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畔之三十四:岁月如流家国情

远行者

<p class="ql-block">作者家庭的全家福照片</p> <p class="ql-block">作者同晚辈返回故乡旧宅院落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全家大团圆庆贺新春佳节</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岁月如流家国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征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傍水而居是自古以来人类生存的自然选择。我的老家冀中平原安平县南王庄乡谢疃村,一个仅几十户的小村庄,明清时期滹沱河数次改道流经这里,一代代居民在漫长的岁月里,感受着各自的喜怒哀乐和乡情乡愁。我远离家乡已四十多年,始终在思念、关注着家乡的人和事,不禁又提起笔来,介绍一下养育过我的家乡,记录一下陪伴我成长的亲人,有些阵年旧事难免不准、不细,敬请家乡父老乡亲斧政,将不胜雀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村史 家史 今古史</b></p><p class="ql-block"> 据唐代地理名志《元和志》记载:滹沱河流经安平,水在县南23里。我们按图索骥,这一位置正好与毗邻谢疃村南的古河道相吻合。主河道因洪涝灾害多次南迁北移,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滹沱河主流河道由深泽苦水入安平马江村,经河疃、中角、郭店到达谢疃村,出县境入深州刁马庄、黄疃村东流而去,民国元年(1912年)河道徙县北境再无变动。可以想象,土地肥厚、水源充沛的自然条件,使这一带曾世世代代养育着俯仰天地、瓜瓞绵绵的华夏儿女。而战事、旱涝、瘟疫等各种灾害,也时常光顾此附近地域,临近的一些村都有着历史的文化痕迹,比如:东汉时期巨鹿人张角发动贫苦农民的“黄巾起义”,主战场之一就在这里,传说张角战死掩埋于当地,角邱村便由此而来;汉代刘秀被王莽派兵追杀至滹沱河畔,到处躲藏,曾记得一石碑倒于地上,这里就称为唐贝村(躺碑);野营村,显示当地古时曾为兵营,借故取此村名;而我老家的村庄,则是由于元代游牧民族入关、明代燕王朱棣扫北等战争生灵涂炭和霍乱瘟疫、旱涝灾害的影响,至1401年燕王造反(靖难)时,该村庄仅剩下数户姓谢的,遂冠一姓得名谢疃。</p><p class="ql-block">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很久以来被许多地方的人认为是祖籍所在地,我们谢疃村的李氏家族也不例外。明初,想要安定天下的朱元璋,为解决因连年战乱,许多地方百姓非亡即逃,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问题,动用行政力量,从人口绸密、经济富遮的河东、洪洞地区,向外组织了人类史上最大的移民迀移行动。随后,燕王朱棣被迫起兵掌握了皇权,但这场内乱除了扫除异已以外,黎民百姓也受到严重伤害,死亡人数高达上百万,主战场之一的冀中平原人口陡减一半以上,滹沱河流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为加快恢复经济,扭转人口不均衡的弊端,朱棣执政后参照其父朱元璋的手段,向华北平原地带又一次进行了移民。据明代《洪洞县志》记载:“凡各州县应迁居民都集中到洪洞县贾村广济寺登记造册,发给凭照和川资,然后编队迁送。”据说,广大移民离开故乡时牵肠挂肚,依依难舍,迁徙路上,途中转身遥望故乡,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及树上的老鹳窝依稀可辩,成为山西移民们迁徙故土的象征,也成为移民后代追踪溯源的标志。据《安平县志》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移民奉诏大批迁入本县,是年安平大旱,户部发粟赈济。资料显示,移民在安平县建村82个,如郭店、王店、刘店、何店、辛庄、李庄等,匀为明永乐二年占庄建村而来。 谢疃村为原居民土著村,前述当时以谢氏村民居住,来年收留洪洞李村到此的我们李氏祖亲姑侄三人定居,是为后话。</p><p class="ql-block"> 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李姓人口众多,其由来可谓源远流长。话说尧舜时代的氏族首领皋陶后裔理徵,在朝承袭大理之官(主司法),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食李子充饥,得以活命,故不敢称姓理,便以李为氏。由此开枝散叶,延续万代。李利贞的后裔李耳,号“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专著《道德经》,成为道教始祖,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详见《老子韩非列传》),后世称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氏宗族历经三千多年漫长的悠悠岁月更替,在起起伏伏发展中弥久不衰。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陇西李氏(临洮县狄道东乡槐里为祖籍地),至今保存有陇西李氏祠堂,唐高祖李渊便来自陇西李氏,奠定了李唐鼎盛时代的基础,大唐时期李姓作为国姓,尤受尊崇。李姓英才可谓浩若繁星,李姓荣光亦不胜枚举,不再一一赘述。