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军旅(连载10)

杨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过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年代,塞外北部战区所属部队,每逢节假日都是在战备状态下过渡的。虽然身在他乡,指战员们早已把乌兰察布当作故乡。每逢佳节,指战员们在连队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解放军军营也是严格的供给制,部队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战士第一年津贴每月六元,第二年七元,第三年八元人民币。津贴主要用于日常用品开销,在部队营区“军人服务社”购买曰常用品,牙膏、香皂、香烟之类的东西。在部队,军装是两年一换,冬装涤卡一套,的确良二套。对施工连队,战士的军装根本不够穿,有的新兵,洗了冬装,就只能穿上没套外衣的棉衣。部队军大衣,连队战士要穿几代人,连队的破旧大衣,给养员要拿到后勤处去报损,以旧换新,再运回连队。新兵连,配发给新兵的军大衣都已经换成了旧大衣,好一点的也只有七、八成新,在新兵连发给我的八成新军大衣,没穿几天,老兵也调换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年老兵退伍,老兵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换新兵的的确良军服。那个年代,地方青年穿一身的确良军装非常有面子,很帅气。在部队老兵退役时,就出现老兵调换新兵新军装的事儿。我配发的旧军大衣,后来到了团部,首长说太旧了才叫我到后勤处去调换了一件大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时期,部队生活一菜一汤、小米粥、窝窝头,炼成了当兵人的国防身体。七十年代后期,部队在后勤生产上有很大的发展,614团炮一连大棚蔬菜在塞外种植成功,《解放军报》对炮一连种植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北京军区在所属部队迅速推广,各连队先后组建了后勤班,负责连队种菜、养猪,搞起了连队副业,提高连队的生活质量,丰富了指战员们的餐桌生活,使连队生活有了改善和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逢元旦、春节、八一和国庆节,连队都要改善战士们伙食,条件好的连队还要杀猪宰羊,增加餐桌菜品。过节那几天,团部操场热闹非凡,政治处操场上组织连队搞蓝球比赛,猜灯谜。电影组要安排几部战争大片在礼堂上影和去边远的营连巡回放影,搞的非常热闹。节假日,团部“军人服务社”,人来人往,这里是卫生队、通信连的女兵和李清地村里姑娘们最爱去的地方,也是战士们心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年的前几天,炊事班就开始忙过还停,安排节日生活,添加菜品。连部通信员按照连首长指示,到排里通知每个班安排人员到炊事班帮厨。会餐这天,指战员们拿上自己洗干净的漱口杯,用作为会餐饮酒的酒杯,以排为单位,提前整队到连队食堂。这天,连部值班长组织各排进行歌咏比赛,有的排唱"打耙归来",有的唱三大纪律,"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比赛热烈而紧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比赛结束后,刘冬生连长、王瑞轩指导员安排节日值班和连里事务。在特务连,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春节会餐,餐桌上有炊事班自己用猪皮做的,用山西陈醋伴的冻凉皮,冻凉皮酸酸的,凉凉的,土豆烧排骨,红烧鱼、糖醋丸子、粉丝烧肉、回锅肉、白菜肉片汤香喷喷的,四方桌上美味佳肴都摆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司务长王宝奎还给每班桌上准备好了两瓶集宁老白干酒,每人还要发一个萍果。那个时候,战士们喝酒的酒量都不是很大,喝几口酒就会红脸,老兵喝酒要扎劲点,有的要喝六、七两酒,很利害。餐会前,刘冬生连长和王端轩指导员,在饭堂端起通信员倒在碗里的酒,宣布聚会开始,并祝贺全连干部战士新年快乐!工作顺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时,各班长也叫每个战士杯里倒上老白干,大家举杯同庆新春佳节的到来。每每军营节日,指战员们都会大开“戒律”,豪放地端起军用漱口盅,倒满酒,叮叮当当碰响青春的欢乐,这场景有欢笑、也有哭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热闹的场景,也是指战员们想家的时候。在新年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北疆边防指战员们仍坚守战位,守护万家灯火,保卫着祖国母亲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部分自网络,鸣谢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杨宁 ,男,四川乐山市人。大学文化、会计师、注册咨询师、退役军人。先后在《人民政协报》《中国质量报》《四川日报》《天府影视》《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旅游报》《宜宾日报》《大洋文艺》《天府作家》等国家、省、市媒体发表新闻、通讯、纪实文学等四百余篇,十余篇文章荣获省市好新闻奖。《难忘的军旅》荣获《天府影视》2019年优秀作品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