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歌谱新曲 非遗绽新花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卢艳华

博日古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赫力勒尼赫力雷赫力格以尼赫力雷赫雷,爸爸、妈妈、弟弟你们好好地听,耳聋也要呆呆地听,耳背也要闷闷地听。神灵今天送消息说,松花江有个悦勒固村。那里有一个叫巴音玛发的萨满,他的女儿叫莫图格格。这个女孩子已经18岁了,现在正在寻找丈夫呢。莫图和使女在江上行船时,把挂在脖子上的小金鱼掉江里丢了。谁把这个小金鱼捞回来,就把这个女孩给他做妻子。我想弟弟已经20岁了,也到了娶妻子的时候了。爹妈记住了吗?赶快给弟弟好好地准备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这是赫哲族伊玛堪“沙仑莫日根”中的一个唱段,这声音委婉飘荡、耐人寻味,还杂含着莫名的情感故事,饶河县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卢艳华用她悠扬动听的声音,把伊玛堪“沙伦莫日根”一次又一次地在乌苏里江畔唱响,一次又一次在传习教室里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众所周知,伊玛堪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赫哲族文化的魂魄,也是赫哲族文化的主要血脉。它承载着赫哲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它鲜活地生存于赫哲族民间,是赫哲族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它是赫哲族文化之根系,精神之源泉,它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是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内容。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这一古老的曲艺说书形式只能靠口耳相传,一代代传承。随着老一辈伊玛堪说唱者相继离世,能够完整说唱伊玛堪的赫哲人寥寥无几,年轻人对民族文化兴趣不深,赫哲族伊玛堪一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章规定和党中央部署,全国38个单位选举产生了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作为饶河县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的卢艳华,光荣地成为这两千两百九十六分之一,这是赫哲族的光荣,也是我们非遗人的光荣,我作为她的同事感到无比的自豪,这种荣誉是对饶河非遗工作的激励和鞭策,我们会更加努力,竭尽所能将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一代代青年成为更专业的非遗传播者、传承者和研究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我结识卢艳华,是在2013年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赫哲族伊玛堪培训班上,160的身高,留着一头短发,不善言谈,起初对她的印象并不深,但随着培训班学习的不断深入,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伊玛堪年度考核上,她竟把非遗中心安排的学习任务“希特莫日根”近万字篇目,而且是用赫哲语完整的背诵了下来,我们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特别吃惊!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大家都暗暗佩服这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学员。因为最初学习赫哲族伊玛堪的学员,都是在不懂赫哲族语言的状态下学习伊玛堪,难度可想而知,一些学员学着学着感觉索然无味就自动放弃了,在众多学员中只有卢艳华和其他几个学员一直坚持着,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十年的光阴,蹉跎了岁月,却成熟了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十年的光阴,使她在学习中获得了人生的精彩,在这十年的压力和磨练中追求着自己的诗和远方,十年的光阴,卢艳华度过了许许多多难忘的春夏秋冬,算是她收获最多的十年。摔倒了,再爬起来,这是她自己的信念,就是这种信念,让她迎来了希望的曙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赫哲族伊玛堪履约时间点的临近,县非遗保护中心对卢艳华、付英、付妮娜等学员加大了重视程度和学习力度,不断鼓励她们提高民族保护意识,一定要学习好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一定要肩负起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行以致远、天道酬勤!也就是从那时起,卢艳华用自己对赫哲族伊玛堪一份笃定的热爱,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从此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事业之中,将传承非遗文化做为一生的梦想!在传承的路上,一步步前行。2015年,鉴于卢艳华在伊玛堪学习上的成绩和能力,也为了使卢艳华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把她安排到县非遗保护中心做临时工,一是增加她的经济收入,免去她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二是让她有一个安心学习伊玛堪的环境。从此,卢艳华就更加专心地学习赫哲族伊玛堪,一学就是十年。目前,卢艳华能够完整背诵说唱赫哲族伊玛堪《希特莫日根》和《沙仑莫日根》两部篇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我们都知道,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学习伊玛堪语言是面临最大的一个难题,卢艳华在学习伊玛堪过程中,无数次拜访赫哲族老人付占祥老师和伊玛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宝臣老师,向他们学习赫哲族语言和在学习伊玛堪过程中应掌握的一些要领。她边学习边记录,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自己学习赫哲族语言的方法和模式。然而,会说赫哲族语言,但是如何将赫哲族语言记录下来,又成为她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2018年7月,她专程到同江市拜访贾玉萍老师,向她学习国际音标。敏而好学、颖悟绝伦的她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认识和使用国际音标。可问题又出现了,即使她学会了国际音标,但是绝大部分人却看不懂,于是她又采用汉语和汉语拼音标注的方法来记录赫哲族伊玛堪,同时为方便学员学习,卢艳华以录制音频的方式把伊玛堪完整录制下来,发至学员手机里,这样学习起来就更加方便。为了锻炼卢艳华对赫哲语言在使用上更加熟练,县非遗保护中心和赫哲族民俗专家付占祥老师一起,编写汉语故事,由卢艳华翻译成赫哲族语,再编写赫哲语言故事,由她翻译成汉语。如此反复,每次卢艳华都能圆满地完成作业,受到了付占祥老师和同事们的赞许,也使卢艳华在赫哲语言运用上更加娴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从2019年至2022年,受疫情影响,线下传习活动被按下暂停键,在非遗保护中心的组织下,卢艳华开始在线上微信平台开始线上传习,通过视频播撒出千万颗希望的种子,对学员不懂的地方,她都一一耐心解读,她温和的性格得到了所有人的好评。