相传,洪洞县李村居民,由黄河以西迁入,繁衍生息,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移民政策,被迫向外省迁移(谢疃李氏是否为洪洞李村一脉,有待查证)。我们谢町村李氏祖上在洪洞县本是六口之家,因老母体弱、姑娘未嫁、小侄尚在襁褓之中,便由父亲带着儿子、儿媳奉诏东迁,自然是少不了“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情景。从长远来看,移民利于造福于民,然而老百姓背井离乡何其容易。有关明朝移民的记载和传说,充满了悲苦和心酸。相传,当时为防止半路逃归,每登记一人,在脚小趾上用刀划一道小口,所以山西移民皆为小趾重甲;长绳捆绑,押解上路,由此养成了背手的习惯;大小便都要报告,只有官兵解开捆绑的手,才能行事,许多地方把上厕所叫解手,现实看来确实有历史原因。</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留下的母女二人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和劳动力,幼儿出生不久尚小,给她们的农耕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不幸的是老母亲在第二年因病故去,十几岁的姑娘在族人帮助下将母亲安葬后,变卖了仅有的祖屋和薄地,怀抱侄子、背上包裹、带着碎银,翻山越岭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寻找亲人之路。姑侄二人历经磨难,数月奔波,边走边打听父亲和哥嫂迁移线索,均无确切消息,途中又抱养与侄子同龄的他姓男孩一名,就这样,弱女子以坚强的毅力携两位幼侄出太行到达华北平原。经多方寻找,实感无望,在滹沱河畔的谢疃村停留时,村民善意劝说姑娘暂居于此,边保证姑侄三人生活、边打探亲人去向。姑娘在邻里的帮助下,筑垒打扫维修了一处闲置的土坯房,成为谢疃村第一户李氏居民,没成想暂住换作了常住,姑姑带上幼侄开荒种地、异常艰辛,但村民无论谁问,她都明确表态两个幼侄都是自己亲侄,经过艰苦努力,姑姑把两个侄子分别抚养成人,各自成家娶妻生子,谢疃李氏按血缘便分成了两个分支,后人在村中东西相对建有同样规格的祠堂供奉先人牌位(祠堂在破“四旧”时折除,祠内两块汉白玉石碑一度置于村内池塘边供孩子们玩耍,上世纪八十年代流失),重大节日或家族祭祖在祠堂内举行仪式,并把新增的男性李裔续谱归宗,便就以东、西祠堂为区别,使家族后人分称东李、西李两脉(我西李一脉族谱,在拆除祠堂后保管的族长处遗失)。历经磨难的姑姑却终身未嫁,姑姑死前亦未告知两侄谁是血亲、谁是抱养,善德勤奋的李氏姑姑故去后葬于村西一处墓地,那里曾松柏苍翠、树木成荫,东李、西李两脉均以此为祖坟,告诫后代适时去“老姑”坟上祭祀纪念(土改时该地划至北角村,后墓地在建公墓时代消失)。</p><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时间,谢疃村民虽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袭扰,风调雨顺时男耕女织,灾荒时靠野菜、野果充饥,但村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始终如一。1938年至1961年,同临近的庄窠头合并为一村,曾名为谢庄村。经岁月更替,谢疃村两脉李氏家族愈发兴旺,谢氏家族逐渐消失殆尽,后有女婿入赘、外甥过继、投亲迁入等原因,村里增加了刘姓、崔姓、张姓、杨姓、靳姓等,李氏家族居民数量一直居于绝对多数,尤西李人丁更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谢疃村还涌现出李东兴、靳老达和李小四、李志东、李清绪、李小虎、崔江池、崔进才等革命烈士,英烈临难不屈、顽强抗敌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广为称颂、荣光永续。</p><p class="ql-block"> 定居于谢疃村的两脉李氏家族经近二十代艰苦努力,虽无豪门望族,但一直各有数户殷实家庭,其他几十户家庭也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至民国时期,西李家族后裔、我祖爷爷李老木经几代奋斗和日积月累,土地达上百亩,设有油坊、磨坊、作坊等,忙时雇有长、短工,有充余的积蓄,成为村中富户,育有两子,其中:作者老爷爷李老五(村民称呼老货)这一支因为我爷爷李树在外求学后入党抗战,消耗了一些资产,土改时有土地20余亩,家庭成份被定为中农,免受了敏感年代的各种冲击;另一支叔伯老爷爷李老赏(村民称呼叭糊)家庭按财产数量,被划定为富农,其及后代我堂叔李耀乾、李耀东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过不小伤害,甚至来村的北京、天津知青都拒绝去他们家吃派饭,改革开放后有了彻底改观。</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家乡谢疃村步入了新时代。目前全村增至130余户、400多人,上千亩耕地,基本上是水浇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兼顾发展有丝网、化工、养殖等工商项目,村南河道已改造成灌溉渠,村荣村貌大有改观,村民们在田野间心灵宁静、生活简朴,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安逸生活。作者本家长辈爷爷李小乱、李秀石担任过村支书,还有崔福瑞(崔树乾之父)、李会丰、李铁冲、李炳乾、崔树乾、杨树池、崔二双、李金舵等都任过村支书或主任,现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是李松(李铁程儿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的学校,我的小学公办老师张力生(张刘乡人)是首任校长,其余公办教师仅有过女教师李瑞卿(曾用名李双悦,前辛庄人)短期任教,我的母亲张淑娟和村内潘秀琴、李芬婷、李秀烟、崔富朵、李炳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闪娥</span>等先后任校内民办教师,学校后因合并撤销,学龄青少年现由县、乡统一安排入学。