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马过金銮殿 慈禧车行黄沙原:访石峽关/榆林堡/东营门村

王延星

<p class="ql-block">北京周边的长城,见证了太多的历史风云。有来此称好汉的人物,也有狼狈出关的皇帝。一般说来,历史很公平,尽管前人金戈铁马越雄关,但到了气数尽的时候,后人则也只能仓皇出逃以避难……这一点在历史上,从辽代的契丹人,到女真人的金朝,再到蒙古人的元朝,一直到满清政权,都出现过……只是这一出一进,中间最少也隔了100多年,若说能在几十天内完成这一周期的,千古之内,唯一人耳🤭……</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就是明末的李自成。他占领北京后成立了大顺政权(只是正式登基,之前在西安就已宣布成立了),过去,官方的历史书上把农民起义(造反),视做正能量来看待,故把“大顺国”也作为了中国文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但其实那只能算一段幕间插曲🤭,因为当时的几大逐鹿方,都没有一统中国(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李自成基本没有读过书,从小顽闹打架、当和尚混吃喝、借钱不还杀了债主、老婆出轨刺死情敌、当兵不服管谋害长官……走头无路后跟着当草头王的舅舅,在江湖上打家劫舍……他舅舅死后,他因袭了其“闯王”的江湖名声,一时风头有两(另一个是上图中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张献忠)……他本来计划拥兵自重后接受招安,谋一个西北的王爷干干,但崇祯皇帝没有答应……他在几个有野心的江湖读书人的怂恿下,就开始了以掠夺财产为目的的、在中原几个省内的流窜作战……过去的书上强调说当时有一民间说法,是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云云,他的这种“均田地”的手法,一时是能吸引大量底层农民,但不征税的结果是搞得自己的队伍没有了供给基础……明末的苛捐杂税确实是官逼民反的一个重要动因,但拉起一支队伍,几十万人要吃要喝要军饷,如号称不征税,那就只有靠(打土豪)抢了,而且是需要大规模地抢掠,才能维持自身的运转……所以,后来看李自成进入北京走的线路(见本图)怎么那么怪?放着大道不走,偏要从山西的山沟里,一步一步钻到长城之北,攻打居庸关呢?原来他就根本没有什么攻打北京的计划,只是想攻打大同,因为那里的银库、财主都比较多😁……当他打到宁武关(见图中的绿色箭头经过处),虽然拿下了,但自己死伤了近一半人马,他感觉到力不从心,巳准备退了……但没想到大同的守军竟前来献降了😜,这天上掉馅饼的事,也只能接着了……之后,宣府等众多地方的明军也都投降了(这些降将并不是心向他这一方,而只是为了保住自己手里的既得财产😜)……就这样,一步步地接收降地,他的军队就来到了八达岭前(图中黄色箭头,是他的另一支辅助人马的掠夺路线)。八达岭是很多中国的人都去看过的地方,那里很险要,仅前哨阵地岔道堡城,李自成就打得焦头烂额……他后来得知,在被八达岭扼守住的军都径之西五公里处,还有一条石峽峪,可以穿过去直达南口……这条峡谷里虽然设有一处石峡关和一座关城,但因明末的军备已经松弛,那里的守军已没有多少人了……</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鼎盛时期的石峽关峪堡图,是由抗倭名将谭纶主持修建的……李自成的军队就是从石峡关轻松地插到了南口,继而攻到了北京城下的……上图为石峽关关口东侧山上的一处残存的敌楼。下图为现在已经荒废的峽关关口处竖立的李自成的一尊纪念像。</p> <p class="ql-block">石峽关的关楼建筑已经消失了,现在的公路就是从关楼的位置上穿过的,原关楼两侧延伸到山上的边墙基础还在,当年这里一夫当关的险要,还是可以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站在原关楼的位置看到的东翼边墙的墙基;本图为西侧的长城残余部分;下图为原关楼东侧山上还残存着的敌楼……</p> <p class="ql-block">在关楼南面不到一公里处,就是原石峡关峪堡,即现在的石峡村所在地。本图为村中尚残存的一小段原堡城城墙。</p> <p class="ql-block">明代在鼎盛时期,沿长城一线设置的此类峪堡比较多,仅居庸关一线百十公里范围内就设立了好几十处,小的,驻军相当于今天的一个连排级单位,大的,驻军相当于今天的-个团级单位。