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八次研学在宫头村的龙泉青瓷装饰纹样研究所召开。主题两个,一是龙泉窑青瓷传统装饰纹样技艺的解读。二是宫头民国时期“瓷业工场”烧制白瓷的解读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项宏金:这次的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两点:一,龙泉窑青瓷传统装饰纹样技艺的解读。我们对当代青瓷装饰纹样的关注。青瓷装饰纹样在市场的动态与工匠引领市场关系的交流。二,宫头民国时期“瓷业工场”烧制白瓷的解读与交流!今天瓷缘把我们相聚在一起,渴望的是一次穿越,一场相约。时光不走,梦回宋朝!一路走来,龙泉窑青瓷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更迭与文化洗礼,一千多年来自强不息的传送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重蕴这般颜色做将来,一起去聆听青瓷开片的和谐声,一起去领悟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含义,一起来呵护祖辈相传给我们的民族瑰宝!在我有饭吃的同时,想做一个能为近代青瓷与古代青瓷架桥的人,因为古瓷残件是有很多学之不尽,临习不完的宝贵财富。可能你看到一片瓷,就能解千谜,看一朝的标本就可定乾坤。这些带有久远而无声的文化信息和历史灵魂价值。它的岁月沧桑,会带给我们创作的灵感,增加更多的阅历。使当代的青瓷创作中更丰富多彩。我们要包容“百花齐放"加在一起,这样就是传承与未来。守艺人更要怀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去深度了解古瓷器,同时它也会滋润着我们,如博古之乐,陶冶之乐,交友之乐,互学之乐,等等!我对龙泉窑青瓷的赞美,用了4句话来表达。美在釉色纯真,美在含养素朴,美在傲骨端庄,美在气韵流畅。</p><p class="ql-block">千年青瓷今犹在,岁月蹉跎几人还!</p> <p class="ql-block">蔡剑青:</p><p class="ql-block">①器皿不是人发明或创造的。</p><p class="ql-block">一道闪电,一场大火或一次地壳运动,都足以形成许多容器。人类善于发现与利用,并在劳作与生活中得到启示,工艺由此产生。</p><p class="ql-block">②最初,器物的装饰不能离开器物主体孤立存在,早期的装饰多半带有功能性。渐渐的,装饰成为一种语境,一种美学形态。好比建筑设计师与空间设计师,拉坯师傅与刻花师傅,常常不是同一个人。装饰强化了器物的形式感和视学效果。成功的装饰挺进器物的内涵,富含哲学意味。反之,则为器物减分。</p><p class="ql-block">③龙泉窑并非纯粹的青釉窑口,晚唐五代杨岙头,寮下,竹口等许多地方烧制酱釉,黑釉,白釉,多为素面。龙泉青瓷北宋的装饰语言抵达巅峰,独步天下。器物呈现自然之美,散发人文气息,以及信仰与宗教的氛围。一个金村的刻花梅瓶和洪武枫洞岩的刻花梅瓶,一民一官,后者虽官,逊色于民。</p><p class="ql-block">④龙泉窑从高山到河坎,从密林到城际,从意韵到时尚,从人文到科技,其品质,是一条下行的曲线。</p><p class="ql-block">④如果装饰还有意义,当然有意义,而且价值不扉,龙泉窑三分之二以上的器物带装饰,由辅助功能到精神构建,至美学形态,成千上万的装饰手法,千姿百态的标本纹样,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⑤当然,无论是素面,还是装饰;传承还是创新,以及生活方式,路途不同,目的一致,都是变现,都是多换银子,反哺日常。文化如若不能变现,等于零。等于负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叶碧泉:龙泉窑古代青瓷的纹饰,反映出历史朝代变迁的背景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是丰富多彩的,值得以文学方式去探讨研究,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些纹饰反应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p><p class="ql-block">从古代青瓷纹饰上可以看岀每个朝代更迭的文化烙印符号,而当代龙泉青瓷纹饰大多数还是借用古代传统纹饰为主,很少有当今这个年代特有的纹饰,当代青瓷作者是否也可以把,新冠病毒,俄乌战争,手机,电视机,跑车,,等等时代符号在青瓷上装饰上有所体现,我想在百年千年之后,回头看龙泉青瓷器上也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和记忆,此文发表以后或许就有人在龙泉青瓷上得以体现,这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今天在龙泉宫头看到了龙泉烧造的民国时期瓷器,这也就是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其本身就是时代记忆!