但村内尤其是李氏家族,还是有些习俗和做法与别处不太一样,比如:家中无儿女的,不严格要求过继家族内孩子,可以抱养外姓子女;古时不论东李、西李归为一个氏族,均不互相通婚,社会进步后本村谈婚论嫁要查明男女青年分别为东、西两脉才行,改革开放后才按国家政策放开约束;就连特定年代村里召开批斗会,难免会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感觉,多数情况也是过继外甥、他姓青年、下乡知青登台发言,甚至动手押按……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活动,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更是文化习俗的延续。习俗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不偏离本真,不带来不便,就让能够接受它的人们去尽情的感受吧,如感不妥、立当纠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国事 家事 天下事</b></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可以说修身、齐家不仅仅是一人一家之事,更是关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和起点。这里介绍我的家庭几代人,围绕家庭兴衰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相连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谢疃村我家这一脉李氏家庭,在各方的眷顾和数代人的艰苦经营努力下,民国初期延袭到我祖爷爷李老木(育有两个儿子)时,家境富足、颇有积蓄。我爷爷李树(兄弟三人、姐妹一人,二爷李树田过继到束鹿县天宫营乡吕彩村舅家,育有二子三女;三爷李树仁居家务农,育有一子二女,分别是李耀丰、李会暖、李会双;老姑出嫁于东河疃村)是李老木的孙子辈,刚好生于晚清年代这个农村富裕家庭,作为长子、长孙他从小智慧过人、聪明伶俐,这便使长辈大概率看到了家族改头换面的希望。我老爷爷李老五(老货)心甘情愿地拿出辛苦积攒的“原始财富”,用来供孩子读书,希寄家族中通过科举出现入仕为官之人。在此情况下,我爷爷李树处于当时优渥的家庭条件,在前辈“望子成龙”的愿望鼓励下,他先入私塾、后进学堂,十多岁时在本县读书期间已崭露头角,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数理算术科科优秀,为照顾好爷爷起居生活,由长辈提亲,爷爷李树年满13岁时,迎娶了河疃村殷实之家赵氏17岁长女赵秀琴(无兄弟,有一妹妹后出嫁迁至宁晋县)为妻。据我儿时奶奶赵秀琴讲过,家中当时不让爷爷干一点农活,要求他一心只读圣贤书,白天入学上课,晚上在妻子陪伴下挑灯夜读,在县里每次考试都是独占鳌头,只有一次考的第二名,他自己抱头痛哭,回家不吃不喝自行面壁三天,决心加倍努力、赶超他人。考入直隶省保定新的学制中等学堂后,他告别家人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又以骄人的成绩,被当时称为直隶总督保定府“四大才子”之一。我爷爷李树在保定求学时期,正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他在这里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思考着救国救难的渠道,接受了民族新文化的宣传。1934年他以河北省第三名的成绩,被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理学院录取(校址即现在北京大学的燕园,1952年同北大等校整合),其间他还参加了中国第一代飞行学员的选拔,考核所有指标均为优等,在最后一关面试时因幼时得过天花脸上留有麻点,让他留下了为民族救亡图存而翱翔蓝天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爷爷李树在司徒雷登任校长的燕京大学学习期间,凭着科技救国的抱负,专攻理学各科内容,授课的外国教授均为英语教学,他学精各门课程后,担任外教的助理为下一届学生讲课、辅导,并精通了英语、法语和德语。大学期间,他接触了部分进步青年,阅读学习了大量马列主义书籍,从中领悟到了革命的真谛,在北平地下党组织和学生联合会的培养下加入了共产党,在地下党学生领袖黄敬(原名俞启威,北大数学系学生,俞正声之父)、黄华(原名王汝梅,燕大经济系学生,抗战前陪斯诺赴延安)的鼓励下,参加了北平学生“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表现出李树在关键时刻高超的组织力、号召力。抗日战争爆发后,早已是共产党员的吕正操将军率东北军一部,在河北晋县小樵镇宣布脱离国军指挥,坚决抗击日冦,1938年5月,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与其它我党领导的冀中抗日武装合编,在安平县台城村宣布成立隶属于晋察冀军区的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司令员,负责在滹沱河流域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为加强党的领导,同步组建了中共冀中党委、冀中行署,马上从燕京大学毕业的我爷爷李树,根据党组织的选拔派遣,便跟随冀中党委书记黄敬同志一道到达滹沱河畔原籍老家一带,步入了华北平原抗日战场。