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龙山,原名方山,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晋祠景区14公里。有专用公路相连。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气候凉爽。早在东魏时高欢建了避暑宫,北齐高洋建了天龙寺,并都开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称,从此,天龙山声名大振,自己来此也是故地从游,当时由于自己一时大意还把一相机永远留在了此地,好多珍贵的照片再也找不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星期天开车沿西山旅游公路直达天龙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通过检票口开始今天的行程,通过一道下坡的石台阶直通山下。</p> <p class="ql-block">下一段台阶就会看到一避暑离宫,历史记载早在东魏时期,在平定六镇起义的硝烟中,军阀高欢脱颖而出,经历了无数次从军与征战后,一代枭雄寻中了这块幽雅绝俗的避暑胜地,修筑了避暑离宫,在这里没有战乱的铁蹄铮铮,面对高山流水足以抚慰纷杂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此处,强劲的山风纳凉休憩,远离城市的喧哗,寻找内心的一隅平静;望着两通碑文凭吊怀古,不觉催生出深沉的历史意识。</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下行走就到了白龙洞,白龙洞创建于北齐年间(550-577),是古人祭祀祈雨的场所。面阔三间,由巨石砌成的窑洞式建筑。前檐为廊,抹八角石柱,形制古朴苍老,殿内原来还供奉有明代木雕龙王像及神衹群像11尊。白龙洞西侧有一小门,寻门而入,可以看到一池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清泉从石缝中涌出,后人便依势凿出一个方形石洞,水深约二米左右,水质甘洌清醇,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锶,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因此被乡民誉为神泉。</p> <p class="ql-block">关于白龙洞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圣寿寺对面南山之半洼处,有一黑龙居住于此,名曰黑龙洼。庙为苍松翠柏所掩映,与白龙祠遥相对峙,可望而不可及。庙虽小,内祀的却是天龙山极其有名的黑龙王,其灵验不亚于白龙王。因此,凡到白龙祠祈雨者,必先到黑龙庙虔诚礼拜。传说这座黑龙庙建筑早于白龙祠,白龙为善,黑龙为恶,当时两条龙为了争夺龙洞这个风水宝地曾进行过一场打斗,在争战中黑龙战败,白龙获胜,最终白龙祠声名大振。而传说中白龙的获胜或许正向我们传达着百姓的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西侧一崖壁上刻有冯玉祥将军所题的词。据《柳子峪志》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阎锡山邀冯玉祥反对蒋介石,出兵南攻,及秋败归,冯玉祥退到山西,冬天来天龙山曾住月余,后来因为蒋介石遣飞机窥视天龙,冯玉祥担心天龙山文物遭到破坏,便于年底离开了天龙山。这首词便是他当时在天龙山时所作。词曰:“穷苦同胞之得救,其路途为革命,根基在知识,吾生惟此二事。冯玉祥十九年十一月。”字迹纹理清晰,刚劲有力,此词恰好反映出冯将军的人生志向和当时的心境,今天细细品读,英雄叹惋,其情悲切,恍如昨日。</p> <p class="ql-block">顺着冯玉祥的题词向西转身,一处摩崖石刻“揽胜留题”四个大字便映入眼帘,字约二尺见方,除“留”字已风化湮灭外其余皆可识读,砂石难以保存能留存至此已属不易,惜题款“提督学校副使云阳贺邦泰题”及镌刻年代已不见踪迹。</p> <p class="ql-block">从摩崖石刻继续往下右拐进入第9窟这个窟也是天龙山最大摩崖石刻造像,外建有宏伟的木构阁楼以保护石刻造像,称为“漫山阁”。</p> <p class="ql-block">该石窟刻凿年代为唐代,也是整个天龙山石窟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阁内佛龛分上下两层。上层正中雕大型倚坐弥勒佛像,通高7.55米,下层雕三身菩萨像,正中为十一面观音立像,通高5.5米。左为骑象普贤菩萨,通高3.95米。右为骑狮文殊菩萨,通高4.3米。中间的十一面观音像端庄典雅、姿态优美、服饰华丽、栩栩如生,呈现出“曹衣出水”的塑画风格,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精品,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说到11面观音像,该组雕塑艺术价值极高,曾被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和钱绍武认为是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第9窟由外到里,从上到下,无不显现当时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卓绝的智慧,是天龙山石窟当之无愧的代表和名片,尤其是唐代菩萨像神态高雅,姿态优美,体态丰盈的特征,被称为“天龙山样式”。