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前夕 紧急救母 <p class="ql-block">11月6日是个星期天,接到老家电话,说母亲这两天吃不下饭,生命危在旦夕。我马上赶回老家带她去医院。到达医院,经过多项检查之后,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脑梗死”。看到这三个字,我的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把母亲安顿好之后开始输水。那天晚上,我陪母亲熬到凌晨三点多。我和母亲聊了很多,她告诉我,她今年就要走了。我劝慰她说:“妈,你要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别只往坏处想……”那一夜,望着病床上的母亲,我在想如果真的哪一天母亲去世了怎么办?但这个念想在心里立刻打消,眼前的母亲活生生的,你问什么,她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怎么会突然离我而去呢?</p> 万般无奈 挥泪告别 <p class="ql-block">11月7日周一,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学校本者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将课堂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疫情的猝不及防打破了正常的生活。病房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我已做好在医院上网课的准备。晚上七点,我在母亲的病榻前参与了程昕主任发起的钉钉视频会议,会议中强调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及网课的诸多注意事项。母亲在一旁也听着。会议结束后,母亲不停地催促我,你忙就回去吧。我说:“妈,您都这样了,我能忍心回去吗?”此时医院里也下一道紧急令,说疫情期间,家属陪护只能留下一人,从今天起只能待在医院里,不能外出走动。三哥坚持留在医院,他说医院声音噪杂,怎能上网课,有我在你放心回去吧。我也考虑到医院里有许多不可控的声音,影响课堂效果,但想到母亲的病情,在最无助的时侯,多么需要儿女的陪伴与呵护,我更想到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诀。心中千般不舍,万般无奈,还是一狠心,挥泪和母亲道别。</p> 精心准备 顺利开课 <p class="ql-block">11月8日周二,网课第一天,由于前一天已经在医院里备好课,今天我打算用手机和电脑相结合的方式上网课,这样便于随时切换镜头。这也是我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上课。为保证网课顺利进行,中午我开启手机流量进行在线课堂试播,和学生们连麦挺顺利。下午2:45,数学第一节网课正式开始,我还像往常线下课堂一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整节课我通过多次连麦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讲题,提出心中疑惑,分享学习心得,我就充当一个引导者。这样避免老师一言课,网课枯燥无味的现状,让课堂生动起来。这一节课,上得挺顺利。网课结束我收到家长发来的短信:刘老师,课堂很精彩,虽然家里有孩子,但是你克服困难,途中没有听到一点孩子的声音及吵闹,你这种精神,就该给你个大大的赞。何况你用心提前备课,还写教案……殊不知,为了保证网课质量,我舍弃了病危中的母亲,把年幼的儿子送到了爷爷家。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庭的未来和希望。</span>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用行动去践行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p> 转变思路 提高效率 <p class="ql-block">11月8日网课第二天,我要讲解方程,这部分知识特麻烦,尤其是解方程及检验过程的格式一开始学生很难做到完美。昨天发到家校本上的作业批改了好长时间,但学生及时订正的却寥寥无几。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作用到学生身上却微乎其微,顿觉得有鞭长莫及之感。于是我转变思路,今天的作业发到小组群里。不出所料,第一次初学解方程,线上教学弊端完全凸显出来,做对的凤毛鳞角,错误五花八门。和同年级的老师们交流时大家的感受是跟老师没教过似的。不过,尽管错的一塌糊涂,在小组群里我通过语音留言的方式给学生或引导,或鼓励,或规劝。也拉近了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明天的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p> 线上啃读 追梦逐光 <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网课中,疫情的阴霾越来越严重,从手机,朋友、家人那里得到许多不利的消息。