爷爷李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工作这几年,正值他青年时代,工作热情高、劲头足,他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水平高、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优势,分别在冀中领导机关、冀县县委参与了抗日宣传发动、为军政干校授课、翻译各类情报、疏散干部群众等工作,为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1942年春,冈村宁次动用华北日伪军主要力量,向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最为惨烈、铁壁合围式的“五一大扫荡”,遭受严重损失的冀中区机关被迫从滹沱河地域向冀南方向转移,我爷爷李树根据吕正操、黄敬等领导的指示,在掩护干部、群众突围转移过程中,被突如其来的日伪军冲散,他身着便装,经数十日寻找区机关和部队未果,便就近回到老家谢疃村,拟等待区机关重返冀中抗战。没想到,这一意念彻底改变了我爷爷李树的命运!据资料显示,冀中区机关和部队在这次突围中受到重创、损失惨重,牺牲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为保存实力翻过太行、吕梁奔向延安,在两年以后晋察冀边区又派遣杨成武、林铁等带领其他部队,重建新的冀中抗日根据地,而此时,我爷爷李树虽多方打探一直没找到党组织,新的冀中党委中无人认识他,更不了解掌握他的入党经历,当时抗战时期党的组织以地下工作为主,按照规定,党员超过半年脱离组织就算自行脱党了。就这样,我爷爷李树曾多次悲切地感叹,当初入党参加革命时决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挺身而出、有所作为的愿望,落了个事与愿违。</p><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我爷爷李树在老家五、六年的时间,他不懂、又干不了农活,除了掩人耳目出外寻找党组织外,被我老爷爷安排在榨油作坊记帐,平时大家看他背着手无所事事地转转,并不见他算帐,结果年底对帐结算时,他拿出的帐簿全是英文和数字,谁也看不懂。他麻利地一一呼点,竞与油房平时的收支、出入库、结存等丝毫不差,让所有人拍手称奇、赞不绝口。这期间我的父亲李耀辰(独生子)已到该进学堂的年龄,但我老爷爷一直对出资供我爷爷求学没挣来功名而懊悔不己(还记得我小时侯,老爷爷在世时偶尔还用拐杖使劲戳地,心痛爷爷求学花费了好多袁大头银元),对当时要上学的后代不以为然,这样,我三爷爷李树仁拜师学了木匠手艺,我父亲李耀辰不到10岁就在家里当上了放羊娃……直到安平县解放以后,县土改工作队来到谢疃村,带队的县政府领导在村里一眼就认出了曾在冀中老区工作过的李树,便喜出望外,询问了详细情况,极力邀请我爷爷参与解放以后的安平县中学筹建工作,我父亲李耀辰也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只不过比别的小学生大好几岁。爷爷李树在安平中学长期担任教导主任,主抓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他文理科门门精通,所编教案均以英文签注(国家恢复高考后,我读高中找学习资料时,家中存一皮箱爷爷遗物,亲眼所见主要是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遗憾的是我们当时农村免试外语,无法读懂,随后老家搬家时丢弃,令人惋惜),当时,他偶尔到北京、天津、保定寻找入党手续,为自己恢复党籍奔走外,主要精力投身于教学管理,使安平县中学在文革前每年高考都取得骄人成绩(1964年、1965年安平中学高考升学录取率达90%左右),学校在冀中平原地区曾获得“北有安中、南有辛集”的美誉(那时衡水中学还未出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师和优秀考生,可谓是桃李遍天下,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遗憾的是他的入党手续和证明始终难以找到,最直接的证人黄敬同志建国初期先后担任过天津市委书记、国家一机部部长,爷爷李树多次去找未能见到,年仅46岁的黄敬因病1958年去逝后,我爷爷便放弃了恢复党籍的努力,一心一意专心从教,但他保持着对党的热爱和信念,支持和鼓励我父亲在中学期间加入了共产党,让我爷爷略感安慰。不幸的是,1969年署假开学后的一个周末,从家里返校的爷爷李树于当晚身中十余刀在宿舍遇害,第二天学校师生将遗体抬回谢疃村的家中,全家人无比悲痛,已在晋县(现晋州市)参加工作的我父亲李耀辰身为独子,匆匆赶回老家,忍痛办完丧事后,数度反复去县里坚决要求破案查凶,然而当时以县革委会主政,公检法职能基本消弱和丧失,始终未能破案,县革委草率地给予了自行伤害的结论,令全家难以接受。我父亲李耀辰起初先后在晋县周家庄、小樵镇、塔上三所中学和县文教局任教,他放弃了调往石家庄、衡水任职发展的机会,费尽周折调回老家安平县角邱中学担任物理、化学教师,主要是离县里更近、更方便了,只要有时间就去县革委、公安局、文教局,要求查清真相、惩治元凶,可是县里一直也没有找到线索和证据。