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念马拉多纳<br>马拉多纳<br>以一已之力<br>带着阿根廷狂奔<br>真正的一人拿球<br>对方11个人紧张<br>他是天才<br>是上帝之子<br>偶像是一辈子<br>一直都喜欢<br>他完成了<br>在这个星球上的任务<br>回去了<br>但永远地存在<br>我们的记忆中<br><br>:::这两日二刷老书《滚雪球》,写巴菲特的。了解了三点:一、巴并非是白手起家,他有一个好爸爸,是国会议员;二,巴喜欢学习,并且一生坚持学习,不断提升;三、巴有一个生意伙伴,查理芒格,此人比巴更牛。但巴在许多时候有自己的判断。总之,以成功者倒推成功经验,没有不成功的。<br><br><br>:::文革时,一女士被剃阴阳头公众批斗,当众羞辱,该女士是当时是一位有身份的人,虽说学佛多年,但还是难忍如此侮辱,当时死的念头都有了。禅门大师贾题韬当时递上一纸条,女士即豁然开朗,破涕为笑,并安然度过此劫。纸条就七个字:“此时正当修行时”。遇困境时,紧记此七字真言。 <br><br>:::贺武汉开城。武汉有一山名蛇山,山有一亭名岳飞亭,亭中有一联,正应当下:<br>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br>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国家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br><br>:::读《耶鲁美国小历史》<br>轻松灵动,妙趣横生。既描写了一群“丑挫穷”如何逆袭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又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血和肮脏的东西”。包含着对过去黄金时代的美好回忆和痛苦经历的深刻反思,对“美国社会民主和自由多大程度能够实现”的客观认知,以及对未来世界不确定因素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十分精彩,十分真实。这样的历史书我墙裂推荐[强][强][强]<br><br>:::读《忏悔录》<br>忏悔录,卢梭。一部自传,一个平民的生活和思想历程。“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他真是这么做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真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美德!作为一个人,产生过一些卑劣的念头,甚至有过下流的行径,在他身上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井无赖的习气,总之,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人,一如我们每一个人。这种人性的真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卢梭之伟大也在于此。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br><br>:::读《小王子》<br>法国作家、飞行员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是《小王子》的作者。他只活44岁,在二战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斗中,他驾驶的侦察机失踪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的侦察任务的途中。这个人当然是个英雄。<br>《小王子》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为什么成年人的世界在孩童看来如此难以理解,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生命的意义何在?<br>在一颗小小的星球上的一朵小小的玫瑰花,是小王子最在乎的,因为那是他的玫瑰。哪怕这朵玫瑰有些骄娇之气,有些爱慕虚荣,但那又如何?在这个宇宙内的玫瑰很多,有千千万万,但唯有这一朵玫瑰是我亲手浇灌的,不管我走到哪里,唯有这一朵玫瑰是我心心念念的。这种心心念念是一种煎熬,小王子在这种煎熬中长大,并明白了幸福的含义和生命的意义。原来幸福就是心中有爱,生命的意义也就是为了找寻这份爱,因为爱是一份责任。失去了这份责任,生命将失去意义。<br>《小王子》带给我们的是哲学家般况味,让我们重新以童贞的心去审视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以及我们自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br><br><br>:::读《苔丝》<br>作者:哈代<br>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后来成了杀人犯,是社会把这个女人逼上了绝路,但直到最后她仍然保存着自己纯洁的灵魂。<br>阿历克·杜伯维尔是苔丝命中的撒旦,这个花花公子毁了苔丝的贞操和名誉,并不断纠缠,最终被苔丝在不甘屈辱中刺死,也让苔丝走上了绞架。