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小课34——雪梅

快乐咖啡豆☕

<p class="ql-block">【宋】卢钺</p><p class="ql-block">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p><p class="ql-block">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p><p class="ql-block">主讲老师:陈曦骏</p><p class="ql-block">诗人介绍: </p><p class="ql-block">卢钺,南宋诗人,字威节,闽县人,今天的福建福州市。他在南宋曾经官至户部尚书。</p><p class="ql-block">诗词拓展:</p><p class="ql-block">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曾经经过一番考辨,除了今天我们在课本上看到它的作者是卢钺之外,在全宋诗中他的作者被写作卢梅坡,而且题目也不叫《雪梅》叫《梅花》,后来经过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宋诗记事补正》中考证,梅坡应该是卢钺的号,卢梅坡和卢钺应该是一个人。而这首《雪梅》也曾经被认为是两首一组的组诗。</p><p class="ql-block">其一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本诗,《梅雪》“梅雪争春未肯降”,而其二是这样写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两首诗看起来既独立成篇,又有联系,看起来非常像一组诗,但是后来经过考辨。其二,应该是南宋的另一位诗人方岳的作品并非卢钺所作。这一首诗是诗人写于初春时节,描写的是春雪未消,梅花芳绽的春日场景。</p><p class="ql-block">诗词大意:</p><p class="ql-block">本诗的大概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他们自己是在这初春里最美的花。在征占春色的时候,谁也不肯轻易的认输投降,这官司就打到了一位诗人这里,而诗人作为裁判也愁坏了,如何公正的评判对于他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最后诗人有了观点,梅花你不如雪花如玉洁白,而雪花相比梅花更是少了一缕春日的清香。《雪梅》是一首典型的宋诗,看似写景,实则说理。</p><p class="ql-block">重点、难点:</p><p class="ql-block">降:投降(xiang 二声)又读降落的降(jiang 四声)。这里应该读平声一声的降(xiang),为什么呢?我们先从音韵格律上来看,“降”字属于首句入韵,与后边“章”“香”同为平水韵七阳部。而从意思上来看,这里也应该取它平音一声的意思为“投降”和“服输”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骚人:指代诗人。因为屈原作《离骚》,故将诗人代称为骚人。我们熟悉的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中就有“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它就是这一种用法。</p><p class="ql-block">阁笔:这个“阁”,通提手旁的“搁”,就是放下笔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逊:指逊色,比不上、不如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诗文详解:</p><p class="ql-block">首句交代了场景和两位即将要较量的主人公“梅”与“雪”。这是春雪初季,早梅初吐,孟春的一天,雪花和梅花却为了谁更能代表早春争论了起来,而且他们谁都不肯轻易的服输,诗中一个“争”字,一个“肯”字突出地营造了雪与梅之间争论不休,不肯相让的激烈状态。就在争论不休之际,在诗的第二句诗人出现了,他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呢?来做这场梅雪争春的裁判,但是到底在这春色中谁更美?谁更能代表早春的春色呢?诗人自己也并没有马上就想好,因为古往今来咏梅诵雪的佳作实在是太多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说白雪好,梅花肯定会举林逋(林和靖)的例子。“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你看在樱杏桃梨花都没有盛开的时候,占尽满园的春色,一定是我们梅花。白雪又会抬出韩愈(韩文公)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在这新春没有看到任何花开的时候,是雪穿过中庭,为你们的院子添上了第一抹春色。想到这些诗人不禁要放下笔,好好的思考一下,到底要怎么评论才最为公正,最为合适。</p><p class="ql-block">诗人绞尽脑汁,用诗意分析的同时,也用了文人论诗、论文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单纯的分析比较,难较高下之时,诗人忽然发现了梅和雪不同于对方的特点,选择了两个不同的感官角度进行评价。首先从视觉美上来看,这梅花和雪花相比,雪花有着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颜色,单就这一点“梅”输于“雪”;而我们的嗅觉感官中,白雪虽然颜色洁白,但却没有“忽然一夜清香发”,“清香却解逐人来”的梅花在乍暖还寒时散发的一缕清香,从嗅觉角度而言,雪又不如梅。对于这两个初春时节最有美感的事物,诗人可谓是给出了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的特质不同,各有优点,雪以白胜,梅以香优。</p><p class="ql-block">创作手法:</p><p class="ql-block">首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自然事物变得生动起来,一个“争”字让场景变得热闹,就像两个争吵不休的孩子等待着大人来评理。拟人手法的破题也为梅雪在后句与诗人产生交流而显得格外的自然。作者也很重视对细节的刻画描写,一个搁笔的动作让我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诗人放下手中的笔,在书案前站立起来深思熟虑的画面。而一个“费”字又体现了这位裁判员用心之深,居然用起了评价古人诗文这样做学问的方法来为梅雪争春来打官司。开句玩笑说,可谓是杀鸡用牛刀。而“三分”和“一段”也是诗人少见的,在绝句中使用对仗。而巧用数量词的对仗,不但反映出了诗人评价时谨慎细致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两种充满美感事物的热爱,甚至是难以取舍的心情。</p><p class="ql-block">知识拓展:</p><p class="ql-block">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精神的重要内涵,那么这首诗除了梅、雪争春的景色描写,还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这就是我在开篇特意强调它是宋诗的原因,这里涉及到一个拓展的知识点,那就是唐诗与宋诗的不同。相比唐诗,宋诗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重说理,诗这个题材到了晚唐,形式上已经止于至善,各种比性、用典也瑧于成熟。宋诗要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成就,开辟新的篇章,就只能在内容上另辟蹊径。</p><p class="ql-block">从北宋苏梅(梅欧)以来的诗坛,宋诗就探索出了一条异于唐诗的新路,那就是寓理于诗,尤其到了程朱理学盛行的南宋更是如此。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推崇理学,当时推崇理学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举一个例子,因南宋某位皇帝崇尚理学,其死后的庙号为宋理宗,在这样的学术和社会背景下,宋人结合说理将诗言志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p><p class="ql-block">就拿雪梅这首诗来说,我们至少可以从这首诗中捕捉到诗人要讲的三个道理。一是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要有审慎的态度,诗人“费评章”搁笔的动作就体现出诗人没有不加思索的对梅雪争春下结论。二是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诗人通过视觉来肯定了白雪的美,通过嗅觉来肯定了梅花的美。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可一概而论做泛化的定性评价。第三个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要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p><p class="ql-block">宋诗第二个特点那就是初心。在卢钺(卢梅坡)之前,诗人也惯用梅与雪来比较,比如中唐诗人,张谓的《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杜牧有句“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上诗篇来看,诗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咏梅,或是以雪来突出梅花的美,或是以雪来烘托梅花的品格,而卢钺这首诗的心意在哪里呢?对前人上述咏梅诗意继承吸收的基础上,把雪和梅放到了一个层面来进行评价,雪不再成为梅的配角而存在,而是成为与梅具有相同的美学意义,却各有千秋各表春色充满诗意的事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