经过我父亲李耀辰数年反复向上级反映有关情况,至1974年复出的邓小平主持拨乱返正时,县文教局出于我爷爷为教育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请示县革委同意,为我当时尚健在的奶奶赵秀琴每月补贴生活费16元;1979年7月初,县教育局根据县委的要求,在安平县中学院内召开了李树等同志平反悼念大会,发文肯定了我爷爷李树早期入党参加革命、为抗日战争、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业绩,给我奶奶的补贴增加到24元直到她1984年故去,但案件由于年久难以侦破、无法有新的定论。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对案件无解、等不到真相带给全家人的伤害是无边的,然而,父亲李耀辰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动员家人面对现实、坦然放下 ,而他自己也不得不放下心中难以隐忍的苦痛。</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李耀辰出生于战乱年代,土改、解放以后才有了进校上学的机会,入学时就比同学年长好几岁,高小毕业进县中学担任工友,有些微薄收入,便在家里的张罗下,娶邻村深县刁马庄村李氏家庭独生女李幸为妻,她生育我大哥李占锁时因大出血而故去,大哥幼时便由姥爷、姥姥看管扶养。我父亲李耀辰做过两年工友后,实感前途渺茫,便重新复习又考到县里的中学,初、高中期间他又是年龄最大的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同时,他追求进步,被选为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并入了党,1960年参加高考被位于省会保定的河北农业大学录取。同年,我的母亲张淑娟(家中长女,兄弟姐妹5人;弟弟张建峰、张建辉,妹妹张玲舒、张玲町)在安平县张庄中学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位于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农业机械学校录取。国家在1961年经受着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经济困难特殊时期,政府动员城镇干部、职工回乡务农,部分高等、中专院校撤销,我母亲张淑娟就是学校撤销后返回原籍安平县前辛庄村的,我父亲求学的河北农大虽然保留着,但他本来就对农学专业不感兴趣,便在这一年申请休学也回到家乡,在双方家长的撮合努力下,二人在经济困难时期结为伉俪,全家在旧宅与三爷爷李树仁一家生活在一个四合院里,住我爷爷在祖辈分家时分得的西屋和南屋。第二年作者出生于此后,经河北农大许多领导、教师、同学的邀请和家人的劝说,我父亲又重返河北农业大学续读,直至文革爆发毕业时年龄已30岁出头,他当时作为系里的学生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毕业分配前夕带领部分大学生骨干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泽东等领导接见后,沿京广铁路革命圣地串联参观,回校分配时河北省那届大学生全部输送到了教育系统,他被安排到石家庄地区晋县(现晋州市)开始了中学教师的生涯。</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李耀辰虽然上学晚、上班迟,他却性格正直、勤奋吃苦、勤俭持家、乐于助人,他利用假期起早贪黑、挖土拉煤,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于1970年夏天在村里盖起了外砖里坯的新房,独门独院里四间正房、一间西屋,后来又在前边扩建了四间房形成前、后院落。我老家多年以来曾有“一辈子不盖房,活的自在郎”一说,我奶奶在我小时候常常唠叨:“独立门户不容易啊、不容易!”这个农村小院虽不豪华,却是我和弟弟、妹妹值得回忆的儿时成长记录。记得我在中、小学期间,父亲在外地教书,母亲张淑娟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同奶奶在村里生活。母亲在我上小学时是民办教师,没有现金收入,按村里集体生产经营状况计工分,后来在生产队同其他社员一样做农活,播种施肥、除草浇地、收割入库,饱受了风吹日晒,一年辛劳不足全家五口人口粮所需的工分,还得靠父亲的工资年底补缴一部分到生产队,母亲因经常劳累落得常年腰腿疼的老毛病,顽疾一直难以除根。那时,父母各自忙里忙外、勤劳养家,奶奶年迈手脚不尽麻利、却能在家洗衣做饭,我们三个孩子分别在学校读书,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富裕,但身穿布衣、粗茶淡饭,父亲每月或放假从外地回来才有机会改善伙食,可全家都感到无比安逸和宽慰,过着村里好多人都羡慕的安稳生活。我大哥李占锁、大嫂郭玲玲结婚后,侍奉姥爷、姥姥过逝,也搬迁回到本村,大哥先在乡镇企业上班,后调到衡水油漆厂先后担任分管技术、生产、供销的中层领导,大嫂在家照顾一儿一女,他们搬砖添瓦、围院盖房,过上了乐道安命、独立持家的自在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上中学后,先在离我村五里路的谷家左中学读初中,后转学到父亲已经调入的角丘中学,升入高中时洽逢国家改革开放,教育系统恢复了高考,担任高中化学教师的父亲李耀辰反复告诫我和同学们,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我们当时使用的课本都是文革期间出版的教材《工农业基础知识读本》,数理化生内容分别使用读本的丈量土地部分、农业机械部分、化学肥料部分、养植种植部分来代替,这些教材从内容到深度都不能满足参加高考需要,而我们那批学生初中没有打好基础,感到机遇来了,有一种脱胎换骨的强烈愿望。