石峡峪堡这里是一个“团级”的驻地,而整个居庸关一线的守军约20万人左右……到了明后期,国家政权机构运转不灵了,各级腐败严重,开始大量吃空额军饷,居庸关这里以二十万的名额申领军饷,但实际上的守军已不到两万人了……而且到后来,一连很多年也都发不出军饷来了,除了吴三桂在山海关外的部队能保证军需和就地取材、尚有一定战斗力外,内地的明军除了有点搜刮民众的冲动,已经没有什么打仗的心思了🤔……故,李自成军队到来后,兵不血刃地就从这里进到了南口,抄了居庸关的后路。居庸关的守军也就顺势投降了……当李自成的部队来到北京的城墙下时,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座从未被攻克过的古城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很象电影《建国大业》中葛优出演的一位团长,他接到报告说前面遇到了一座高宅大院,墙太高了,手榴弹都扔不上去,葛优在打出照明弹后,看清楚了那是高大的北京城墙。他满面惊喜、惊奇、惊讶、惊愕地说,赶紧报告说我们已到了北京城下😂……熟悉李自成进北京历史的人看到这一画面,不禁会哑然失笑,编剧还真有些历史功底,不动声色地致敬了某位前人🤭……</p> <p class="ql-block">明以后这里就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了,但是由于地处交通要道,所以在这里曾设立过一个招待所,史称“察扎公馆”(本图)。过去,延庆是属于察哈尔省,而察哈尔省的前身是由蒙古扎萨克旗主管理的,这些首领进出北京途中,在这里是要休息的……过去峪堡东门上的门额石还保存在这里,门额上“迎旭”二字已不太清楚了(下图)……现在这处原公馆的基础上,已开辟为了一处民俗餐厅(下图),饭菜还可以,半农家的性质,尤其是扒猪脸什么的,还是很有特点的🤤……下下图为餐厅里的一处文字介绍,或是基层人员的文笔吧,把李自成当成近代解放军来写了,内容属于是百分之百地杜撰😇……当年李自成的军队从这里通过的时候,顺手也把这个不大不小的堡城抄了个底朝天,欺男霸女的事也没少干🤔……</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石峽村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主业是围绕着长城这一主题,为短途旅游做一些服务工作……</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很整齐干净,有一些主管部门发放的宣传介绍展板挂在墙上,虽然内容空洞,但整体上还是起到了一定装饰做用……</p> <p class="ql-block">“长城学”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内容比较丰富的综合性学科了,只要相关,任何角度都可以从长城这一主题挖掘下去……但作为不吃这碗饭的人,还是把长城作为中国领衔的世界文化遗产来看待,可能更为简洁而亲切些🙏……</p> <p class="ql-block">喜欢徒步扫山走“野长城”的朋友,到这里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登山有一定难度,但也不全都那么陡峭,可以走上个三几公里体验一下。如有体力一圈走下来,则大约有十公里左右,锻炼性还是比较明显的💪……</p> <p class="ql-block">比较适中的是爬到“罗锅墙”(本图)看一看,这是一处顺山势,把边墙建得角度呈180度的地方,很有特色👍。下图为站在长城的敌楼上看到的罗锅墙,那里是与河北怀来县的交界处,行程码会有反应的,所以不宜久留🤫……在这处前后的有关长城线段,是经过了修复的,互动条件是比较好的。若要是走上一整圈,那前面有的地方还真是有些“野”的😰……</p> <p class="ql-block">但如果能一圈走下来,据说路上能看到北齐时候的长城遗址,有干劲的朋友们也不妨去探究一下👍……本图为在被称之为“南天门”的敌楼上向西的目光所及……</p> <p class="ql-block">关于此地及关于李自成,还要补充一句。