功到深处,芳华自来,也就是在这三年时间里,她先后收集、翻译、编撰的一部以娱乐形式助力学习赫哲族语言的赫哲族《神话传说》于2022年8月与读者见面了。通过这种新颖的阅读形式把濒临灭绝的赫哲族语言完整的保存起来,留给子孙后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作为一名党员,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卢艳华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肩负起赫哲族文化传承的重担。在从事赫哲族伊玛堪传承工作十余年里,她虚心向老一辈赫哲人请教,研究和探索学习保护赫哲族语言的方法。2018年,她配合黑龙江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保护》网站上,将赫哲语单词教材、赫哲故事说胡力和特伦固录制成音频,让热爱赫哲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民众有了高质量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在这三年时间里,她先后收集、翻译、编撰的一部以娱乐形式助力学习赫哲族语言的赫哲族《神话传说》于2022年8月与读者见面了。通过这种新颖的阅读形式把濒临灭绝的赫哲族语言完整的保存起来,留给子孙后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赫哲族常驻人口107人,饶河县城居住赫哲族人口212人。居住地的分散以及受汉族生活习性同化的影响,部分赫哲族人对学习伊玛堪存在认知偏差。为了使赫哲族伊玛堪赓续传承下去,卢艳华无数次回到四排赫哲族乡,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学习伊玛堪和语言,也无数次到饶河周边乡镇、农场学校表演、传播赫哲族伊玛堪,让社会上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伊玛堪,一起将伊玛堪传承下去,从过去到当下,从当下延续到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卢艳华是一个不善言谈性格温和的人,但是在经历了许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学习伊玛堪,第一次学习赫哲族语言,第一次登上讲台传承伊堪,第一次登上舞台面对耀眼的灯光表演伊玛堪,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之后,这十几年的历练,她俨然成为一名年轻一代的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也许一代又一代的赫哲人穷尽一生,也只能触及到十之一二,但总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愿意付出一生的时间去守护它,赓续它。正因如此,已历经千百年的赫哲族伊玛堪,如今在这些传承者的努力下依然熠熠生辉,使遥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越发鲜活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如果没有年轻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前途堪忧。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好,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校期间受到艺术熏陶,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传统文化争取到更多的爱好者。2019年,卢艳华应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邀请,登上了高校的讲台,为大学生传授赫哲族传统文化,为音乐学院翻译校本音乐教材,并被聘为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赫哲族音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座教授。每一次的表演或者传承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登台都是一种蜕变,卢艳华就是这样,在成长道路上勇敢、自信、充满阳光!从而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修炼一颗波澜不惊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或许无论走到哪里,唤醒家乡记忆的,都不只市井生活的烟火气,还有传承千百年的非遗,它可能是一种技艺、一种声音、一种习俗,但都寄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从事赫哲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过程中,卢艳华与其他传承人一道,积极配合四排赫哲族乡政府和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用心开展赫哲传统文化传承,以赫哲传统文化引领旅游产业,与村民排演赫哲族歌舞,向村民传授伊玛堪和民族语言,将这些赫哲族传统文化带进赫哲族风情园景区,让游客近距离体验赫哲文化魅力,为推动非遗+旅游积累势能。“让特色文化变为特色产业,让乡村旅游业鼓起村民的腰包”。作为一名赫哲人,作为一名党员,卢艳华一直致力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四排赫哲族乡全体人民,共建美丽富饶的赫哲新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党的二十大召开,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党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卢艳华同志不仅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自觉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不遗余力地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让赫哲族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让优秀的赫哲族传统文化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所了解。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们相信,她会把赫哲人对党无比热爱、无限忠诚以及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向党传递,也会将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所听、所看、所学,全都原汁原味的带回家乡,让家乡人民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关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卢艳华致力于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播至今已十年光阴。今天,她乘着二十大强劲的东风,在乌苏里船歌唱响的地方,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忱默默耕耘着,走出独具地方特色,以非遗助力家乡致富之路,在乌苏里江畔留下一个非遗传播者坚定的身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