我父亲那一代教师就花费大量精力一丝不苟地整理讲义,把多年探索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系统地予以浓缩,将各个章节的定义、公式、定理、解题指南,课余时间加班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毫无保留地甘愿付出、分文不取。我记得那时父亲李耀辰每天时间都很紧张,在学校白天授课辅导,晚上批改作业,兢兢业业、甘为人梯,恨不得短时间内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高中各年级的同学们都爱听他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授课方式,他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系统的知识结构、严密的逻辑思维把学生们带进了更高层次,对谦虚好学、刨根问底的学生,他一视同仁、态度谦和、有问必答,同学们都说他不愧是传道授业的“教师”,更是成风化人的“人师”,彰显了我父亲李耀辰他那宝贵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各届学生都对他无不满怀敬意。记得那些年,我们家里西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有一半是父亲的优秀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荣誉,另一半是我和弟妹的三好学生、数理化优秀名次的奖励。县教育局的领导深知我父亲优良的道德人品和卓越的教学水平,多次要调他到县中学任副校长或教导主任,都被父亲婉言拒绝,因为爷爷在县中去逝是他和全家一生最大的苦痛!后来,我参加高考被军队院校录取后,县里成立职业中学时,我父亲才从乡里调到县城担任了职中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直到奶奶去逝一年后,我1985年夏天同爱人高志兰从山西回老家结婚,在村里宅子前院举办了婚礼,随后父母携我弟、妹才搬迁到县城,如今我每年每次回村,都要驻足于老旧院落,感叹时事变迁、难忘故土!</p><p class="ql-block"> 父亲李耀辰在县职业中学担任领导期间,主抓教学改革和招生工作,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培育教育人才、推行职称评定、提高教学水平、争取对口升学等方面,质量和数量均有所大幅度的突破,受到上级和师生的好评。父母亲一生辛劳,为我们子女提供了当时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为了使他们安享晚年,我们兄弟三人出资为老人在县城购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单元楼房。两位老人退休后除了经济上还想法给子女们补贴外,还分别在太原、天津、县城为我和弟弟、妹妹照顾孩子,为孙子、外孙操心受累,可亲可敬的行为美德令我们子女十分感动!父亲2017年冬初因病去逝后,现母亲随我弟弟李征群、妹妹李彦芳处一个住宅小区里生活,我每次回去、或与母亲通电话,她都表示生活过的舒适安逸,我们子女都感到,只要老人健康快乐,就是一家人的福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亲情 感情 不了情</b></p><p class="ql-block"> 父辈给我们这一代传承了正直、勤奋、善良的家风,激励着我们在平淡中创出各自的事业和生活。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大潮的风起云涌,我们这一代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兄弟姊妹四个家庭同甘共苦、互相帮衬,各自都提升到了全新的生活、更好的条件、较高的层次。前些年,在县里常听到一些熟识的人对我父母说:“你的几个孩子里里外外全是行业精英、贤才,真了不起!”虽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两位老人听到子女们的事业获得肯定,也都非常开心。这一部分,将简要记述我们这一代人和小一辈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我本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高考改换了我的命运,军校培养了我的素质,部队锤炼了我的意志,地方又丰富了我的经历。我经过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考试考核(我们是军队指挥院校首次从高考中录取军校大学生,当年高考化学全国及格率为万分之三,本人是那年全县高考中唯一一个化学及格的考生)和政审体检以后,17岁被石家庄陆军学校(入学时称北京军区步兵学校,现为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录取同时参军入伍,我年仅20岁从军队院校毕业后提拨为军官,在绿色军营渡过了二十多年的军旅岁月,先后在部队担任过步兵排长、营部书记、文化教员、司令部测绘员、作训参谋、教导队长、组织科长、预备役步兵团团长,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坚守信念、勤勉工作、严以律己,为国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激情与力量,一路前行、一路收获,39岁被提拔为步兵团长、晋升为上校军衔,两次荣立三等军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2006年10月转业到地方任职十多年,主要在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事派驻纪检监察工作,先后担任正处级检查员监察员、监察室副主任(正处长级)、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二级巡视员(副厅级待遇)等职,多次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工作者等,还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个人一等功受到奖励。