那就是有一出地方梆子戏,后来还被改成了京剧折子戏,叫《三疑记》,说的就是李自成从石峡关进北京的事,内容有什么当地一个老头带路啦,有什么在这里推出了“闯王宴”啦,有什么留下的人和当地民女谈恋爱啦…… 等等、等等,这都是属于民俗文学类的“贾语村言”,与“猪八戒背媳妇”之类的民间小故事,属一个级别的民间娱乐性作品,是不能作为历史来对待的(但众多相关介绍的基础,还就是那出戏的戏文)🤭……</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为了犒赏三军,大肆搜刮,到手了约7000万两白银吧🤔……本来也是花了重金,将吴三桂等带兵在外的明朝将领收买了过来的,但农民军队习惯出尔反尔(经常说交钱保命,但别人把钱都交了,他们也会把人杀死😱),许诺也不兑现,而且欺男霸女的,如陈园园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的🤭……吴三桂先期率兵从关外回来归附,在被食言后,只能再折返回去……之后又获许愿,二度再归附,但在半路上听到了他的父亲却被杀、妻妾被霸占的事😇……最后的结果是,李自成的部队在山海关被清军杀得大败,他在北京只和自己看中的宫女睡了42天觉(其中包括刘宗敏先行霸占、后又送给李自成的陈圆圆),就不得不开溜了🤔……在败退途中,李自成手下最有韬略的军师李岩,受猜忌,而被他杀了……他最重要的大将刘宗敏也因他乱指挥而战死了……一直帮他算卦、忽悠老百姓的牛金星,为保命则不辞而别了……而他自己,是在跑到湖北九宫山,在一次寻查小路的时候,被当地的两个农民,用锄头砍下了脑袋🤒……无怪乎,毛泽东在进入北京之前,号召全体干部要认真学习郭沫若的《甲申300年祭》一书呢,毛是认为,他手下军队的基础,多是造反的农民,是很可能出现大量李自成那样行为的人的,所以必需要提前打预防针👍……</p> <p class="ql-block">有从居庸关进京坐天下的人,也有在金銮殿上坐不稳,而从这里逃出宫的皇帝。中国清代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及中国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就从这里名垂千古地出逃过一次😜……他们一行人离开北京后途中的落脚点之一,就是这里的榆林堡(见本图)……</p> <p class="ql-block">榆林堡离石峡关很近(十几公里),是北京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古代驿站,它与河北的土木堡和鸡鸣驿并称为京北的三大古驿站。土木堡以“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队俘虏)而著名;鸡鸣驿则以其保存较好的堡城和慈禧西行时曾经住过一晚为故事;榆林堡过去由于近代官厅水库的出现而交通不方便,而渐不大为人所知了。直到近年来,穿过水库的冬奥大桥改变了这里的交通,它的历史和故事也就被一步步地挖掘了出来……上图及下图为保存尚好的榆林堡的西北角,本图为在北侧堡墙上看到的榆林堡的西北方向。</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讲历史的习惯是从最远端说起,不管中间隔着多少杆子,能打着一点儿算一点……说榆林堡,自也是不能免俗的😂。最早这里在汉代就设立过治所……但最早的驿站是在元代设立的,名叫“榆林驿”。那时在元大都和上都之间需要频繁联系,但地旷人稀,中间没有城镇,所以就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驿站,而在这之前的国内中原地区,由于城镇密集,走到那里都有官方招待所可以吃住,是没有设立这种专业驿站需求的……榆林驿的得名是这里曾有过大片的榆树林,虽然现在看不到有几棵了,但地理逻辑上也是对的,这里是燕山盆地中少有的一片低地(榆树喜水),要不然怎么会把官厅水库的库址选在这一带呢……对于草原民族在中国建立的政权而言,榆林驿可能有点宿命。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惠帝被朱元璋打跑,就是男女老少上千人,从北京先跑到榆林堡,吃了一顿像样的饭之后,才跑回老家去的……而清代的慈禧则是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仓慌出逃,跑到这里吃上了一顿热乎饭后,才定下神来……下图为北侧还没有修复的原堡墙。</p> <p class="ql-block">明朝一统天下后,虽然杀到了北元的腹地(丢掉了中央政权的元惠帝,在自己的老家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史称“北元”),将其斩灭,但明朝没有经略漠北草原的追求,所以主动把自己的北方边界收回到了燕山一线……同时为了巩固北方边境地区,明朝不但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天子亲自守国门,而且还大修长城……榆林驿等这些座离北京不太远的元朝留下来的驿站,虽然没有了驿站功能,但由于其位置在军事上还有价值,明代就把这些驿站改造成了前沿据点,名字也就从榆林驿改成了榆林堡……到了清代的时候,漠北蒙古地区与中央的联系往来密切,这里则又恢复了驿站功能。