相对于杜伯维尔这个撒旦,安琪尔·克莱尔则是苔丝命中的天使,但正是这个天使让苔丝受到比撒旦更大的打击,产生更深的绝望,从而走向毁灭。某种意义上天使比撒旦更让人厌恶,更让人痛苦,因为天使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让人自我毁灭。<br>书中有诸多美好的描写,读来动人心魄,如晨雾在苔丝的头发和睫毛上凝成细细的水晶颗粒,还有苔丝的眼睛是彩虹般颜色的描写,等等,真是美好的文字。<br>最后,放上一段哈代的小诗,也许这首诗更能说明作者的意图:生命转瞬即逝,让我们抓住机会,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人。这首诗名是《火车上的懦夫》<br> 九点,教堂掠我飞奔,<br> 十点,大海从我驰去,<br> 正午,肮脏多烟的小镇,<br> 两点,橡树赤杨的森林。<br> 然后,是月台上的:伊。<br> 好一个明艳的姑娘,她没有见到我,<br> 我问自己,“可敢下车去找她?”<br> 在座位上我找着借口蹉跎,<br> 直到车又出发。<br> 我真愿,哦,<br> 我已在那儿留下。<br><br>:::读《罪与罚》<br>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br>译者:韦丛芜<br>陀氏不愧为现实主义的鼻祖,文中大段的对话和心理描写,真实得让人发抖,至今读来心情沉痛。<br>大学生拉思科里涅珂夫因贫穷而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同时还杀了一个无辜者,犯下了“罪”。从此“罚”跟随着他,心灵上的痛苦永难磨灭。书中的人物是复杂而写实的,主人公犯罪前后心理的变化,妹妹都丽亚为了亲人而牺牲自我竟然答应嫁给一个市侩小人,酒鬼玛尔美拉陀夫一家人悲惨的命运,警探波费利对犯罪心理的完全掌控以及言语方面的循循善诱,妓女索尼亚有着纯洁的灵魂,办事人卢辛阴险狡诈的套路,色鬼司维特里喀罗夫也还有他义气的一面。书中种种描写,展现了百年前俄罗斯的穷人、罪犯、醉鬼、娼妓、恶汉等等,这些社会底层的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无一例外地成为“有罪的人”,这是一种“原罪”,无法救赎,仿佛一出生就带来了的,但在文中宗教是剂良药,最终主人公在基督的神光下得到了新生。<br>一部好的小说往往让人沉重,因为说出了世界的真实。<br><br><br>:::读《巴黎圣母院》<br>作者:维克多·雨果<br>诗一般语言,戏剧般的情节,考古般的记叙,哲学般的深刻。吉普赛姑娘爱斯美拉达,至真至善至美,翩若惊鸿,如我们童年时的蓝蜻蜓,既朦胧,又真实,却飞无定向,难以把握,只知道那是可爱的美丽的。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三个男子共恋一个女人。丑陋极致而至情至性的敲钟人,阴险恶毒而表里不一的副主教,耽于幻想却又流落街头的诗人,再加上母女失散又相逢,兄弟违和皆殒命,草莽无赖真义士,一幕幕人间悲喜书中展开,一声声世事无常笔端显现,真是一部配得上流传千古人好书!<br><br><br>:::记念爷爷和外公对联<br>上联:外公当代武松,打老虎野熊,问当今无人敌!<br>下联:爷爷共军四野,扛机枪把子,看世上还有谁?<br>横批:英雄联盟。<br>今天晚上,想起了我爷爷和外公,做了一幅对联,聊表敬意。🙏🙏🙏<br><br><br>:::听钟声<br> ——写在8102的最后时刻<br><br>现在就是8102的最后时刻<br>我无话可说地坐在钟楼下<br>听钟声<br><br>钟声一下下地敲响<br>没有张继听过的钟声那样雄浑<br>但也穿透了时空震颤着我当下的心<br><br>钟声骤然停息<br>仿佛从来没有响过<br>一瞬间我完全理解了孔丘在川上的叹息<br><br>此刻路人行色匆匆心事重重<br>此刻城市灯光闪烁车水马龙<br>我孤独而可耻地在听钟声<br><br>在这寒夜里最诗意的安排<br>应该是围炉夜话小酌怡情<br>我奢侈而无赖地在听钟声<br><br>此刻我宣布<br>马克思的时间价值理论完全失效<br>因为我只爱爱因斯坦<br><br>此刻我宣布<br>2018和8102同时过去了<br>又同时存在<br><br>此刻我就想带红拂一起夜奔<br>奔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br>喂马劈柴生二胎<br><br>想来东坡也一定会喜爱<br>这样的寒夜这样的钟声<br>它们等同于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br><br>现在已是8102的最后时刻<br>我无话可说地坐在钟楼下<br>等待下一时刻的钟声<br><br>:::夜读《我与地坛》<br>史铁生二十岁腿废了,痛苦、挣扎、彷徨了十几年后,心终于静下来,想明白了一件事:活着就是个过程,活着免不了痛苦。关键是活着要学会感恩,活着要无怨无悔。生命如太阳,每时每刻既是夕阳也是旭日,在于观察的位置在哪里。腿虽然废了,人活明白了,值得庆幸(作者自己说的)。人有的时候是真的需要彻底沉静下来,寻找倾听内心的声音。<br><br>:::读《源氏物语》<br>有人拿它跟《红楼梦》作比较,真的不能比。一是写作年代和社会背景不一样;二是思想深度和文学内涵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亦有可嘉之处:文风写实,让我们一窥古代日本的社会风情;引用大量唐诗,还充斥着许多东施效颦的诗作。