我在军、地工作期间,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精学致研、勤于笔耕,在军地报刊杂志发表了300多篇新闻通讯、调研报告、经验材料、杂谈论文等,作品多次在中央纪委和省(军、部)级评比中获奖,也使我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磨练成长。我的妻子高志兰祖籍安平县河漕村,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其父母均在军工企业工作,她中学毕业先响应国家号召去云冈创业队下乡,后考入技校进军工厂做工,上班后考试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录取为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分配到军工厂装配分厂曾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技术室负责人,随后调到大同医药公司平城药店至公司破产时按政策办理退休手续,她跟随我在部队驻地东奔西走,勤俭持家、孝敬长辈、照顾孩子,身为军嫂做出了无私奉献,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我们的儿子李思阳从小就勤奋好学,因我在部队调整移防一度转学,但他主动适应变化的学习环境,迎头赶上,在太原五中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被位于首都北京的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录取,就业上班后又在著名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就读了硕士研究生,儿子李思阳本科毕业后经层层筛选考核被国内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录用,属于国务院直属正部级单位,上班后先后从事记者、编辑、人事等工作,撰写发表了许多较有影响的新闻特稿和内参,后调入办公厅负责起草党组和主要领导的文稿,现被单位任命为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单位领导和同事都称道他是机关能独挡一面的后起之秀。儿子与儿媳卢钰蛟2017年5月3日喜结良缘,儿媳卢钰蛟祖籍哈尔滨,满族,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毕业,主修钢琴已达专业十级,现在位于北京的一家国外上市的幼教集团工作,负责集团内所有钢琴教师的管理,学有所用、发挥专长。2019年2月26日在北京岀生的孙女李欣瑜,承载着全家人的关心爱护、美好祝愿和无限期望,“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真挚期待,也是中华民族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愿我们的后代能享受新时代的美满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大哥李占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感召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受县领导的邀约,从衡水市回县里承包经营了一个连年亏损的县办国有企业。他带领十几名职工,靠自己跑来的5万元贷款、维修好一台旧130车起家,跑项目、上设备、引技术,当年实现扭亏为盈、三年突破利税百万大关,他不要奖金、放弃荣誉,按县委、政府的决策先后兼并2个大的国营包袱、老亏损企业,成立了化工集团公司,通过引进港台资金、更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拓展购销渠道,经十多年努力,公司规模下辖有6个分公司和化工厂,国有资产积累达2000多万元,化工颜料产品畅销国际和国内市场,成为安平县经济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他产业是丝网、棕尾),大哥李占锁成为闻名省、市、县的企业家、改革家和劳动模范,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给予他许多荣誉,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服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大哥放弃了他无私奉献“倾注了必生心血的企业”,转到县发改局任职到退休。化工集团厂区后被建设成景色秀丽的汉王公园和酒店,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嫂子郭玲玲常年支持大哥创业,在家相夫教子,相濡以沫,育有一双儿女李思成、李婵,均已成家。哥嫂的儿子李思成,在天津和老家安平均注册有公司,业务广泛,发展势头良好,成家后人丁兴旺,生有两儿、三女(分别为长子李安、次子李梓嘉,长女李诗卿、二女儿李诗煊、三女儿李诗怡),后生可畏。