但那时这种堡城的小城镇规模已经形成,驿站也从军驿改为了民驿,只是由于位置还算重要,所以这里还设有驿丞(约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一名……</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的堡城很是壮观,还有堡楼(同鸡鸣驿的北门门楼基本一样),是明代的名将于谦(也是小学课本上的名诗“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主持修建的……但在清朝之后的100多年间,这些内部夯土、外层包砖的城墙(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结构),其砖石多被拆走了,后来又把墙土也弄走了很多,去做肥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1937年的老照片,日本人拍的,当时日军从这里进占到怀来的时候路过榆林堡,几个士兵站上了当时还存在的堡楼,留下了这张能记录当时景况的老照片。照片中从北向南的街道,至今还依稀可辩……</p> <p class="ql-block">现在对这座文物性的堡城,保护力度加大了不少,在许多地段的残余土墙芯外,已加砌了围墙砖。</p> <p class="ql-block">现在在村子里也还能发现很多破旧房子,当时曾用的建材,都是原来堡城的墙砖……</p> <p class="ql-block">还是回到榆林堡那一段历史故事中的主角,慈禧。她这一生如作为国际政治人物来看待的话,也是够悲催的,三次中国近代史上导致国家信心崩溃的西方入侵,都是在她的时代发生的😱……第一次,是她看着她的公公道光皇帝,首次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对碰(即国内史书上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史书上说的“通商战争”),是役以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完败为结果🤕……第二次还是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咸丰皇帝,与英法联军拼上了老本做最后一搏(即国内史书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历史书上的“第二次中英战争”),结果是北京被拿下、圆明园消失于火中,中国的传统封建帝国,在世界面前公开落败😱……第三次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击京津地区剿灭义和团。这一次是慈禧假手她的孙子辈皇帝光绪,在整个体制面临崩溃之时,妄想能退回到祖先的萨满时代,靠“义和拳”的神神鬼鬼,来有枣没枣地再打最后一杆子🤒……结果是非满族的中土主流人士,比较一致地开始加快了与满清政权的切割,同时也加快了面向西方的学习跟进……</p> <p class="ql-block">把近代中国国运走向的深层历史问题与结果,完全推给慈禧来承担责任,这在辛亥革命前后,还是一种发动群众、让底层民众能够接受的说法,但在今天,再这么说,至少是过于简单化了……还是让她通俗地走进某一段故事,可能更为合适🤭……本图为慈禧及光绪出走路线的前半段。话说,1900年7月15日,八国联军攻到了紫禁城下,慈禧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与光绪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带着七、八位核心家族人员,挤上了三辆马车,带着十几位也已变装了的随从,混在难民队伍中跑出了德胜门……中午到了颐和园,吃了一顿饭,与赶来的几位大臣商量了一下,决定国主不居危城之内,还是跑的远一点好……随即她带着几位会骑马的大臣和一队士兵,太约几十个人吧,往北开走。先到了今昌平一个名为“西贯市”的一个回民村(见图中第一站),由于天已至夜,有钱也找不到人、买不到东西吃,所以就从地里摘了一些豆角,煮了一锅,对付了一顿,挤在一座破败的清真寺里,度过了出逃后的第一夜……第二天,7月16日,村里的人发现“老佛爷”驾到,一位见过点世面的镖师(后来还被封赏去新疆伊犁当了个县令😎),出面找来两辆骡车(骡比马的耐力好),引导慈禧一行人过了居庸关,到了八达岭城外的三岔堡城。当地的延庆州知府正在准备自顾自地逃跑,故也没来接驾,仅送来了两顶轿子(出了八达岭,就是延怀小平原,坐轿子比较舒服,当时的马车没有减震,坐在上面时间长了也是很不舒服的),(之后,这位知府没有受到封赏,但也没有治他有失🤫)。