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弹力》是高中学生继重力以后学习的第二大力,是学习摩擦力、静力学、动力学的预备知识。在显示微小形变时用到的“光放大”是以后学习卡文迪许扭秤和库仑扭秤的前提,在探究“ 弹簧弹力和伸长关系”的活动中用到了实验法、图像法,既深化了第一章所学的s-t图像和v-t图像,也为探究加速度和质量、力的关系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从知识上和方法上都具有预备性和基础性,是高中的重点之一。弹力是力学中最经常的力,对弹力认识清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有无以及方向的确定。教材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后又对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已经知道了有关弹力的一些现象和特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咸水沽二中的王灿老师和张贝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风格迥异、各有侧重的《弹力》教学。</p> <p class="ql-block"> 王灿老师让学生体验健身器,引出问题:弹簧为什么形变?形变的作用是什么?力越大,形变越怎样?师生互动交流引入新课。</p> <p class="ql-block"> 展示与弹力有关的生活实例:蹦床、跳板、弓弦、足球撞脸等。实例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这些实例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小组活动体验形变,感受海绵、橡皮泥、弹簧的形变有什么不同。</p> <p class="ql-block"> 学生积极体验,交流反馈,课堂生成丰富,学生体验到了海绵的弹性形变,也体验到了橡皮泥的非弹性形变,同时有部分学生还体验到了力较小时弹簧的弹性形变和超出弹性限度时的塑形形变。开放的活动设计给了学生无限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学生总结反馈形变的分类。</p> <p class="ql-block"> 教师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p> <p class="ql-block"> 师生共同探究用光的反射演示微小形变,渗透放大法的实验思想。</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形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定义弹力,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分析弹簧对钩码的弹力的方向,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生生互动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师问生答澄清认识将思维引向深处。</p> <p class="ql-block"> 在分析弹簧对钩码弹力方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脸对足球的弹力和足球对脸的弹力,通过问题链引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不断澄清认识,发生弹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发生形变,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的,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p> <p class="ql-block"> 探究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组间学生互相补充完善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清晰完整的呈现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关注实验操作的细节,教师播放实验视频。</p> <p class="ql-block"> 总结实验结论,总结胡克定律,完成课堂小结。</p> <p class="ql-block">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胡克定律。</p> <p class="ql-block"> 张贝老师通过展示四幅动图,引导学生观察反馈什么是形变,弹簧和橡皮泥的形变有什么不同,什么是弹性形变,什么是塑形形变。</p> <p class="ql-block"> 从观察到的形象引导学生尝试定义弹力,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出示经典例题分析小球受力,从弹力产生条件和假设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弹力不存在小球的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两个角度去分析。</p> <p class="ql-block"> 学生交流反馈。</p> <p class="ql-block">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拉力、支持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分析特殊接触情况下的弹力方向。</p> <p class="ql-block"> 讲练结合学生完成巩固练习。</p> <p class="ql-block"> 展示学生练习情况,针对讲解。</p> <p class="ql-block"> 对比绳的弹力方向分析杆的弹力方向。</p> <p class="ql-block"> 完成课堂小结。</p> <p class="ql-block"> 一样的弹力教学,不一样的设计,呈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本着教不越位,学要到位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师应在引趣、设问、点拨等环节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自主学习的关键。同时我们要处理好阶段性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要符合学生认知螺旋上升、渐次递近的规律,不搞简单的一步到位。</p><p class="ql-block"> 一次展示就是一次历练,好课是一遍遍磨出来的,正所谓千锤百炼磨教艺,破茧成蝶展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