水平虽然不高,但亦反映出当时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毕竟是本一千年前的书,不能苛求。<br><br>:::读《这个世界会好吗》<br>梁漱溟1980年在家中接受美国教授艾恺的专访,回忆了一生中重要的人与事,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从现在看来,他的预测基本是正确的。喜欢梁的独立思考和表里如一,文人中难得的风骨。解放后至文革中也只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br><br>:::读《失乐园》<br>淘了一本失乐园,连夜看完。撒旦失去天上的乐园,亚当失去地上的乐园。撒旦敢于对抗上帝,是无畏的革命者;亚当夫妇偷吃禁果,从此知道人生的苦恼,不再是不识不知的原始人。故事简单而有趣,插图系法国名画家多雷所作,亦是我喜爱的古典风格。<br><br>:::读《红楼》<br>世无完美之物,琉璃易碎,彩云易散。《石头记》旷世绝作,独缺四十回,虽是憾事,亦应如此。不如此,不能留有余味。人生莫不如此,了犹未了,方意味深长矣!<br><br>:::读胡适《人生有何意义》<br>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br>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br>真正的个人主义在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个东西,有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大海上翻了船,最要紧的是救出我自己,救国需从救出你自己开始。<br>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br>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他笑得很好,那个人后来不知怎样了,只是他那一笑还在,我不但忘不了他,还觉得他越久越可爱,我借他做了许多情诗,我替他想出种种境地,有的人读了伤心,有的人读了欢喜,欢喜也罢,伤心也罢,其实只是那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那笑的人,但我很感谢他笑的真好。<br><br><br>:::再读《围城》<br>“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这就是《围城》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也道出了我们这些俗人在漫长人生旅途中无时不在的尴尬处境。<br>说实话,小时候是不大看得懂围城,现在终于看懂了些许,明白生活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理想与现实总是隔着那堵厚厚的城墙,面对世态炎凉我们如鱼饮水。但看透世界又能怎样?还是要继续走下去,还是要继续扮演角色,要不然怎么办呢?钱钟书是悟了的,人情世故、风花雪月、政治营生他已看透,也已说透。<br>书中对留学生和文人这类群体的描写是十分到位的,也许就是他身边的一些人物的真实写照。方鸿渐的懦弱窝囊随波逐流,孙柔嘉的外表柔弱心机沉着,赵辛楣的世故,苏文纨的矫情,无不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辛辣、冷幽默、段子在书中俯首皆是,钱钟书的幽默是高层次高水准的,笑声掩泪痕,冷眼观红尘。对人性对社会洞若观火,这部作品问世到现在已经七十年了,这人性、这社会是否有一丁点儿的改变?<br>《围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遗憾的是“这只母鸡只下了这一个蛋”,钱钟书后来再也没有新的长篇小说作品问世。大师的意思是:一个鸡蛋就够了,其他的鸡蛋味道也大概如此,世界的况味也大概如此!那么,这个世界会好吗?大师的意思是:相信会好的,总是会好的。不信,你可以看看大师的笑容,那眼神的背后透出一丝丝狡黠,更加透出的是菩萨般的宽容。<br><br>:::夜读《全球通史》<br>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管如何,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是这宇宙中最智慧(自认为)的生命。放眼这蓝色星球,生命的存在纯属偶然(谁知道呢?),生命的意义不知所终(谁说得清?)。那么一片叶子,也是这亘古以来生命的杰作;一刹那的光阴,也蕴涵了永恒的不朽。人类的历史,与那槐树下的蚁国,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快乐而诗意的生活,而非蝇营狗苟,应该是我们向往的生存方式。[呲牙][呲牙][呲牙]<br><br>:::雪天<br>窗外<br>鹅毛雪<br>片刻不停<br>孩童们欣喜<br>老头们却忧伤<br>要来几瓶二锅头<br>方能抚平冬日情怀<br>下雪天最好的意境<br>并非柴门闻犬吠<br>而是围炉夜话<br>酒酣畅淋漓<br>终将散去<br>夜归人<br>雪飘<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