缓慢前行,直到它的身影隐没在山坡的草丛里。</p> <p class="ql-block">白颈长尾雉 (雄 81—90厘米, 雌 45—50厘米)</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还沉浸在偶遇白鹇的兴奋之中,两只白颈长尾雉,一雌一雄,先后在我们的车旁边华丽丽地飞起,我几乎被惊得目瞪口呆。是的,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刚想说今天的鸟运好到爆,转而一想,是这片原生林地的条件足够好,才会吸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在这里安家落户。当然,要感谢当地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才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濒危鸟类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环颈雉 (雄 80—100厘米, 雌 57—65厘米)</p><p class="ql-block"> 环颈雉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因行为谨慎,平日里也并不多见。这一次我们在修河边亲眼目睹十三只之多的环颈雉从一侧的湖边草丛齐刷刷地飞向另一侧更远处的滩涂湿地,场面还是难得一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图有真相,对于白颈长尾雉的雌雄异色,和环颈雉的鸟多势众,欢迎大家来永修实地观看,一饱眼福。否则,只能展开理想的翅膀去尽情想象了。</p> <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大家还记得我这次前来鄱阳湖时的隐忧吗?是的,旱情。2022年夏秋,鄱阳湖遭遇了严重旱情,连续几个月以来,只下过两场零星小雨。行走在湖区内外,到处都可看到裸露的河床,江河水流明显减少,主湖区碟型湖更是几乎见了底儿。</p> <p class="ql-block">旱情如此严重,冬候鸟依旧如约而至,它们的水和食物究竟在哪儿呢?</p><p class="ql-block">为了应对旱情,给越冬候鸟储备足够多的水源和粮食,当地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既未雨绸缪又因时因地制宜。不仅采取关闸蓄水、开渠引水等措施,给重点湖泊保水补水,促进沉水植物生长和鱼虾螺蚌的繁育,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不同的村镇划分了一定范围的稻田,补贴给农民,留下稻谷给鸟儿做备用口粮,甚至还购买储备一定量的稻谷和玉米,供极端天气情况下的不时之需。另外,还组织开展老化苔草刈割,促进新的苔草萌发生长,为雁类等草食性候鸟储备天然食源。</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采取的补救措施得当,我们才可以在大旱之年仍然能够看到万鸟齐聚鄱阳湖的美好画面。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用镜头、用画笔,用文字,捕捉、描绘、记录这一切,把“鄱湖湿地、候鸟天堂”的美传递给更多人,把人类与鸟儿和谐共生的故事传得更远更远……</p> <p class="ql-block">(文中照片除了有标注的之外,均为作者2022年11月摄于鄱阳湖。插画均为作者绘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