慈禧一行人离京后的第二天晚上,就住在了岔道堡城,估计饭是有的吃,但内容不详……第三天,7月17日,慈禧一行从岔道城出发,就来到了榆林堡……</p> <p class="ql-block">到了榆林堡,慈禧一行就住在了当地最大的一个大户人家(后因这一“殊荣”,这所院子而被尊称为了“刘家公馆”)的房子里。这户人家,当时人也跑了,只是房子是当地最好的,是由前来接驾的怀来县县令吳永,选中后请“老佛爷”入住的。这位吴永,是曾国藩的孙女婿,也较正直清廉,当时用尽了全部手头的接待费,凑了点饭菜,但被之前过路的逃兵都给抢走吃了,剩下的只能乱炖了一锅😜……慈禧吃不下,问有没有鸡蛋?他派人回家去找,家里只有五个鸡蛋,都拿来煮给了慈禧吃,同时还找来了家里女眷的粗布衣服,给慈禧等换洗……慈禧当即把吳永由副处级(怀来是小县,县令只是副处级)提为副局级(之后还坐到了正局级🤭),并令他随行……他后来写了《庚子西狩丛谈》一书,成为有关这一段历史的最为官方的记录(考虑到吴永的人品与文风,该书应该属于信史之列,与后来民间的野史、戏说等,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下图为根据文字记载而描绘的慈禧前往榆林堡时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刘家公馆”只是一所不大的两进院子,上图及本图为刘家公馆首进院中的正房,也是慈禧下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第二进院子的小侧门。这所老宅已由一位有心人收入了私人囊中,锁了起来。下图从门缝中看到的小院里仅有一间房子和很小的一个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门缝中所看到的慈禧曾住过的正房的后身……</p> <p class="ql-block">慈禧之后的故事就与榆林堡关系不大了,但也交代一下吧。吴永在榆林堡接到了驾,慈禧在这里住了一夜,第四天到了鸡鸣驿,又在当地的县令家里住了一晚上(那一套院子还在,多年前去的时候,现在的主人还很热情,招待喝茶、吃了点东西,并介绍了一些野史传说😂)。在那之后,前来接驾献殷勤的官员就开始多了,她的排场也恢复到了以前的规模,仅卫兵仪仗队等就有了几千人……之后,她一路经山西到了西安,等她把西安的地方小吃都吃了一个遍之后,那已经是一年多以后的时候了😁……之后她就风风光光地返回了北京。最后一段,她还是坐的火车(下图为在前门火车站等候接驾的清廷官员)……这次八国联军事件的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拓展阅读吧……</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下了火车后,乘坐轿子回宫途中,图中骄子里坐的就是她本人……下图是光绪皇帝,他挑开轿帘,在向沿途迎接他的官员们致注目礼……虽然反复翻印后画面很不清楚,但毕竟也是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榆林堡这里还有一处城隍庙,虽然体量不大,但设有城隍,还是很说明这里曾经的身份的(一般需要打仗的城市,都设有城隍庙,巳起到保佑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里有一棵著名的古柏,500多年了,为国家一级古树👍……</p> <p class="ql-block">过去驿站兴隆的时候,每天在这里接待的公款吃喝人员,就达上千人次……堡城内过去还开设有“永兴集市”,每逢单日开市……有记载,这里也还举行定期的庙会活动,城隍庙前和街上,当时热闹非凡👍……不过现在庙会早停办多年了,庙里也没有什么香火了……</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榆林堡内,曾有大小庙宇十几处,即使是到了民国初期,这里依然是延庆一带的中心地区,延庆地区的第一所近代中学,也是开办在榆林堡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慈禧避难从这里走了一遭回到北京后,国家不可避免地加快了学习西方的近代事物,大清邮政等新式通讯机构也开办得越来越多了……1913年,北洋政府将国内这种以传递信件为目的的驿站全部裁撤了,因为近代邮政电报设施等,在全国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榆林堡,无论是作为军事堡城还是驿站中转,其功能结束后,人流、信息流也就随之急剧减少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清代驿站的房子。