某某小区有多少人集中隔离,某某酒店现在已经成隔离点……母亲还在医院,每天我总要打几个电话询问,但得到的也是不好的情况,生活的天空一片灰暗。但是在这样情况下,南阳新网师线下学习中心在武华云老师的带领下,一群追逐理想,向光而行的老师们正在如火如茶地学习。他们以笔为剑战疫情, 以墨为锋书豪情。我在这样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团队裹挟下,购买了新教育执行主任郝晓东老师《教师成长力》一书,开启啃读之旅。还聆听了新网师线上啃读会第六期,大厦书系举办的网上大厦书系读书节《教师成长力》领读直播。那些躬耕在一线的优秀教育者分享了自己读书的收获感悟。“成长是生命最好的姿态”“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如何以笔为马,走出写作的第一步”“<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交往”等等,</span>这些洞见,在不断冲刷着我的认知,我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反思。这无疑给被繁琐杂事缠身、处于迷茫、困顿中的一线老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曙光。我聆听着,感动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了十几页笔记。独行快,众行远,这两次直播课来自全国各地卓越教师的精彩分享让我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一个教师的成长,就是一个寻找榜样,靠近榜样,成为榜样的过程。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如江苏省南通市金霞老师分享的那样《我依然可以50岁再出发》,我愿和这些榜样老师一道,勇猛精进,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这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p> 突闻噩耗 悲痛欲绝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一边上网课,一也跟着新网师的团队前进,一边担心母亲的病情。她在医院一天不如一天,我们担心母亲输水过多,适得其反,舅舅也打电话说让出院。当晚,三哥带母亲回家。刚回家那几天,她慢慢能说话、能吃饭,比在医院状态好很多。我也希望于水停了之后,她的身体会慢慢好起来。尽管希望不大,但我心中仍抱着那份侥幸。11月18日,经过近两周的防控,疫情形势有所好转,我所住的小区下午解封。晚上我收拾好行李,准备明天回家看望老母亲,可殊料夜里1点多,接到老家的电话。听到却是母亲去世的噩耗,悲痛之情无以言表。回到家母亲已躺到冰冷的灵柩里。从此与亲人阴阳两隔。再也看不到她充满笑意的面容,听不到耐心的叮嘱。我的内心像被掏空了似的。母亲在,家就在。母亲一走情何所依?天似乎塌下来,无助、悲伤、悔恨、自责、多种情绪袭上心头,五味杂陈。第一次这么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分离的痛苦。世上路千条,何处寻老母。宇宙地万里,何处找娘亲。只能忍悲含痛,泪洒衣襟。</p> 家人关怀 永生铭记 <p class="ql-block">11月19日,在我最痛苦,最无助,最悲伤的时刻,我敬爱的领导费校长、 王校长、 马校长 、张校长、毛校长纷纷打来电话安慰我,我亲爱的同事们打电话,发短信劝慰我节哀顺便。让我感到十四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此,我向十四中的家人们表示深深地感谢,我将家人的关怀记在心中,化作工作的力量。这一晚,我守在母亲的久柩旁,望着摇曳的烛光,回想起母亲在世的历历往事,忘不了母亲供我上学时历尽的艰辛,忘不了每次回老家时母亲翘首以盼地站在路边,忘不了母亲病危时话都说不清还劝我说忙了就别回来了……思念之情如万箭穿心。就在此时,手机里传来滴滴的声音,我班王紫炀同学发来的信息,问课本上一道方程题,我赶紧擦干眼泪,耐心给他讲解,一直讲到他会为止。我想如果母亲在天之灵能看到,一定会为女儿感到自豪吧!</p> 踏上归途 一课不落 <p class="ql-block">11月20日周日,母亲入土为安,本想留在家给母亲烧几天纸,点几碗汤。但家人一直说你走吧,明天还上网课。我依依不舍,侄子说:“小姑,你是人民老师,你不属于我们这个小家,你属于国家的……”感谢我的家人,和我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周日晚我回到家,在灯下开始准备下周的网课。我想母亲虽然与我永诀,但她对亲人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生活的执着信念,她的善良,节俭,无私,友善将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您的儿女定不辜负您的叮嘱和期望,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请母亲一路走好,愿母亲在天堂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