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看电影

用心呵护你

<p class="ql-block"> 露天看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曹全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防空雷达站看电影啰!"</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最爱听的就是这声吆喝。</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的忽鸡沟,有三个地方可以看上电影:忽鸡沟公社机关驻地;驻扎在南梁的空军防空雷达站;慰问修建东河至固阳的包一固公路工程队。</p><p class="ql-block"> 我们爱去部队驻地看电影,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部队一般放映的是战争片儿;另一方面,也想真实地看看枪呀、炮呀、探照灯呀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  我那时也小,八、九岁的小屁孩儿,啥也不懂,还爱凑热闹。</p><p class="ql-block"> 雷达站要演电影的消息,一般是由南梁村的村民,去供销社买东西时传来的。</p><p class="ql-block"> 农村人不吝啬,嘴快的赶不上腿快的。供销社的人知道了,就好比二踢脚飞上天,又有响声又冒烟。</p><p class="ql-block"> 大的指小的:"去,回去告诉妈妈,早点儿做饭,吃了饭好早点儿看电影去。”</p><p class="ql-block"> 小的用袖子抹一下鼻涕:“那你给我买一块儿糖,我就去。"</p><p class="ql-block"> 大懒指小懒,一指一个不动弹。</p><p class="ql-block"> "我还没了,给你买了?不去小心晚上不领你的。”</p><p class="ql-block"> 小的一听,甚也不敢说了,吸上一下快流在嘴里的鼻涕,虽然有十分的不愿意,可那双破旧的牛鼻鼻鞋还是挪动了,转身一溜烟儿的小跑,回家禀报去了。</p><p class="ql-block"> " 雷达站演电影了。"</p><p class="ql-block"> 消息飞快地传遍了附近的各家各户。炊烟也不约而同地缭绕在了各家的烟筒之上。</p><p class="ql-block"> 饭后的我们,腿上笨儿有劲儿。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红的、粉的,花花绿绿的,一溜一溜的,行进在山间的土路上。翻过一道沟,跨过一道梁,远远的就看到了被平整过的山脊上的高射炮和探照灯。</p> <p class="ql-block">  空军防空雷达站,座落在南梁村旁的山丘上。军事重地,我们也只能远远的观望一下。那里地势高,山丘又平坦,观察天空不受山势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部队驻地真好。整洁,规范,威严,霸气。空气中弥漫着严肃,走路都带着"唰、唰、唰"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幕布早早的架在两根铁管上,直直的,平平的,矗立在广场的边缘上,静静的候着。</p><p class="ql-block">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坐下!"战士们人手一个小马扎,坐在广场中间。腰板直挺,表情严肃,目视幕布方,表现出了军人的威严和整齐。</p> <p class="ql-block"> 四周站着围着的就是前来看电影的村民了。</p><p class="ql-block"> 农村的青年男女,没有娱乐的地方,更没有接触的机会。借看电影,小伙子们可以瞄瞄临村的姑娘。姑娘们也能充分展示一下自身的魅力。虽然男的有些生硬,女的有些差涩,可老旧的衣服里,藏不住那颗骚动的心。在夜幕的遮掩下,偷偷的,男的瞄女的,女的眊男的。再爱起哄的人,也不敢在此太放肆,只能偷偷的眊瞭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也不懂这些男女之事。只是偶尔的戳一下同行的小伙伴,伴个鬼脸而矣。谁也不敢破坏这严肃而又敬畏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电影放的大多是战争片儿。什么《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这是男孩子的最爱。有时候也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p><p class="ql-block"> 看的兴奋时,左腿倒右腿,右腿倒左腿,根本忘了腿麻脚疼。就连尿紧都不敢去,生怕挤不进来,误了故事的情节。虽然有些片儿看了多遍,情景差不多也能背下来。</p><p class="ql-block"> 人们大气也不敢出,规规矩矩的把电影看完了。</p><p class="ql-block"> 去的次数多了,也掌握了一些小小的经验:假如防空探照灯那巨大的光柱,在空中扫来扫去,那肯定不演电影。</p><p class="ql-block"> 我爱部队的生活,干净、整洁、有章法,守纪律,整齐化一。</p> <p class="ql-block"> 公社演电影与部队就不一样了。公社演电影比较热闹。</p><p class="ql-block"> 四面八方的村民们早早就过来了。在等放映员吃饭的空隙,人们象掐了头的苍蝇,东一头西一头的乱窜。</p><p class="ql-block"> "咦,这不是二姑舅,过来看电影了?我姑姑最近身体挺好哇?"姑舅俩握手、拍胳膊,唾沫星子乱溅,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嘿,啧啧啧,瞭人家嬲的,连人也认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啊呀没看见,你们也过来看电影了?"</p><p class="ql-block"> 临村的男人一见面,照胸脯捣上一拳,开口一句: "哈呀,这个个泡也来看电影了,身体挺硬,还没死了?哈哈哈……”,算是关系密切的打招呼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  等到放映员抹一抹油光灿烂的嘴,打着饱嗝,剔着牙,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出来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人们看到放映员,便自觉地坐在了银幕前,交头接耳地等待着开演。</p><p class="ql-block"> "你的烟头子往哪戳了,危险烧了我头发。"</p><p class="ql-block"> "女仔儿接玄求的,没看见哇。"</p><p class="ql-block"> "二板仁,快快快,我给你占下地方了。"</p><p class="ql-block"> "谁的手了,往哪摸了。讨求厌了。"</p><p class="ql-block"> "谁放屁了,这么臭。不能少吃点儿?”</p><p class="ql-block"> 放映员才不管这些了,慢腾腾地倒扯着放映机。有人要问:“老王今天演甚呀。"人家头也不抬,摔出一句:"问甚了,演开不就知道了?"那可真是"乳牛腿板抹膏药一一牛逼坏了。</p><p class="ql-block"> "喂,喂。大家注意了啊。今天放映的是国产故事片儿《青松岭》。"话不多,但声音大。吵闹声也逐渐的由强变弱,最终被电影的声音掩盖了。</p> <p class="ql-block">  平静的生活,也有不平静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自打各村来了知青以后,野外看电影就不安静了。借着看电影的机会,知青抢军帽、临村知青间打架,偷鸡摸狗,调戏村里的姑娘、媳妇儿,成了露天看电影的常态。之后,也习以为常了。似乎看电影时,没发生这些事儿倒不正常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因为看电影还出了一个笑话。</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公社演电影,房东大爷、大妈看电影去了,住在窑洞外间的女知青没去看。等到电影散了,老俩口回家经过窑洞外间进里间时,看到炕上多了一个后生,大妈慌忙说道:"闺女,可不敢,出事呀。"小伙子笑着对大妈说:"大妈没事,我们有大裤衩子呢。"大妈捂着嘴离开了。第二天,这句话便传开了。等到公社再放电影时,这句话早己成了人们起哄的口头禅了。</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知青是好的,只是个别人不检点而矣。真是一块儿臭肉坏了一锅汤,在当时比较封闭的社会中,知青的名声就让这一点儿、一点儿的事搞坏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的广场上也有时候放电影,但怎么也找不到过去野外看电影的感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