</p> <p class="ql-block">我这次主要从西峰开始观赏,西峰由第9、11、12、13、14、15、17、18、19、20、21窟组成。除第9窟为摩崖大龛外,其余分为平面方形前后室、平面圆形前后室和平面圆形单室三种。</p> <p class="ql-block">石窟造像组合基本都是三壁三佛,一般为倚坐佛,单铺以一铺三尊、五尊为主。</p> <p class="ql-block">佛头多水波或旋涡纹发髻,面相浑圆丰满,宽肩细腰,着僧祗支(僧服的一种,属衬衣类),外着袒右式偏衫,或双领下垂式袈裟,个别着通肩式袈裟。</p> <p class="ql-block">可惜好多洞窟碑文因人为凿毁、风雨浸蚀,文字已经漫漶不清,根据洞窟形制、题材内容和造像特点等方面考古类型学的排比,可以推测出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和唐诸朝。半山腰洞窟主区的开凿活动前后延续了200年左右,大体上分为东魏、北齐、隋、唐4个时期。</p> <p class="ql-block">石窟造像虽然在风格上有很大变化,但有相承的关系。唐代造像,菩萨造像姿态各异,优美而充满动感,雕刻技法具备盛唐造像特点,以璎珞和天衣加强了豪华气质,精湛的艺术水平为中原地区同时期雕刻作品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东西两峰的交汇处有一龙泉,古人在一块巨石上凿石为洞,洞中开池,泉水自池中涌出,水深约2米,清澈见底,天旱不涸,雨涝不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被古人视为“灵泽”,列为天龙山又一景“龙潭灵泽”:“潭水长阴隐蛰龙,为霖赫赫慰三农。灵源远注金枢穴,石窦谁穿第一峰。”因传说池中匿有白龙,故在池旁修建了白龙祠祀之。自己也拿水壶接了点确实有些甘甜。</p> <p class="ql-block">从西峰来到东峰,东峰石窟分上下两层,上层4个窟(单独编号上层l-4窟),下层8个窟(编号1-8窟);日本学者田中俊逸1921年对天龙山石窟进行了较详细的记录、拍照和编号,其编号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唐代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共有19个:其中东峰就有好几个第4、5、6、7窟和上层单独编号的4个窟,唐代是天龙山开凿石窟的鼎盛时期,开凿年代大致在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p> <p class="ql-block">从东魏到唐代200年间,天龙山石窟造像虽然在风格上有很大变化,但有相承的关系。东魏北齐造像,刻画出稳定和静止的形象,在雕刻技法上却能使静止的形象产生动感。</p> <p class="ql-block">隋代造像,在雕刻技法上较多继承了北魏造像沉稳质朴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石窟是东峰第2和第3窟,开凿于北魏末东魏时期。这是一组双窟,东西毗邻,紧密相连,洞窟大小相同,形制一致,两窟间雕凿造像功德碑铭(已失),沿袭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双窟形制。洞窟呈方形,顶呈覆斗状。遍布窟内的红色颜料很有视觉冲击力。造像组合形式为三壁三佛,单铺一佛二胁侍菩萨,造像具有清秀飘逸的风格。佛像面相清瘦,身材修长,着褒衣博带式大衣。窟顶有一朵大莲花,莲花四周各雕有一飞天。</p> <p class="ql-block">第8窟的窟形为前后室中心柱窟。这是天龙山石窟中唯一的隋代石窟,也是天龙山石窟中唯一的中心柱式石窟,开凿于隋开皇四年(584年)。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评价说:“隋代石窟之最富于建筑趣味者为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造像组合为:外围有三壁三佛、中间有四壁四佛,单铺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造像面相方圆,继承了北齐风格。</p> <p class="ql-block">从西到东可以说看到的都是不完整的佛像,当年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海外,闻名于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身首异处、天各一方,其实看完真的给人一种可惜可悲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从东峰看完石窟继续沿台阶往下就到了天龙山八景之一的蟠龙松处,别的地方基本都是迎客松可天龙山也有自己的松。