本图为尚未开放的原驿站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一段结束了的历史,也就有了更加独特的宝贵之处。现在这里已经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榆林堡既与时俱进(现有一所北京人文大学设在这里),又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设有比较详尽的历史文化展览室),是值得喜欢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朋友,来看看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说到历史,说到传统文化,离榆林堡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历史久远、很有故事的古村落,东门营村,也顺路拜访一下……</p> <p class="ql-block">东营门村这里能看到的古建筑,最早也就是清以后的了,如这一间真武庙。真武大帝是一尊比较通俗的民间偶像,能保佑平安,去病免灾等……</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座泰山庙,供的是碧霞元君。这是北方民间信仰中的偶像之一,以求子为主……</p> <p class="ql-block">庙虽不大,但里面的壁画,年画风格很强,应该是属于清末或民国年间的画吧。壁画内容通俗,属于是“十殿阎罗”等民间抑恶扬善的一些图解……听说是在那个时代,是人们用泥灰给覆盖了起来,壁画才保护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堡城迹址被列为长城系列的建筑物之一,故也可以说是在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范围内,但露天所能看到的东西已经是很难找到了(有一点也被博物馆给收走保护起来了)……个别的石刻(下图)放在露天的,也是把有字的一面放在了里面😜……</p> <p class="ql-block">有史料说,这里是汉代上兰县的故地。到明代重新修堡的时候,应该原来还有一处旧营城,由于修旧不如建新,所以在那处旧城堡的东门外又修了一处新的,故谓之“东门营”🤔……明代,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在这一带修了很多座军屯,且多用“营”、“堡”、“城”、“司”之类的来命名,此东门营村的出现,盖源自那时。之于之前更早的历史,虽然没有很多实证,但从大的历史里来看,笼统一说,也是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在清代曾出过一名孙姓的举人,这在方圆几里范围内应该是很难得的一位读书人了。据说他没有继续“考公”,而是选择了回家教书👍,他在村子里的住宅门额上,题有“百世书香”四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本图)……还有传说,说村子里也出过一位孙姓的武举人,其犹以大刀为擅长👍……</p> <p class="ql-block">仅靠不多的文化遗存就能首批入选北京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名录,可能部分原因还是看中了《史记》中所记载的燕王卢绾一事,他的事情在中国封建政治史上具有某些源头意义……他与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一起起兵,协助刘邦打下天下,被封为燕王。在刘邦吸取了周天子分封功臣的结果后,决定打造家天下,从而把巳分封的异姓王,一一找茬干掉了😱……卢纶看清形势(包括也有种种误会在里面)后,投降了匈奴,被封为了“东胡卢王”。刘邦派人在这里与卢绾交过手,卢纶败走上兰(即今天的东营门堡一带)……刘邦在此事件之后制定了“白马之盟”(即非皇帝之后不封王),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天下运行方式,进一步地明确了下来……卢绾虽然个人在历史上的直接贡献不疼不痒,但是由他首先提出了“过生”(即人在四十岁之前)的概念,这一说法后来慢慢转变成了一种社会习惯:“过生日”(真正讲究的内涵是,40岁之前由长辈给你过生日,40岁之后是由晚辈给你你祝寿,而自己给自己在出生日子里,买单吃喝一顿,虽然热闹但文化上是不太讲究的🤭)……希望将来真能在这里再研究出来点什么,能让身为汉代上兰县故地的东营门村,更加丰富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