哥嫂的女儿李婵与生于大同的独生子李长平结婚后定居天津,李婵协助哥哥李思成管理天津公司的部分事务,李长平在国内一央企上市公司任职,生一男孩李念,聪明伶俐、心思敏锐,小家庭温馨美满。</p><p class="ql-block"> 妹妹李彦芳是我们这一代唯一的女孩,学校毕业后专门到天津参加了专业技术培训,先后在安平县化工二厂化验室、化工集团办公室工作,企业改制后保留待遇,现同自主创业的妹夫孙占其共同经营两个公司,即有生产加工业务,又有施工安装业务,起步虽艰、发展势头不减,业务遍布省内外。妹夫孙占其同我妹妹是化工集团首批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先后任车间主任、集团部门负责人、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培养锻炼了企业管理能力和素质,集团改制时自主创业先后成立了两个公司,盖厂房、上设备、引技术,还同英国投资商合作成立了丝网生产线,产品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房建、水利等工程,前景大有希望。妹妹李彦芳是照顾年迈父母的主力,多年来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辛劳,任劳任怨、日夜操劳,是全家孝敬老人的大功臣!她们夫妻二人育有一子孙路,从江苏苏州一专业学院毕业后,先在北京一大型文化传媒团队工作,承担国内电视媒体综艺、现场类节目的录制拍摄任务,许多精彩节目在央视和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台黄金时段播出,现在天津成立了智能环保科技公司,从事了全新的节能环保行业。</p><p class="ql-block"> 弟弟李征群在我们兄弟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学校毕业进入县化工二厂从基层车间干起,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后被选拔到生产部门做统计工作,当化工集团天津办事处人手不足时,他临危受命到天津办事处负责财务、销售业务,在个人得到锻炼提高的同时,为集团财务安全、业务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企业改制后先入资到大哥李占锁在天津成立的贸易公司,随后回老家安平县同他姐夫孙占其共同经营管理注册的两个公司,并担任其中一公司的法人,在供销业务、产品质量、现地施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弟媳赵静在编制体制内县发改局工作,是单位业务的骨干力量,夫妇二人互敬互爱、尊老爱幼、不偏不倚,家庭十分和睦。抚育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培养孩子的重任和负担十分艰巨,幸运的是长子李思翔在安平、天津读完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被位于天津的国家一类重点院校河北工业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后先入上海某大型液晶生产企业从事技术、设计工作,后被北京近郊的我国北方著名的液晶生产企业招录为技术人才,于2022年11月1日与本企业同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山东籍姑娘汤彩艳喜结连理,得到双方家长和亲属真诚美好的祝福,新婚夫妻二人现应聘至国内一大型央企工作。小儿子李思睿年龄尚小,在县城一重点中学读初中,全家都祝愿他活泼、开朗、自信地成长,学业上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来成为有用之才。</p><p class="ql-block"> 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落日起。父母长辈之爱,兄弟姐妹之情,为我们的大家庭撑起了一方晴空,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每走一步、每走一程感受到满满的都是情和爱。我作为远离家乡、常年在外的游子,每次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企盼的是家的温暖,渴望的是家的温馨,体悟的是家的含义,不由自主地真诚感叹“有家真好”。</p><p class="ql-block"> “古今一大姓,千年一家人”,千家万户同处地球村,每一个成员当守望相助、仰望星空,真诚地拥抱诗和远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可见“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绝非虚言!不能忘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只有每个人都孝亲敬长、发愤图强、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拙文旨在寻根溯源、不忘历史、开拓未来,不妥之处或挂一漏万的地方,切望读者及广大李氏宗亲见谅指正,也企盼宗族之内有识之士如有机会,当费心劳神重录后裔、续谱归宗、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化工集团旧址已成为美丽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冀中平原民居(取材于安平县刘庄村)甘茂雄画</p>