非常有意义的是我们青瓷学社每月聚会都有新的主题和有不同观点互相碰撞,激烈争议与辩论,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群最有价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李震:前些天在职业技术学院与学生交流。当代年轻人,我觉得是迷茫无知的一种自信,每一天都想着要创新。缺乏对美学认知文化素养。同时又非常的不自信,认为成绩很小,比不过那些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所以当代挤兑出来的优秀生极少。</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元青花也好,唐代就产生了,所谓的红蓝绿唐代唐三彩就成形了,后人一直在临摹和学习而已。龙泉窑真正的创新在于学习了越窑之后,蛋清釉到青色的釉水,这是创新的一个过程。五代与北宋的刻画花,到了南宋,开始拿极简主义的造型和釉色说话,这是一个创新,南宋到了元代,元代开启了贴花堆塑,特别是露胎、点彩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创新。在这之后,我觉得龙泉窑就没有创新,包括当代。当代的创新是生产工具的创新,在传统工艺上很难创新。所以,当代年轻人一定要以敬畏之心,以古人为师,以大自然为师,这个才是根基,有了根基之后再谈创新。</p> <p class="ql-block">王志伟:</p><p class="ql-block">一、龙泉北宋刻花。龙泉窑刻花五代时期受越窑影响,以细划花为主。北宋时期受耀州窑影响,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刻划生动自然,呈现饱满热烈的生命气象。</p><p class="ql-block">二、当下龙泉刻花。一部分模拟古代。更多的受互联网影响,呈现数字化、同质化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以理性思维为主,讲究数字化,倾向写实。东方以感性思维为主,反对数字化,倾向写意。而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明显受到挤压。比如所有陶瓷院校里的教学方法就是西方的逻辑,你看到大街上千器一面的景象就是这种教学下的结果。所以我们学习古人,既不能复制古人,更不能抛弃古人的精气神。而要把握住东方手艺的精髓:心意。一意孤行、义无反顾,做到作品背后站着一个人,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传承和创造。</p> <p class="ql-block">季云福:我说说宫头村及民国时期的浙江瓷业工场。</p><p class="ql-block">宫头村因北宋时村中的万寿宫而得名。地处城西,依山傍水。锦川环顾于左,秦溪拱托于右,凤凰山是为靠,蒋溪聚潭是为照,龟山横亘成为案。万寿宫奉徽宗下诏出内帑兴建,道场庙宇殿楼共有三百六十九间,钟有楼经有阁无不完备。何执中奉勒撰碑,应能赐号洞元妙应真君,建皇帝本命殿,命中侍以总其事,置卫兵,岁度道士二人,御书天宁万寿宫额及紫霄介福殿额,又赐三清殿及介福本命殿圣像,赐御物储金皿,给三衢田十顷,赐道藏经卷四千五百五十一卷。大观元年又赐老子应见图,御制化道文,并刻石于宫。乃国家祈天永命之地;凤凰山接武夷西来拟凤翔得名,为龙泉十八景之一,是道家修道羽化之所。吴赤乌元年有槲衣仙人得道在此驾鹤升天,宋徽宗时期有妙应先生传道在此尸解羽化。披云桥,牵龙浦,跨龟潭而通南北;蒋溪堰,引河水,穿古街且贯东西。建七郎神、马灵官庙佑廊桥;载毛尚书、姚㲄公绩入史册。</p><p class="ql-block">高机与吴三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情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高郎君自有千秋在,吴家女姓名万古传;叶溥与姜士焕同以明代老屋为故居,故事让人追忆,令人猜想,叶布政绩留奉贤祠,姜州判名记育婴碑。</p><p class="ql-block">民国瓷业工场在.村中设立,浙江彩瓷的烧制在这里开了先河。抗战期间,浙江日报进驻,日本投降的号外在这里发出先声;浙江“四行”避迁,这里曾成为浙江金融业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宫头村拥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传统建筑内涵丰富。