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桃李芬芳溢校园,薪火相传赢发展。<br>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担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检阅“青蓝工程”实效,夯实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青年教师风采,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长春市朝阳区安达小学于本周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汇报课展示活动。</h3> <h3> 为打磨出一堂高质量的汇报课,韩意老师认真准备,从选题到备课,从试讲到改进教案,立足课堂,各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师傅陈鸣铭主任耐心详细地指导,从细节入手,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青年教师虚心学习,于细微积累中汇集教学能量,在汇报课中尽显青年教师风采。</h3> <h3> 在本节汇报课中,韩老师关注学情,为学生创设情境,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在简单、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相互交流的碰撞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br> 《司马光》一课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韩老师抓住其教学重点是读,读出韵味,在课堂中设置了不同的“读”,在品读动词中感悟司马光的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在读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字之美。</h3> <h3> 在评课环节,师傅陈鸣铭主任提出:<br> 首先,本课作为三年级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韩老师能够了解学情,为学生搭梯子、创情境,巧妙地引入新课,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br> 其次,本单元所承载的语文要素是:带着问题默读、写清楚一件简单的事儿。对于这篇起始课,它承载着很重的任务。韩老师能够紧紧抓住文中的动词,在做一做、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了单元所承载的要素。<br>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韩老师能够抓住“读文”这一文言文的重点进行教学。结合之前学过的古诗、成语,让语文学习的连贯性得以体现。<br>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韩意老师的成长中,也让师傅陈鸣铭主任进行了思考:文言文的翻译应该做到字字对译,学生已经有那么多的文白对照的方法:看注释、结合图片、组词等办法,是否应该相信孩子,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句子的意思。</h3> <h3> 师傅评课后,孙世伟校长也充分肯定了韩老师的努力和进步,表扬了授课教师的课堂亮点,指出了课堂组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了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激励青年教师积极上进。</h3> <h3> 吴丹阳校长也对青年教师寄予厚望,希望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树立自信,抓住机遇,快速成长起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希望青年教师多听多学,课堂教学做到导与学的有机结合,抓细节,重视授课深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h3> <h3> “师徒携手、共享成长”是一种心声,更是一种理念。它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资源共享的教研目的。好的种子,不怕埋没,总有出土的一天;努力的人,不怕寂寞,总有成功的一天。“青蓝”路上,师徒并肩携手前行,共同成长。<br> 本次活动为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是对青年教师业务的一次提升、一次练兵,不仅鼓舞了青年教师阔步前行的士气,更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充分体现了教育路上“传、帮、带”的精神。<br> 安达小学的教师们用饱满的教研热情传递着教育智慧,打造出一个个高效课堂。相信走在踏实、勤勉的师徒结对之路上,安达小学定能谱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h3> <h3>撰稿:韩意<br>图片:朱湘阳<br>审核:陈鸣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