恭候在圣寿寺山门前的迎客松,它那田折盘旋的虬枝,俨然一条腾空而蟠卧的苍龙,所以人们都管它叫蟠龙松。提起天龙山的苍松翠柏,人们会自然地想到那闻名遐迩的蟠龙松,在微风中不时挥动着嫩枝绿叶,像迎候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由于它自身扭成螺旋形,盘旋而上,宛如一条狂舞的蟠龙,故名蟠龙松。它的腰身并不粗,个子也不高,但它的枝丫在离地面两三米之间的地方盘根错节地扭在一起,像龙臂龙爪四处延伸穿插看,呈辐射状,形成一个不太规则的凉栅,足足笼罩着二百平方米的天地。为了支撑那四出的虬枝,人们只好竖立了二十七根铁柱,使它变成天然的绿色巨伞。</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蟠龙松前方一点就是天龙寺,天龙寺清代改称圣寿寺,始建于北齐皇建五年(560),其中力上、佛像、胁侍诸像,雕技甚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阎军火毁,几成废墟。天龙寺,是解放后复原重建或迁建的。除寺门两侧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余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从晋祠北大寺村迁移来的明初重建的北齐崇福寺大殿。殿内供释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称卢舍那佛;右为应身怫,是释迦牟尼佛。寺的东侧有钟楼,后部有禅堂院、九莲洞,是僧尼的修禅处与宅院。寺的西侧有北汉建的千佛楼,楼已毁,存珍贵的《千佛楼碑记》石刻。寺周散存十余通记事碑石,记载着寺的兴废。</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次来还是冲的一个地方而来就是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而来。</p> <p class="ql-block">扫码进去博物馆,看到这尊回归的佛首高44.5厘米,宽33.7厘米,为天龙山石窟第八窟中的主尊佛首。据了解,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开凿于隋开皇四年,根据窟前壁《石室铭》记载,此窟由当时驻守晋阳(今太原)的杨广为其父母祈求功德开凿。造像上承南北朝之风格,下启唐代丰盈秀腴之先声,是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追索回归的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如今,佛首含笑而归,安详淡然。回归的历程却饱含艰辛。</p> <p class="ql-block">展览以“乱世之殇”回顾了天龙山石窟经历的曲折历史。上世纪20年代,深藏山林间的天龙山石窟,被重新“发现”,震惊世界。然而,一些不法之徒内外勾结,石窟精华被洗劫殆尽:几乎所有的造像头部被凿,部分造像甚至全身被盗……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天龙山石窟240余尊造像被盗凿,150余尊成为国外博物馆和私人的珍藏,下落不明者不知凡几。中国石窟寺之劫,以天龙山为最。这是人类文明的浩劫,更是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这里可以看到天龙山石窟通过数字科技手段,以数字长卷、3D投影、沉浸式立体影院等展示形式,让流失海外百年、天各一方的石窟造像数字回归,虚拟合体,重现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整个天龙山石窟准备返程,目前线路怎么来怎么回,其实还可以通过柳子沟下去问题车在上面只能原路返回,顺便可以看看七松坪,流传这地方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彻证长老有七个徒弟,有一天,长老云游归来,带回七棵小小的松树苗,他把徒弟们叫到这块平地上,让他们按长幼围成一圈,并在每个人的脚下栽下一株小树苗。于是小树苗在天龙山扎下根,茁壮的成长起来。长老在圆寂的前几天曾嘱咐徒弟说:“待我圆寂后,你们一定要把我葬在此处。”徒弟们谨遵长老的嘱托,把他的舍利塔建到了七棵松树之间。这七棵松树在天龙山形成一景,独领风骚!</p> <p class="ql-block">从七松坪沿的台阶一鼓作气返回停车场,补了点热水,这次来发现天龙山好几个点都给游人备的热水点,太人性化了,爬山累的喝点热水感觉特别舒服,尤其我一般出去一般不带饮料一类的,都是热水。开车途径网红桥,这地方还是人不少,从网红桥下来没想发现一处天空之镜。蓝天白云配上美幻的镜面,简直就美的像童话,随手一拍,就是文艺大片。</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次游天龙山感悟很深的就是这里处处都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心情比较复杂。只能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总结下吧“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