2013年,龙泉四个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有其一,2015年,江南十大传统村落评选,龙泉独此一村。</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说说浙江瓷业工场,是在1917年设立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同年11月,浙江宣布光复。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些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法令,鼓励人们兴办实业。</p><p class="ql-block">浙江瓷业工场就是在实业救国大背景下,应运而生。1917年春,省民国政府召开参议员会议,省议员龙泉人蔡龄在会议上提交了一份提案,以龙泉是古瓷生产地,瓷土丰富,宜于发展瓷业为由,要求省政府在龙泉开办瓷厂。这一提案正好与兴办实业的大环境相适应,很快得到省议会的通过,省政府随即同意,决定筹办“浙江省立改良瓷业工厂”并附设传习所。当时1917.6《申报》为此作了报道“省议会决议筹设磁业传艺工场,由蔡龄充任该场筹备委员。” 蔡龄他先后到江西的景德镇和湖南的醴陵县等地参观调查。经过调研,选择好办厂地点选择在城西的宫头村,确定工厂的规模,编制建成厂预算,筹划人员的应聘,商讨设备的采购。在此基础上,蔡龄向省政府作了报告。1918.11..30《申报》又报道“浙江磁业传习工场业于前月报告成立,每月经费共需洋五百七十六元,齐省长已饬财政厅如数拨给”。 浙江瓷业工场是民国初由省政府出资筹办的,隶属于省实业厅(后隶属省建设厅)。聘请景德的技师与技工,参照景德镇的生产技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窑炉,生产与龙泉传统青瓷有别的彩瓷。</p><p class="ql-block">浙江瓷业工场的从1917年开始筹划,1918年底建成,到1934年歇业。延续时间17年。 工场还附设传习所,招收本地学生四十人,传习所学生实行半学半读,课程开设有理科和文科两大类。理科设物理、化学、陶瓷业、算。传习班共办二期,培养一批艺徒。</p><p class="ql-block">该工场下设五个工间,分琢器、圆器、大雕、小雕和注浆。能制作印花、青花、粉彩、五彩、浅绛彩。生产的产品有陈设瓷、茶具、餐具等日用瓷。</p><p class="ql-block">窑场不断改进,1919年只有龙窑一座,1920年增加德国四门倒焰窑一座,1922年又新增德国八门倒焰窑一座。一次可烧烧制餐具三百多件。制品通过上海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及杭州商品陈列馆展销。</p><p class="ql-block">从1917年省议会批准筹建瓷业工场开始,到1918年底开工生产。浙江瓷业工场走过不寻常的路。产品已打进了国际市场,特别是荷兰商人争相订购。精美的日用工艺彩瓷,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并多次得奖。在1921年的芝加哥、费城等国际展览会上均获一等奖1927年参加了巴黎展览会。1929年参加了浙江省西湖博览会。到后期转为官督民办,由省建设厅租给龙泉通和公司接办,到1934年停歇,完成了民国彩瓷烧造历史。</p> <p class="ql-block">吴子敬:本次在宫头项兄召开青瓷学会关于古青瓷装饰及民国青花白瓷浙江瓷业工场烧制研讨,对宫头民国烧制浙江瓷业工场白瓷作品,我本来非常喜欢,也收藏了一部分产品,今带上几件供大家一起看看,尽管价值不高,但是它有历史价值,是民国政府恢复龙泉青花白瓷的部分一段历史。我在收藏品中,可以看到这段时期工匠人们在制作品中,表现,当地的山水美景,花鸟景色,人文故事。作品接近生活,融入社会和市场。而且生产作品有记念的,有记录的,有记事的,有出口的等作品,非常丰富,目标清楚,市场活跃。而且以打造浙江瓷业工场,龙泉通和公司,杨祥泰为品牌工匠,让人感概万千。刚才听了云福兄,讲了这段历史,让我更加了解清楚这段历史背景,值得本人学习和深度研究。也希望学会更加用心研讨现代龙泉青瓷学术及产业的发展,使龙泉青瓷产业弘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吴子敬先生藏品</p> <p class="ql-block">项宏金先生会所,及其藏品</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抱器轩所藏标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