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年广府城,2017年2月16日进入“国家旅游局公示新一批5A级景区名单”,位列第一。它最早修建于明代,被称为曲梁城。也称永年城、广府古城、古城 、广府城、水城、太极城、水中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45华里滏阳河畔的永年洼里,距离县政府驻地临洺关25公里。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自古人称北方小江南,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广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隋末夏王窦建德和汉中王刘黑闼曾在此建都,以后为历代王朝的郡、州、府、县治所。这里有气势宏伟、古朴沧桑的古城墙;有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号称赵州桥的“姊妹桥”;有历经风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闸——现仍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明代水利设施;有建于隋唐时期、用于战略防御的藏兵洞等。</p> <p class="ql-block">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12米、宽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历史悠久,为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历史上曾为曲梁县、广平郡、武安郡、广年县、永年县、洺州、广平路、广平府治所。城河广阔,地势低洼,周围环水,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将原来的土城修砌为砖城,保存基本完好。历史上广府古城墙作为中国传统古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其瓮城、角楼、马道、城门洞、千斤闸、城门楼都有保存或遗迹存在,是中国古城墙营造技术和布局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在中国古代城墙遗存中占用重要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已为曲梁侯国,当时为土城,已有2600年的历史。秦汉时又先后为平干国、广平国的国都以及曲梁县和广年县的县衙驻地。</p><p class="ql-block">南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改置州、郡、县,广平郡改置洺州,七年(556年)曲梁县并入广年县,但广年县治改驻曲梁城,即今广府古城。</p> <p class="ql-block">隋仁寿元年(601年),因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广年为永年,所以此城又称永年城。隋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此建都,称夏王。这时,城池才始具规模。元代又扩大了城池的面积。永年城原为土城,无水。明代成化年间,知府李进开池引水,开挖了护城河,把滏阳河的水引了进来。</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原为土城,面积六里十三步,元朝增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广平府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砌为砖城,四门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殊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关防深锁,固若金汤。</p> <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裁县留府,民国二年(1913年)六月废府置县,县衙移占旧府署。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一度为日本侵略者占领。县衙移占旧府署。1950年开始建立城关镇。1958年县城由广府城迁至临洺关。1961年改为城关公社。1963年改为城关区。1968年撤区改为办事处。1984年复为城关镇。1988年1月更名为广府镇。旧府署。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一度为日本侵略者占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府城因为易守难攻,成了华北平原最后一座被解放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古城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清代画家郑板桥等都曾留下许多诗画。特别是清中叶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食宿莲亭眺望古城,即兴赋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这首诗便是当年古城景色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广府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冀南一带的政治中心,历代名人辈出,出将入相,并且在书法、医学、诗词、谋略、卜算等方面涌现出众多历史名人,且著述丰富。以计谋胆略闻名的毛遂、以胸怀天下大局堪比诸葛亮的沮授,唐大历中十大才子之一的司马曙,畿南三大才子的张盖、申涵光等。</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原在东、西、南、北四座门外都建有瓮城,也就是外城。因为瓮城的城门上也有城门楼,所以这座城就有了四门八楼之称了。现仅东门和西门存有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在中国来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古城历史悠久、景点众多,城内外共有名胜古迹三十多处。城内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道,纵横分布着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故居,清晖书院、城隍庙、文昌阁等景点。城外有弘济桥、毛遂墓、黑龙潭等景点。其中弘济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形制大小与赵州桥大致相同,相传是鲁班的妹妹和鲁班比赛修成的,堪称是姊妹桥。弘济桥不但是冀鲁两省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座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之桥。34块栏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绝伦。毛冢高峰(战国名士毛遂的陵墓)就是远近闻名的平干八景之首。</p> <p class="ql-block">出了东门,到了第一个岔路口就要面临两个抉择,是向左走先去太极文化广场,还是向前走先去甘露寺。今天荒年就带你先向左走,去体验下这座古城的精神瑰宝。广场建于2007年,规模极大,紧邻护城河。与现代化的广场不同的是,太极文化广场是古城的“代言人”。它的建设自然也与古城的建筑相映成趣。青石路、红木栏、湛蓝天空和白衣武者是广场上经典的画作。或是移步广场南面茶楼,在曲梁湖上,自酌一杯清茶,俯瞰窗外,细品整个太极文化广场的古色古香。这里还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名城,这些特点更是其他古城无法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杨式太极舒展大方,武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拳式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杨式、武式太极拳影响广泛,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永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曾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每届都有千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和许多太极拳门派前来进行比赛交流,是旅游观光的热点。</p><p class="ql-block">广府被国家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中国太极拳之乡”的称号。1991年以来,以广府为核心举办的中国太极拳交流大会,已有十多次,吸引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参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香港、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比赛观摩,切磋技艺。</p> <p class="ql-block">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还是一座水城,周围是万亩洼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四面环水,具有北方罕见的秀美水乡风光。围绕古城的是一条顺畅贯通的护城河,护城河外是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地势北高南低,水能自流,洼淀常年积水,历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产养殖场。永年洼老潭淀区和护城河等深水水域将实施鲫鱼、河虾、河蟹人工增殖放流,在洼淀浅水区栽培芦苇、莲藕、芡实等水生植物,广府古城将再现“水中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广府古城东侧大概走一公里有一座甘露寺,寺前抬头,入眼的是三道红门矗立。从侧门进入,目光所及的建筑比起之前所见到的更为古朴,又更加庄严。甘露寺建于北魏时期。据说当时叫百草寺,当朝南阳公主因不满父亲的暴政,决心削发为尼,就出家在此。而后龙颜大怒,火烧百草寺。公主死里逃生隐居山中。到了唐代,百草寺才被重建并改名为甘露寺。这样一座“命运坎坷”的寺庙,如今却依然雄伟堂皇。仿佛在向历史与命运昭示自己的顽强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